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子茶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80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苏子茶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紫苏子茶及其制作方法,按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成:紫苏叶、当归、白芍药、陈皮经混合、干燥、粉碎、过筛、杀菌、装袋获得产品,紫苏叶20%~25%、当归20~25%、白芍药20%~25%、陈皮20%~25%。经混合、干燥、粉碎、过筛、杀菌、装袋获得产品,本发明制作的紫苏子茶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痰壅气逆,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专利说明】一种紫苏子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尤指一种紫苏子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本草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宜用子。
[0003]《本草经疏》:苏子,味辛温无毒。主下气,除寒温中。甄权用以治上气咳逆,冷气,及腰脚中湿气,风结气。研汁煮粥常食,令人肥白身香。日华子谓其能止霍乱,呕吐反胃,消五膈,消痰止嗽,润心肺。寇宗用以治肺气喘急。皆辛温能散结而兼润下之功也。简误:苏叶,其气芬芳,其味辛,其性温,纯阳之草也。故善发散,解肌出汗。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服,惟可用子。
[0004]《药性解》: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双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梗能顺气安胎。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茶。
[0006]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紫苏子茶,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分为:紫苏叶20%?25%、当归20?25%、白芍药20%?25%、陈皮20%?25%。
[0007]2、所述的紫苏子茶,其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为:紫苏叶25%、当归25%、白芍药25%、陈皮 25%。
[0008]3、所述的紫苏子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按配方称量清洗后在60?80°C温度下干燥处理20?25分钟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与按配方所称的得一定量的茶均匀混合后,粉碎成小颗粒,并过24目筛备用;③将筛后小颗粒置于80°C的高温下灭菌60分钟消毒;④将灭菌消毒后的混合物装入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袋并用铝箔袋封装,得到袋泡茶,每袋3?5克。
[0009]4、本发明制作的紫苏子茶采用天然原料为组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且方便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紫苏子茶,按紫苏叶log、当归10g、白芍药10g、陈皮IOg称量清洗后,在70°C温度下干燥处理22分钟;然后将其所得物与均匀混合后,粉碎成小颗粒,并过24目筛后,于80°C的高温下灭菌60分钟消毒,然后将混合物装入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袋并用铝箔袋封装,得到袋泡茶,每袋3克。
[0011]实施例2
紫苏子茶,按紫苏叶log、当归10g、白芍药10g、陈皮IOg称量清洗后,在80°C温度下干燥处理20分钟;然后将其所得物与均匀混合后,粉碎成小颗粒,并过24目筛后,于80°C的高温下灭菌60分钟消毒,然后将混合物装入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袋并用铝箔袋封装,得到袋泡茶,每袋4克。
【权利要求】
1.紫苏子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组分为:紫苏叶20%?25%、当归20?25%、白芍药20%?25%、陈皮2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子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为紫苏叶25%、当归25%、白芍药25%、陈皮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苏子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紫苏叶、当归、白芍药、陈皮按配方称量清洗后在60?80°C温度下干燥处理20?25分钟,含水量控制在3.5%?5.5% 将步骤I所得混合物粉碎成小颗粒,并过24目筛备用;③将筛后小颗粒置于80°C的高温下灭菌60分钟消毒;④将灭菌消毒后的混合物装入经灭菌消毒后的纸袋,得到袋泡茶,每袋3-5克。
【文档编号】A23F3/34GK103652112SQ20121032337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陈家胜 申请人:安徽明珍堂养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