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绍兴黄酒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宿醉,上头综合反应的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绍兴黄酒具有诱人的馥郁芳香,这种芳香不是指某一种特别重的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是由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羰基化合物和酚类等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有香物质来自米、麦曲本身以及发酵中多种微生物的代谢和贮存期中醇与酸的反应,它们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馥香,而且往往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所以绍兴酒称老酒,因为它越陈越香。绍兴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温饮黄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绍兴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在绍兴黄酒中添加药食两用的药引的黄酒称之为特型黄酒,中国专利号为 CN200910259603. 2公开了一种丹参黄酒及其制备工艺,该工艺采用丹参-浸泡-蒸煮-淋饭降温_加曲、加水培养_加酵母发酵_过滤_滤液_澄清_煎酒_陈酿_勾兑调酉-灌装_水浴灭菌_成品。该工艺酿造的黄酒酒质醇和,酒体协调,有丹参特有香气及米酒特有的醇香,同时具有降血脂和血糖作用,并能及时防治胆固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等冠心病、高血脂症。该工艺制备的黄酒虽然具备以上功效,中所含甲醛比例也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在饮用者较多饮用时容易引起宿醉及上头、头痛等综合反应。
发明内容为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在该工艺中添加药食两用中药材,并通过增加加热步骤可以去除甲醛,使甲醛含量降低,饮用者在过量饮用时不会引起宿醉及上头、头痛等综合反应。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现有技术的特型黄酒保证其食用功效去除其中所含的甲醛,防止宿醉及上头、头痛等综合反应。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其工艺如下,将木瓜、 葛根、山药、牡蛎、槐米、玉竹按比例配制,用100度水煎2小时,进一步将水煎后的六味药过滤,过滤后的药渣再次100度水煎1.5小时后再次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采用中空纤维膜浓缩至1.3 1(药液生药);将生药中添加酒精至酒精含量50%,采用酒精测定仪测定, 然后置入冷库在4度环境温度下沉淀24小时,将沉淀后的药液上清液回收全部酒精,然后获得中药提出液;将药液和黄酒按1 20-40勾兑,搅拌均勻,然后将勾兑完毕的黄酒使用 60-70度温热5分钟,后封装检验入库。作为优选,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其特征是,该黄酒制备工艺通过降低甲醛含量防止宿醉及上头、头痛等综合反应。
作为优选,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黄酮类(芦丁苷)含量为 0. 5-1.0mg/L,可以止头痛。采用本发明制备工艺所获得的绍兴特型黄酒经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杭州站第201014658号检测报告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其工艺如下,将木瓜、葛根、山药、牡蛎、槐米、玉竹按比例配制,用100度水煎2小时,进一步将水煎后的六味药过滤,过滤后的药渣再次100度水煎1.5小时后再次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采用中空纤维膜浓缩至1.3 1(药液生药); 将生药中添加酒精至酒精含量50 %,采用酒精测定仪测定,然后置入冷库在4度环境温度下沉淀24小时,将沉淀后的药液上清液回收全部酒精,然后获得中药提出液;将药液和黄酒按1 20-40勾兑,搅拌均勻,然后将勾兑完毕的黄酒使用60-70度温热5分钟,后封装检验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其特征是,该黄酒制备工艺通过降低甲醛含量防止宿醉及上头、头痛等综合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黄酮类(芦丁苷)含量为0. 5-1. Omg/L,可以止头痛。
全文摘要
一种绍兴特型黄酒制备工艺,将木瓜、葛根、山药、牡蛎、槐米、玉竹按比例配制,用100度水煎2小时,进一步将水煎后的六味药过滤,过滤后的药渣再次100度水煎1.5小时后再次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采用中空纤维膜浓缩至1.3∶1(药液∶生药);将生药中添加酒精至酒精含量50%,采用酒精测定仪测定,然后置入冷库在4度环境温度下沉淀24小时,将沉淀后的药液上清液回收全部酒精,然后获得中药提出液;将药液和黄酒按1∶20-40勾兑,搅拌均匀,然后将勾兑完毕的黄酒使用60-70度温热5分钟,后封装检验入库。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备绍兴特型黄酒具有降血脂、护肝、抗炎镇痛功效,同时可以防止宿醉及上头、头痛综合反应。
文档编号C12G3/04GK102391937SQ20111037282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2日
发明者叶新苗 申请人:叶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