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制备方法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86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制备方法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技术领域,特指利用双酶法水解银杏白果,经过金耳发酵生产 的产品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的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白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另外含有黄酮、萜类化合物、银杏酸、氢化 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银杏醇、白果酚、五碳多糖;脂面醇瓣虞分。我国中医古书,一直将 白果列为重要药材,白果酸抑制多种杆菌及皮肤真菌,并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炭瘟杆 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鲜白果中提取出来的 白果酚甲,有降压作用,并且使血管的渗透性增加。近年来各地临床试验证明,经常食用白 果,可治高血压、止白带、咳锹发热;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皮肤病、牙痛等疾病,还有清热扰 菌、温肺益气、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定痰喘、去皱纹、防衰老、润音喉、健身美容、延年益寿 等功效。但是白果中由于含有微量的白果酚、白果酸,易导致人体食欲不振、脱皮、触痛,不 等程度的肝损害、肾小球肾炎,白果酸有溶血作用引起惊厥和死亡。由于这些副作用阻碍了 白果的大量的食用。因此采用一方面可以强化白果的药用价值,同时具有降低白果毒性的 技术开发利用白果资源具有重要社会学意义,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在银杏资源综合开发方面,国外主要集中在药剂和保健品的开发利用上,利用银 杏叶为原料开发的银杏制品已达30多种,年销售额在20-40亿美元。发展趋势仍集中在银 杏叶上,一是对银杏叶有效成份的新发现和分离;二是银杏叶制剂的复配;三是银杏叶药 用新功效的开发。在叶的利用上,以采用水或乙醇等作为溶剂生产银杏叶提取物为主,产品 大部分出口,少量的制成保健食品销售;也有研制出用银杏叶提取物制作专用化妆护肤品 的报道。有些地区还生产银杏叶茶和药枕。在银杏花粉的利用上,以果用树人工授粉为主, 未见银杏花粉类产品。在果的利用上,以出口或内销干果为主,消费主要集中在餐饮行业。 国内在银杏叶果方面的专利主要在提取和功能,而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转化同时转化银杏果 和叶的提取物国内外还没有报道,也未查到相关专利。如发明专利“猴头菌转化银杏叶提取 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申请号200710190182. 3)描述了利用猴头菌转化银杏叶提取物提 高发酵液的降血糖活性,没有涉及银杏果,同时也未涉及银杏毒素的降解;发明专利“一种 复合银杏保健品及制备方法”(专利号=99127020. 7)描述了银杏提取物与其它药物复配制 得保健品,该保健品具有调节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延缓衰老等功效;发明专利“一种银杏食 品添加剂”(申请号200610068947. 1)描述了银杏果仁与人参、枸杞和红花复配制成的食 品添加剂;“银杏提取物在药物组合物制备中的应用,以及银杏提取物用作美容性治疗的方 法”(申请号=97192462. 7)描述了用银杏的一种活性组分制作一种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组合 物。关于银杏脱毒的专利几乎全部集中在提取方法的改进,如“制备具有低含量的4’-0_甲 基吡哆醇和/或双黄酮的银杏提取物的改进方法”(申请号200680013412. 2)描述了利用 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降低银杏提取物中4' -0-甲基吡哆醇和/或双黄酮的方法;“一 种从银杏提取物中去除银杏酚酸的方法”(01133794. X)描述了采用反复萃取技术从银杏提取物中去除银杏酚酸的方法。所能查到的银杏提取物脱毒的方法均采用化学方法。这些方 法脱毒也只能去除其中某一种毒性物质。银杏叶都含有白果酸、氢化白果酸和氢化白果亚酸等毒性物质,其中白果酚和银 杏酚分别为烃基取代的苯酚和间苯二酚衍生物,是银杏的主要有毒物质,它们在银杏果实 中分布最多,是过多食用白果造成中毒的主要成分。这些银杏毒素使得银杏叶果的食用量 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限制了银杏叶提取物及银杏果的销售量,本技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极 大的降低了银杏毒素的含量,使产品变得更加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该食品含有银杏活性成分 (黄酮和萜类)和金耳活性成分(如多糖和蛋白质),具有预防糖尿病、高血脂、抗氧化和增 加肌体免疫力具有特效。