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诱导降香黄檀形成降香的真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9085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株诱导降香黄檀形成降香的真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株能够诱导降香黄檀形成降香的真菌。
背景技术
降香黄檀odor if era T. Chen,又名降香、花梨母(海南),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常绿乔木,是我国5属8类34种珍贵红木品种之一,也是海南省特有的濒危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为名贵中药“降香”。降香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肋痛,胸痹刺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病症,入药始见于我国唐代,在传统中医学和藏医学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 1985年版开始,规定降香黄檀为降香的基源植物。由于降香价格高,市场需求极大,近年来降香黄檀遭到掠夺式砍伐,野生资源趋于枯竭。近年来,为保护濒危的降香黄檀自然资源,并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产区海南省外,在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已成功引种降香黄檀,并建成了一些规模化的人工种植基地。自然条件下,降香的产生过程十分缓漫,一般生长71年的降香黄檀主干开始形成心材,二十年左右才能积累到一定数量以供药用,结香过程往往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能满足社会的用药需求。目前,生产上主要靠降香黄檀自然生长形成药材,生产周期过长是其最大的缺陷。因此,充分利用降香黄檀资源,提高结香效率,加快结香过程,增加产量,缓解药材供需矛盾,是当前降香生产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文献检索,尚未见到利用真菌诱导降香黄檀生产中药降香的相关公开报道。利用微生物来提高降香产量,改善品质,缩短生产周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途径之一,适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生产,对降香黄檀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能够诱导降香黄檀形成降香的真菌,该株真菌菌株是从降香黄檀的结香部位分离得到的,它能诱导降香黄檀树干分泌形成中药降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步骤是先培养真菌,再将真菌接种到降香黄檀树的树干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接种部位的周围会产生中药降香,该物质燃烧时能产生降香燃烧特有的辛辣香气。本发明采用的一株真菌经鉴定为镰孢ipusarium sp.),保藏编号CGMCCNo. 6379。这株真菌于2012年7月1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JXMFC-5的培养特性为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气生菌丝为毡状,菌落背面为微黄色,生长I周菌落直径为6 8cm,小型分生孢子单孢,椭圆形或长圆形,稍弯曲,(7. 92 10. 64) X (2. I 3. 76) μ m。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培养技术步骤如下
将由降香黄檀莖干结香部位分离得到的镰孢(Fusarium邓·~)属真菌JXMFC-5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后,转接于PDA培养基的平皿中,25°C恒温培养Γ7天,然后转接于锯末-麦麸固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15 35天;锯末-麦麸培养温度为22 28°C。将上述培养的菌种接种到锯末-麦麸复合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待菌丝长到培养基三分之二之后就可以作为接菌菌株使用;锯末-麦麸复合固体培养基中锯末-麦麸的体积比为1:1。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株诱导降香黄檀形成降香的真菌,其培养方法为先将这株真菌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后,转接于PDA培养基的平皿中,25°C恒温培养Γ7天,然后转接于锯末-麦麸固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15 35天,培养温度为22 28°C ;锯末-麦麸复合固体培 养基中锯末-麦麸的体积比为1:1,待菌丝长到培养基三分之二之后就可以作为接菌菌株使用。实施例I
PDA培养基平皿中培养的真菌JXMFC-5接种在锯末-麦麸复合固体培养基上生长15天,备用。选取树龄为5年的降香黄檀树,用直径为Icm的钻头在树干上钻孔3个,孔深为2 3cm,各个孔洞上下间的间隔约为10cm,左右间隔约为7cm,每个孔洞各接入O. 8^1. 2g上述培养15天的真菌JXMFC-5。接种4个月后进行观察接入真菌JXMFC-5的孔洞周围均有紫褐色的降香产生,从孔洞周围取下的木料燃烧时,产生浓烈的独特的降香香味,且其醇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0%以上,符合药典规定要求。比较例I
PDA培养基平皿中培养的真菌JXMFC-5接种在锯末-麦麸复合固体培养基上生长20天,备用。选取树龄为6年的降香黄檀树,用直径为Icm的钻头在树干上钻孔6个,孔深为2 3cm,各个孔洞上下间的间隔约为15cm,左右间隔约为6cm,其中3个孔洞各接入O. 8^1. 2g上述培养20天的真菌JXMFC-5,另外3个孔洞各注射5%硫酸锌5ml。接种4个月后进行观察接入真菌JXMFC-5的孔洞周围均有紫褐色的降香产生;注射5%硫酸锌的孔洞周围有浅黄色的降香产生。从孔洞周围取下木料燃烧时,JXMFC-5形成的紫褐色的降香产生较浓烈的独特的降香香味。按照2010年版药典规定的热浸法测定降香醇溶性浸出物,各称取接种真菌JXMFC-5 4个月形成的降香、5%硫酸锌诱导形成的降香和市售降香O. 3g,精密称定(准确至O. OOOlg),每个样做三个重复,置IOO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3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I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I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C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其测定结果如下表表I不同处理诱导形成的降香与市售降香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
权利要求
1.一株诱导降香黄檀形成降香的真菌,它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379的镰孢属真菌JXMFC-5 (.Fusarium sp.);它的培养特性是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气生菌丝为毡状,菌落背面为微黄色,生长I周菌落直径为6 8cm,小型分生孢子单孢,椭圆形或长圆形,稍弯曲,(7. 92 10. 64) X (2. I 3. 76 ) μ m。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菌,其培养方法为先将这株真菌自低温保藏的斜面试管菌种活化后,转接于PDA培养基的平皿中,25°C恒温培养Γ7天,然后转接于锯末-麦麸固体培养基中,恒温培养15 35天,培养 温度为22 28°C ;待菌丝长满培养基三分之二之后就可以作为接菌菌株使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菌,其特征在于它能诱导降香黄檀树产生中药降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够诱导降香黄檀形成中药降香的真菌菌株,它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6379的镰孢属真菌JXMFC-5(Fusariumsp.);它的培养特性是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气生菌丝为毡状,菌落背面为微黄色,生长1周菌落直径为6~8cm,小型分生孢子单孢,椭圆形或长圆形,稍弯曲,(7.92~10.64)×(2.1~3.76)μm。该菌株接种到降香黄檀树的树干,能够诱导植物形成中药降香。该菌株的应用,既能够快速解决降香资源紧缺矛盾;又利于合理开发降香黄檀树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文档编号C12R1/77GK102827779SQ20121033816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张霖, 郭顺星, 孙思胜, 吴育槟, 翁飞鹏, 陈晓梅, 吴俊强, 陈德丰 申请人:广东志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