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76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绿茶的加工技术,尤其是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由于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氨基 酸、茶多酚、维生素C、咖啡因、微量元素等,且饮用方便,并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因而 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钟爱。为满足大众需要,绿茶、红茶、乌龙茶、普耳茶等等各品类的茶应 运而生,仅以绿茶而言,由于产地、原料、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呈现姿彩纷异的局面,市场上的 品种成千上万,其外形、内质、色、香、味、均各有优劣,不一而足。总体来讲成品绿茶外观多 为细碎团粒,条索状,鲜见长条外形;此外都是以灌木形茶树鲜叶作为原料,因树龄不长,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形成的绿茶内含物质含量,所以耐冲泡的次数不高,一般仅为3-5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绿茶制作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外形呈长条状,含有更多 有益物质,且耐冲泡次数增加至20泡以上的绿茶及制作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产于高黎贡山山麓的云南大叶种乔木型古茶树鲜叶为原 料,按杀青、揉捻、解散、理条、烘焙、拣提、封装的工艺流程制作。对茶树品种及树龄的要求为产于高黎贡山山麓的云南大叶种,树龄在200年以 上,树干胸径30cm以上;对鲜叶采摘要求为4_5月晴天上午8-10时,海拔3000米以上可推迟至11时,采 摘1芽3-4叶,长12-14cm,叶的鲜嫩度均勻,叶片略带露湿为佳;刹青的特点是“高温刹 青,先高后低”嫩杀方式,温度控制在120-180°C ;理条的特点是人工将解散的茶条理出,以20-25条为一束,用绳捆扎;烘焙的特点是必须专用篾质焙笼,用木炭火分毛火烘焙、足火烘焙二步进行,第 一步毛火烘焙先将木炭火置于焙盘内,炭火上覆盖一层中间厚四周薄的洁净炭灰,焙笼 放到焙盘上预热,当温度达50°C时,移焙笼至簸箕内,将捆扎的茶条束逐一平铺于笼内,中 间厚四周薄铺满后用手轻拍焙笼边,让碎茶末落入簸箕中,又把焙笼轻移到焙盘上烘焙,每 隔4-5分钟翻茶一次,翻茶时须移焙笼至簸箕内,一束束翻,翻完再放回焙盘,反复循环6-8 次,当茶达到5成干时下焙摊凉,20-25分钟后足火烘焙;第二步足火烘焙起火采用“低温 侵烘”原则,温度由60°C渐降到50°C,茶束铺放与毛火烘焙相同,每隔5-8分钟翻一次,待手 捏茶叶成粉末时下烘,等凉后即可封装入袋贮存。按上述工艺制成的古树长茶,需要饮用时,开启封装,从茶束中取出1至数根条状 长茶,放入容器开水冲泡滤汁,即可得到汤色黄绿清亮、香气馥郁、浓醇回甘的茶汤,成品茶 呈长条索状,肥嫩紧结,芽毫显露,具有更多的有益内含物质,且耐冲泡,可达20泡以上。下 面给出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于春季4月10日-5月10日期间晴天上午8-10时采摘树龄200年以上,胸径30cm以上的云南大叶种茶鲜叶,1芽3-4叶,长12-14cml00kg,摊晾3_6小时,采用高 温刹青,先高后低,控温120-180°C 2-3分钟,又用40型揉捻机揉制,稍加压15-30分钟, 以80%茶叶卷曲成条为宜,揉好的茶叶又经解散机解散后,人工理出茶条,20-25条一束绳 捆扎紧准备烘焙;先进行毛火烘焙将备好的木炭火置于焙盘内,上盖一层中间厚四周薄 的净炭灰,让火温从四周上升,又把专用篾质焙笼放到焙盘上预热焙心,温度达50°C时可上 茶,将焙笼移至备用的簸箕内,把扎好的茶束逐一平铺放焙笼内,中间厚四周薄,铺满为度, 铺好后用手轻拍笼边让茶叶碎末落入簸箕中,然后将焙笼轻轻移放到焙盘上烘焙,每隔4-5 分钟翻茶一次,翻茶时应移焙笼到簸箕内,一束束翻后又小心放回焙盘继续烘焙,经6-8次 翻、烘,达5成千时下焙摊晾20-25分钟,又进行足火烘焙采用起火“低温侵烘”原则,温度 由60°C渐降至50°C,铺茶、翻茶操作方法同毛火烘焙,每隔5-8分钟翻茶一次,当手捏茶叶 成粉末时下烘,摊晾至25V以下时手拣提,最后入袋封装贮存,这样就获得20kg条索长度 为8-10cm的高黎贡山古树长茶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是将云南大叶种茶鲜叶经刹青、揉制、解散、理 条、烘焙、拣提、封装等道工序制成,其特征在于采摘产于高黎贡山山麓、树龄200年以上, 胸径30cm以上云南大叶种乔木古茶鲜叶,1芽3-4叶,长12-14cm ;采摘时间4_5月的晴天 上午8-10时,海拔3000米以上可延至11时;人工理条,20-25 —束,绳扎紧后在专用篾质 焙笼上用木炭火分二步进行毛火烘焙和足火烘焙。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其特征是采用高温刹青,先高 后低嫩刹方式,控温120-180°C,时间2分钟。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毛火烘焙是将备好 的木炭火置于焙盘内,上盖一层中厚边薄的净炭灰,把预热到50 °C的焙笼放到簸箕内,逐条 把茶束铺放到焙笼,中间厚四周薄,铺满后用手轻拍笼边,让碎茶末落入簸箕,将焙笼轻轻 移放到焙盘上烘焙,隔4-5分钟移开焙笼至簸箕,逐束翻茶,再小心放回焙盘,经3-6次翻 烘,茶达5成干时下焙,摊晾20-25分钟。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其特征是足火烘焙采用起火低 温侵烘的原则,温度由60°C逐渐降至50°C,铺、翻茶方式和毛火烘焙相同,隔5-8分钟翻一 次,当手捏茶叶成粉末时下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绿茶制作工艺,高黎贡山古树长茶及加工工艺,采高黎贡山的云南大叶种乔木古茶树鲜叶,经刹青、解散、理条、烘焙、封装制成,外形呈长条索状,长8-10cm,含更多有效物质,茶汤绿黄透亮、清香、浓醇回甘,耐冲泡,可达20次以上,属绿茶中的上品。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999478SQ2010105785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陈亚忠 申请人:陈亚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