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
背景技术:
普洱茶膏或茶粉在提取、浓缩、干燥加工过程中,虽然能保证茶叶的大部分有效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企业也采用各种提取、浓缩、干燥的技术手段,然而香气却大量流失,有些加工企业添加香料、香精,严重影响了茶膏品饮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此加工方法采用优良香气的茶叶,利用茶膏或茶粉真空环境下与熏蒸茶叶香气的气压平衡原理,以及茶膏或茶粉较好的香气吸附能力,通过熏蒸吸附,提高茶膏或茶粉中的天然茶叶香气,找到了一条使茶膏或茶粉品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把茶叶放于茶叶容器内,由热风加热至60 90°C保持15分钟以上,使茶叶充分释放茶叶香气;
(2).茶叶容器通过引风管释放的茶叶香气经过蛇管冷凝器冷却至20 30°C;
(3).把茶膏或茶粉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将此茶膏或茶粉容器内的真空度控制在600丽汞柱以内;
(4).将步骤(2)得到的茶叶香气通过带闸阀的管道送入步骤(3)的带真空茶膏或茶粉容器中并与茶膏或茶粉充分接触进行熏蒸,熏蒸30分钟以上,至茶叶容器与茶膏或茶粉容器内的气压达到平衡,取出茶膏或茶粉并包装。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所述的茶叶与茶膏或茶粉的用量比例为至少二份茶叶产生的茶叶香气热风熏蒸一份茶膏或茶粉。所述的茶叶容器为密闭不锈钢容器,也可用其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密闭容器。所述的茶膏或茶粉容器为密闭不锈钢容器,也可用其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密闭容器。所述的茶叶采用普洱熟茶或普洱生茶或红茶或铁观音或花茶的一种或它们的调
口 o所述熏蒸时间为30分钟至120分钟。所述的茶叶容器内有15 20层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叶的货架,筛网孔径60目,每一层均匀铺放厚度20毫米至50毫米的茶叶。
所述的茶膏或茶粉容器内有20 25层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货架,筛网孔径200目,每一层均匀铺放厚度I毫米至3毫米的茶膏或茶粉。所述步骤(I)中的热风由茶叶容器侧边沿加装的可调热风机提供。本发明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点,将茶叶加热后产生的自然香气充分吸收。加热后的茶叶因大部分提取茶膏有效物质都还存在,可以继续用于茶膏的提取,保证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
图I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标号为I-茶叶容器,2-放置茶叶的货架,3-热风机,4-引风管,5-蛇管冷凝器,6-茶膏或茶粉容器,7-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货架,8-真空泵。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熟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30千克具有优良香气的普洱熟茶茶叶,均匀放置于由15层左右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叶的货架上,筛网孔径60目,每一层的茶叶厚度30毫米。将放置茶叶的货架放于容积为500升的密闭不锈钢茶叶容器中,也可用其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闭的环境中加热茶叶容器内的空气,通过安装于茶叶容器上的温度计控制热风机加热将容器中的温度升至85度,并保持至少20分钟;在茶叶容器顶部安装带闸阀的不锈钢引风管道,该引风管道的出口端与蛇管冷凝器相连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环冷却水中,其另一端通过带闸阀的管道与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连通,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为容积500升不锈钢压力容器,其内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货架,将总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匀铺放在约20层的致密不锈钢筛网(200目)货架上,每层厚度2毫米左右,密闭此压力容器,通过与底部相连的带闸阀的不锈钢管与真空泵相接,将容器真空度控制在400毫米汞柱。工作时,通过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顶部的带闸阀不锈钢管道,根据安装于管道上的温度计、通过控制闸阀的开关大小将茶叶容器所产生的、经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叶香气,调节出风温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释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触时间为I小时,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点,将茶叶的自然香气充分吸收。待两容器气压平衡,并与容器外大气压基本一致,即可得到普洱熟茶味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时间内完成装袋密封入库。实施例二生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30千克具有优良香气的普洱生茶茶叶,均匀放置于由15层左右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叶的货架上,筛网孔径60目,每一层的茶叶厚度30毫米。