本发明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特征在于采用双酶法水解银杏白果,获得银杏白果 水解液,该水解液中含有银杏黄酮、萜类化合物、氨基酸和肽类、淀粉等活性化合物,其中 氨基酸和肽类含量> 1%,淀粉含量> 2%,该水解液添加银杏叶提取物后通过金耳菌种转 化、打浆、浓缩和干燥后获得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本发明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其中总黄酮含量5 15%,萜类化合物含量1 6%,白果酸< 5ppm,氢氰酸< 5ppm,银杏内酯5 20%,蛋白质彡15 30%,可溶性糖 (10% ;其中食品色质黄色至褐色,具有淡淡白果香味和金耳子实体香味。本发明的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是按下述步骤制备得到精确称取已经脱壳的白果,打浆加入1 10倍的水,升温到30 70°C,按0. 02 0. 5%加入蛋白酶水解1 6小时,继续升温到80 120°C维持2 100分钟,冷却到60 100°C,加入0.2 2%市售液化酶60 100°C水解0. 5 5小时,加入0. 1 5%银杏叶 提取物(总黄酮化合物含量> 20%,总萜类化合物含量> 5% ),100 130°C灭菌10 60 分钟,以3 10%接入用白果水解液经过在温度22 33°C下连续2 5次扩大培养的金 耳菌种,在温度22 33°C,搅拌转速80 180转/分,通风量1 0. 3 1 1.2v/v/m发 酵培养2 10天;发酵结束后5000 20000rpm打浆,减压浓缩,烘干,粉碎,制成胶囊或冲 剂。其中所述金耳菌种制备工艺金耳试管斜面菌种,接入经过121°C 10 60分钟灭 菌的2 20 %的银杏白果水解液,在温度20 33°C,搅拌转速80 180转/分,通风量 1 0.3 1 1.2v/v/m培养1 10天,连续2 5次扩大培养后可作为菌种使用。所使用的蛋白酶包括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高效水 解蛋白酶、小麦蛋白水解专用酶等。本发明提供的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该食品具有降低体内氧化压力, 增强肌体免疫力,调节血糖、血脂,缓解老年性哮喘等功效。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中实施例1-3中金耳斜面菌种采用PDA培养基制备。lOOOmLPDA培养基含 200g马铃薯提取液(去皮马铃薯切成碎片、1000mL蒸馏水煮沸30分钟,八成纱布过滤,滤 液定容至lOOOmL,滤液即为马铃薯提取液)加入蔗糖20g、琼脂20g,煮沸待琼脂完全溶化后 分装试管,塞上棉塞,121°C灭菌,制成斜面。无菌接种金耳菌种,28 °C培养7天,4°C冷藏待实施例1精确称取已经脱壳的白果200g,加入200mL水打浆,升温到30°C,加入0. 4g木瓜 蛋白酶(广西南宁东恒华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0万单位/g),水解6小时,继续升温到 80°C维持40分钟,冷却到60°C,加入0. 4mL液化酶(无锡赛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6万单 位/mL)60°C水解0. 5小时,加入lg银杏叶提取物,100°C灭菌20分钟,待用。接入9mL用白果水解液培养的金耳菌种(Tremella aurantialba),在温度22°C, 搅拌转速80转/分,通风量1 0.3v/v/m发酵培养2天;发酵结束后发酵液5000rpm打 浆,打浆液减压真空浓缩,残渣65°C烘干至恒重,烘干后粉碎即为金耳银杏发酵物。其中所 述的烘干后粉碎物为黄色,总黄酮含量> 10%,总萜类化合物含量>3.4%,银杏内酯6%, 蛋白质15%,可溶性糖彡10%白果酸< 5ppm,氢氰酸彡5ppm。其中金耳菌种制作工艺为金耳试管斜面菌种,接入经过121°C,10分钟灭菌的 2%的银杏白果水解液,在温度20°C,搅拌转速80转/分,通风量1 0.3v/v/m培养1天, 连续2次扩大培养后可作为菌种使用。实施例2精确称取已经脱壳的白果200g,打浆加入1000mL水,升温到50°C,加入0. 7g碱性 蛋白酶(济宁和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水解3小时,继续升温到100°C维持40分钟,冷却 到80°C,加入1. 6mL液化酶(无锡赛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6万单位/mL)80°C水解1. 5小 时,加入3g银杏叶提取物,120°C灭菌40分钟,待用。接入30mL用白果水解液培养的金耳菌种,在温度26°C,搅拌转速120转/分,通风 量1 0.6v/v/m发酵培养6天;发酵结束后发酵液lOOrpm打浆,减压浓缩浓缩残液,85°C 烘干至恒重,烘干后粉碎即为金耳银杏发酵物。其中金耳菌种制作工艺为金耳试管斜面 菌种,接入经过121°C,10分钟灭菌的10 %的银杏白果水解液,在温度28 V,搅拌转速120 转/分,通风量1 0.6v/v/m培养7天,连续4次扩大培养后可作为菌种使用。其中烘干 后粉碎物浅黄褐色,总黄酮含量>6%,总萜类化合物含量> 1.2%,银杏内酯10%,蛋白质 23%,可溶性糖彡10%白果酸< 5ppm,氢氰酸彡5ppm。实施例3精确称取已经脱壳的白果200g,打浆加入2000mL水,升温到70°C,加入lg碱性蛋 白酶(那种蛋白酶?)(无锡赛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6万单位/g),水解1小时,继续升温 到120°C维持10分钟,冷却到100°C,加入20mL液化酶(江苏宜兴微生物制剂厂,10万单位 /mL),100°C水解5小时,加入50g银杏叶提取物,130°C灭菌60分钟,待用。接入200mL用白果水解液连续两次培养的金耳菌种,在温度33 °C,搅拌转速180转 /分,通风量1 1.2v/v/m发酵培养10天;发酵结束后发酵液20000rpm打浆,减压浓缩,浓 缩物100°C烘干至恒重,烘干后粉碎即为金耳银杏发酵物。其中金耳菌种制作工艺为金耳
