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5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搅拌装置。 技术背景液体菌种培养需要在特定的有氧条件下进行。现有的液体菌种培养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特别还需要由电机带动的空气压缩机向培养器内液体注入空气,供氧不均,效果不十分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构简单、使用方便,供气供氧均勻,培养菌种效果好的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搅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搅拌装置,由壳体、电机、进气管、出水管组成,壳体内设置的隔板将壳体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敞开的上腔室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经过隔板上开有的吸水孔延伸至下腔室内,在该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搅拌片,出水管固定在壳体上, 并与下腔室相连通,在出水管上连接有进气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使用方便,供气供氧均勻,培养出来的菌种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搅拌装置,由圆柱形壳体6、电机1、进气管2、出水管5组成,壳体1内设置的隔板4将壳体6内部分为上腔室9和下腔室8,敞开的上腔室9内固定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经过隔板4上开有的吸水孔3延伸至下腔室8内,在该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搅拌片7,在壳体6外部固定两个相对称的出水管5,每个出水管5分别连通下腔室8,在每个出水管5上连接有不定长的进气管2。为满足消毒要求,电机采用防水、耐高温的电机。使用时,将整个装置放入液体菌种培养器内,进气管伸出培养器外与外界环境相通,开动电机,液体从敞开的上腔室通过吸水孔进入下腔室,搅拌片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搅拌,使液体从出水管排出壳体外至培养器内,培养器内的液体又重新进入上腔室再被吸入下腔室,形成循环流动,在循环流动过程中,进气管不断供应空气进入流动的液体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菌种培养器相比较,现有的菌种培养器利用率70%左右,培养液在15L时, 需电机在70W功率,菌群广1.5mm,满足不了生长需求;本实有新型的菌种培养器利用率 80、0%,培养液在15L时,20W以下功率即可满足培养要求,搅拌过程中,产生均勻细密的气泡,有利于菌种培养生长。
权利要求1. 一种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搅拌装置,其特征是由壳体、电机、进气管、出水管组成,壳体内设置的隔板将壳体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敞开的上腔室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经过隔板上开有的吸水孔延伸至下腔室内,在该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搅拌片,出水管固定在壳体上,并与下腔室相连通,在出水管上连接有进气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搅拌装置,由壳体、电机、进气管、出水管组成,壳体内设置的隔板将壳体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敞开的上腔室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经过隔板上开有的吸水孔延伸至下腔室内,在该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搅拌片,出水管固定在壳体上,并与下腔室相连通,在出水管上连接有进气管。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使用方便,供气供氧均匀,培养出来的菌种效果好。
文档编号C12M1/02GK201971827SQ20112008443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吴洙吉 申请人:吴洙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