将放置茶叶的货架放于容积为500升的密闭不锈钢茶叶容器中,也可用其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闭的环境中加热茶叶容器内的空气,通过安装于茶叶容器上的温度计控制热风机加热将容器中的温度升至65-70度,并保持至少20分钟;在茶叶容器顶部安装带闸阀的不锈钢引风管道,该引风管道的出口端与蛇管冷凝器相连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环冷却水中,其另一端通过带闸阀的管道与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连通,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为容积500升不锈钢压力容器,其内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货架,将总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匀铺放在约20层的致密不锈钢筛网(200目)货架上,每层厚度1-2毫米左右,密闭此压力容器,通过与底部相连的带闸阀的不锈钢管与真空泵相接,将容器真空度控制在500毫米汞柱。工作时,通过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顶部的带闸阀不锈钢管道,根据安装于管道上的温度计、通过控制闸阀的开关大小将茶叶容器所产生的、经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叶香气,调节出风温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释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触时间为I. 5小时,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点,将茶叶的自然香气充分吸收。待两容器气压平衡,并与容器外大气压基本一致,即可得到普洱生茶味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密封包装入库。实施例三红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30千克具有优良香气的红茶茶叶,均匀放置于由15层左右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叶的货架上,筛网孔径60目,每一层的茶叶厚度40-50毫米。将放置茶叶的货架放于 容积为500升的密闭不锈钢茶叶容器中,也可用其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闭的环境中加热茶叶容器内的空气,通过安装于茶叶容器上的温度计控制热风机加热将容器中的温度升至70度,并保持至少20分钟;在茶叶容器顶部安装带闸阀的不锈钢引风管道,该引风管道的出口端与蛇管冷凝器相连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环冷却水中,其另一端通过带闸阀的管道与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连通,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为容积500升不锈钢压力容器,其内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货架,将总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匀铺放在约21层的致密不锈钢筛网(200目)货架上,每层厚度1-2毫米左右,密闭此压力容器,通过与底部相连的带闸阀的不锈钢管与真空泵相接,将容器真空度控制在350毫米汞柱。工作时,通过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顶部的带闸阀不锈钢管道,根据安装于管道上的温度计、通过控制闸阀的开关大小将茶叶容器所产生的、经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叶香气,调节出风温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释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触时间为I. 5-2小时,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点,将茶叶的自然香气充分吸收。待两容器气压平衡,并与容器外大气压基本一致,即可得到红茶味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密封包装入库。实施例四调香型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15千克具有优良香气的普洱熟茶叶及15千克的红茶茶叶,混合后均匀放置于由18层左右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叶的货架上,筛网孔径60目,每一层的茶叶厚度30-35毫米。将放置茶叶的货架放于容积为500升的密闭不锈钢茶叶容器中,也可用其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闭的环境中加热茶叶容器内的空气,通过安装于茶叶容器上的温度计控制热风机加热将容器中的温度升至80度,并保持至少20分钟;在茶叶容器顶部安装带闸阀的不锈钢引风管道,该引风管道的出口端与蛇管冷凝器相连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环冷却水中,其另一端通过带闸阀的管道与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连通,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为容积500升不锈钢压力容器,其内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货架,将总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匀铺放在约22层的致密不锈钢筛网(200目)货架上,每层厚度1-2毫米左右,密闭此压力容器,通过与底部相连的带闸阀的不锈钢管与真空泵相接,将容器真空度控制在400毫米汞柱。