5试管斜面菌种,接入经过121°C,10分钟灭菌的3%的银杏白果水解液,在温度33°C,搅拌转 速180转/分,通风量1 1.2v/v/m培养10天,连续4次扩大培养后可作为菌种使用。该 发酵物为褐色,酒精度13 %,总黄酮含量15 %,总萜类化合物含量> 6 %,银杏内酯19. 2 %, 蛋白质28%,可溶性糖彡10%白果酸< 5ppm,氢氰酸彡5ppm。实施例4实施例1-3中的金耳银杏发酵物,可以直接灌装胶囊或加入少量的 糊精制成冲 齐U,这胶囊或冲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降低体内血脂和氧化压力。用。实施例5实施例1-3中金耳银杏发酵物粉碎,过80目筛,填入1号胶囊壳中,套合胶囊冒, 制得金耳银杏胶囊。胶囊填充量为250mg/颗。实施例6实施例1-3中金耳银杏发酵物粉碎,溶于水中,浓缩加入澄清剂,充分搅拌, 60-80 °C保温1小时,管式离心机离心(16000rpm),离心夜加入山梨酸钾,甜菊糖,过 0. 15 μ m孔径的中空纤维滤器微滤,滤液加入山梨酸钾,罐封即得金耳银杏冲剂。降血糖实验体重为21_33g雄性昆明小白鼠,适应性喂养5天后,禁食24小时后,按200mg/kg 剂量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模型,5天后禁食5小时,测血糖,血糖值> 13mmol/L为实验性糖 尿病模型鼠。实验模型鼠按禁食3-5小时的血糖水平随机分组,分为一个模型对照组和5 个试验组,试验组分为实施例1 3的样品。其中实施例1 3试验剂量为40mg/Kg体重。 对照组给以等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28天后,禁食5小时,眼眶静脉取血,分析血清中血糖 值的变化。结果(表1)所有供试药物血糖值和模型对照组以及给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
实验组血糖值(mmol/mL)
对照组19.68 士 2.3120.81±2.53
实施例 119.72 士 2.5615.71±2.74
实施例 219.77士2.2213.63士2.92
实施例 319.67士2.4714.71 士2.5权利要求
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其中总黄酮含量5~15%,萜类化合物含量1~6%,白果酸<5ppm,氢氰酸≤5ppm,银杏内酯5~20%,蛋白质≥15~30%,可溶性糖≤10%;其中食品色质黄色至褐色,具有淡淡白果香味和金耳子实体香味。
2.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下述步骤制备得到精确称取已经脱壳的白果,打浆加入1 10倍的水,升温到30 70°C,按0. 02 0. 5%加入蛋白酶水解1 6小时,继续升温到80 120°C维持2 100分钟,冷却到60 100°C,加入0.2 2%市售液化酶60 100°C水解0. 5 5小时,加入0. 1 5%银杏叶 提取物,100 130°C灭菌10 60分钟,以3 10%接入用白果水解液经过在温度22 33°C下连续2 5次扩大培养的金耳菌种(Tremella aurantialba),在温度22 33°C,搅 拌转速80 180转/分,通风量1 0.3 1 1.2v/v/m发酵培养2 10天;发酵结束 后5000 20000rpm打浆,减压浓缩,烘干,粉碎,制成胶囊或冲剂,其中银杏叶提取物中总 黄酮化合物含量> 20%,总萜类化合物含量> 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金耳 菌种(Tremella aurantialba)的制备工艺金耳试管斜面菌种,接入经过121°C 10 60分 钟灭菌的2 20%的银杏白果水解液,在温度20 33°C,搅拌转速80 180转/分,通风 量1 0. 3 1 1. 2v/v/m培养1 10天,连续2 5次扩大培养后可作为菌种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所使 用的蛋白酶包括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高效水解蛋白酶、小 麦蛋白水解专用酶。
5.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该食品可以用做降血糖的保健食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金耳银杏功能性食品,其中总黄酮含量5~15%,萜类化合物含量1~6%,白果酸<5ppm,氢氰酸≤5ppm,银杏内酯5~20%,蛋白质≥15~30%,可溶性糖≤10%。按下述步骤制备得到精确称取已经脱壳的白果,打浆加入1~10倍的水,加入蛋白酶水解1~6小时,加入液化酶60~100℃水解0.5~5小时,加入0.1~5%银杏叶提取物,以3~10%接入用白果水解液经过在温度22~33℃下连续2~5次扩大培养的金耳菌种(Tremellaaurantialba),发酵培养2~10天;减压浓缩,烘干,粉碎,制成胶囊或冲剂。该食品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力,调节血糖、血脂,缓解老年性哮喘等功效。
文档编号A23L1/29GK101822373SQ2010101456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任晓锋, 崔凤杰, 张志才, 林琳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