工作时,通过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顶部的带闸阀不锈钢管道,根据安装于管道上的温度计、通过控制闸阀的开关大小将茶叶容器所产生的、经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叶香气,调节出风温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释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触时间为I. 5-2小时,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点,将茶叶的自然香气充分吸收。待两容器气压平衡,并与容器外大气压基本一致,即可得到调香型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密封包装入库。实施例五清香型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30千克的具有优良香气的铁观音茶叶(或者玫瑰花,茉莉花等其它种类花茶),均匀放置于由16层左右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叶的货架上,筛网孔径60目,每一层的茶叶厚度30-35毫米。将放置茶叶的货架放于容积为500升的密闭不锈钢茶叶容器中,也可用其 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闭的环境中加热茶叶容器内的空气,通过安装于茶叶容器上的温度计控制热风机加热将容器中的温度升至80度,并保持至少20分钟;在茶叶容器顶部安装带闸阀的不锈钢引风管道,该引风管道的出口端与蛇管冷凝器相连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环冷却水中,其另一端通过带闸阀的管道与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连通,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为容积500升不锈钢压力容器,其内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货架,将总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匀铺放在约24层的致密不锈钢筛网(200目)货架上,每层厚度1-2毫米左右,密闭此压力容器,通过与底部相连的带闸阀的不锈钢管与真空泵相接,将容器真空度控制在400毫米汞柱。工作时,通过装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顶部的带闸阀不锈钢管道,根据安装于管道上的温度计、通过控制闸阀的开关大小将茶叶容器所产生的、经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叶香气,调节出风温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释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触时间为I. 5-2小时,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点,将茶叶的自然香气充分吸收。待两容器气压平衡,并与容器外大气压基本一致,即可得到清香型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时间内完成密封包装入库。
权利要求
1.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把茶叶放于茶叶容器内,由热风加热至60 90°C保持15分钟以上,使茶叶充分释放茶叶香气; (2).茶叶容器通过引风管释放的茶叶香气经过蛇管冷凝器冷却至20 30°C; (3).把茶膏或茶粉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将此茶膏或茶粉容器内的真空度控制在600丽汞柱以内; (4).将步骤(2)得到的茶叶香气通过带闸阀的管道送入步骤(3)的带真空茶膏或茶粉容器中并与茶膏或茶粉充分接触进行熏蒸,熏蒸30分钟以上,至茶叶容器与茶膏或茶粉容器内的气压达到平衡,取出茶膏或茶粉并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与茶膏或茶粉的用量比例为至少二份茶叶产生的茶叶香气熏蒸一份茶膏或茶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容器为密闭不锈钢容器,也可用其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密闭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膏或茶粉容器为密闭不锈钢容器,也可用其它耐热、无杂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密闭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采用普洱熟茶或普洱生茶或红茶或铁观音或花茶的一种或它们的调合。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时间为30分钟至12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容器内有15 20层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叶的货架,筛网孔径60目,每一层均匀铺放厚度20毫米至50毫米的茶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膏或茶粉容器内有20 25层不锈钢筛网搭建的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货架,筛网孔径200目,每一层均匀铺放厚度I毫米至3毫米的茶膏或茶粉。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热风由茶叶容器侧边沿加装的可调热风机提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风加热茶叶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气的工艺,把茶叶放于容器内的多层不锈钢筛网上,用热风加热茶叶,使茶叶香气充分释放,将冷却的茶叶香气接入另一密闭容器中熏蒸茶膏或茶粉,利用茶膏或茶粉真空环境下与熏蒸茶叶香气的气压平衡原理,以及茶膏或茶粉较好的香气吸附能力,提高茶膏或茶粉中的天然茶叶香气,是使茶膏或茶粉品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所述的茶叶与茶膏或茶粉的用量比例为至少二份茶叶产生的茶叶香气熏蒸一份茶膏或茶粉;加热后的茶叶因大部分提取茶膏有效物质都还存在,可以继续用于茶膏的提取,保证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
文档编号A23F3/40GK102805181SQ2012103049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6日
发明者张光辉, 谭国洪 申请人: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 张光辉, 谭国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