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提香方法及高芬芳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36321阅读:1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绿茶提香方法及高芬芳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茶的提香方法及高芬芬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生产的最主要茶类,年产量114万吨,占我国茶叶总产量140. 6万吨的81%。产量位居六大茶类之首。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为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绿茶,又称不发酵茶,较好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天然营养成分。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茶叶香气是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茶叶香气的呈现是各种香气成分在含量、比例、香型及强度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提香可以发展香气,增加滋味的厚度及香味,提香方式、温度和时间对对绿茶香气的影响大。随着提香过程火工逐渐加重,茶叶呈清香型、栗香型、高芬芳栗香型、高火香型以及焦香型,绿茶一般要求有清香、栗香或高芳香栗香型,后两种香气产品的品质较劣。专利号ZL200910059971. 2,发明名称“一种雀舌茶叶加工方法”的专利公开了
一种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鲜叶鲜叶于2月下旬至4月20日采自福鼎大白茶、名选131、名选311三种良种茶树,鲜叶摊放于摊凉架、竹簸、蔑垫上,摊凉厚度为3cm 7cm,摊凉时间3小时 12小时,鲜叶含水量控制在65% 75% ;b.杀青用连续式滚筒杀青机和微波杀青机杀青,温度控制在120 205°C,提升机匀叶器均匀上叶,视杀青程度调整投叶量,在杀青过程中随时检查杀青效果,达到杀青叶叶质柔软,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气散失,清香逸出的要求,杀青时间4 10分钟,杀青叶含水量50 65%,出叶后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c.理条做形在多功能理条做形机中进行,投叶量适中,理条时温度控制在70 150°C,待茶条在往复运动的多功能理条做形机内理直时加棒压扁,加棒压扁时温度控制在70 130°C,待茶条达到扁平直光滑,色泽翠绿,茶香发出时下锅,经输送震动槽输送到摊凉架上鼓风冷却,含水量控制在15 25% ;d.人工辅助做形做形前用手工筛进行筛分,割去片末,分出大小,分别做形,在电炒锅内人工辅助做形,锅温60 100°C,操作手法拇指和四指分开,抓住理顺茶叶,茶叶在锅底上用手往前推,从虎口甩出茶叶,反复操作,待茶条扁平光滑油润,茶香浓郁时下锅,水分控制在6 9% ;e.提香用微波干燥提香机和远红外提香机提香,茶叶提升机均匀上茶,温度控制在150 200°C,速度中速,达到茶香栗香浓郁,时间3 7分钟,水分控制在4. 5 6%。该方用微波干燥提香机和远红外提香机对茶叶提香,制得的茶叶栗香浓郁持久。该方法制备的栗香型绿茶扁平挺秀光滑、形似雀舌,绿油润,碧绿清澈明亮,栗香浓郁持久,鲜醇爽口回甘,嫩绿勻売,品质有待改进。
李春华等,“高栗香型条形炒青绿茶加工新工艺新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2011年5月26日公开了用烘干、炒干、远红外干燥三种干燥方法,采取分段组合方式干燥提香,可发展茶叶中的各种香气成份,大幅增加成茶香气浓度和持久性,形成一种愉快而特殊的“板栗香带果香”。该方法采用烘干、炒干、远红外干燥三种干燥方法组合方式提香,工艺复杂,成本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茶提香方法、高芬芳栗香型绿茶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高芬芳栗香型绿茶。本发明绿茶提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辉锅提香取待提香茶叶,辉锅提香,温度为75 85°C,时间为18 25min,得含水 量为6 8%的辉锅提香叶;b、远红外提香取辉锅提香叶进行远红外提香,温度为10(Γ110 ,上叶厚度2^3. 5cm,时间2. 5^3. 5min,处理后的叶片含水量为4. 5飞.0%,即得高芬芳栗香型绿茶。其中,步骤a所述辉锅提香的温度为85°C,叶片含水量为6 7%。其中,步骤b所述远红外提香的温度为110°C,叶片含水量为4. 5^5. 0%。本发明高芬芳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I)摊放取新鲜茶叶,摊放,得含水量为65 75%的鲜叶;(2)杀青取步骤(I)处理后的鲜叶杀青,得含水量为55飞0%的杀青叶;(3) 二次杀青取步骤(2)得到的杀青叶微波杀青,得二次杀青叶,其含水量为50 55%的杀青叶;(4)成型取步骤(3)所得杀青叶成型,得含水量为8 12%的成型叶;(5)提香用前述方法提香,即可。优选地,步骤(I)中,鲜叶含水量为65 70%。其中,步骤(I)中,摊放厚度为4 8cm,摊放时间为6 8h。优选地所述摊放时间为8h。优选地,步骤(2)中,杀青叶含水量为55飞7%。其中,步骤(2)所述杀青用筒式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为20(T23(TC,杀青时间为5 6min。优选地,所述杀青温度为230°C。优选地,步骤(3)中,二次杀青叶含水量为50 52%。其中,步骤(3)所述二次杀青的温度为10(Tl2(rC,杀青时间6 7分钟。优选地,所述二次杀青的温度为120°C。优选地,步骤(4)中,成型叶含水量为8 10%。其中,步骤(4)所述成型包括如下步骤a、初揉取步骤(3)所得二次杀青叶,用揉茶机揉捻,时间l(Tl2min,加压方式为空压3min、轻压4 6min、空压3min ;b、干燥脱水干燥,使叶片的含水量为30% 40% ;C、复揉用揉茶机揉抢,时间3(T40min,加压方式为空压5min、轻压15 20min、中压5 lOmin、空压5min ;
d、烘干;其中,轻压的压力为f I. 5 kg /cm2,中压的压力为3· (Γ3. 5kg/cm2。优选地,所述步骤a揉抢的时间为IOmin ;所述步骤b采用动态脱水机干燥脱水,温度为100°C 120°C,时间为8 10min ;所述步骤c揉捻的时间为40min ;所述步骤d所述烘干采用茶叶烘干机烘干,进风口温度120 140°C,速度中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b所述干燥脱水的温度为120°C ;所述步骤d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40°C。本发明还提供了前所述方法制备的高芬芳栗香型绿茶。本发明依次用辉锅提香方法和远红外提香方法进行提香,制得的绿茶香气呈高芬芳栗香型浓郁持久,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茶外形紧细匀直秀丽、色泽翠绿油润、汤色碧绿明亮、香气为高芬芳栗香型浓郁持久,滋味鲜浓醇爽口回甘,叶底翠绿匀亮,品质优良,市场应用前景良好。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验材料和仪器鲜叶采自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名选131、名选311等良种茶树,鲜叶标准包括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等新鲜茶叶,采摘时间为3月至9月;滚筒连续杀青机请提供其型号;6CST_60Q微波杀青机请提供其型号;6CSW60揉茶机请提供其型号;R55动态脱水机请提供其型号;6CHT100茶叶烘干机请提供其型号;6CHB_16C辉干提香机请提供其型号;HL80D远红外提香机请提供其型号。DXYHW-02实施例I本发明绿茶提香方法a、辉锅提香取待提香茶叶,辉锅提香,温度为75°C,时间为18min,得辉锅提香叶,得含水量为7 8%的辉锅提香叶;b、远红外提香取辉锅提香叶进行远红外提香,温度为100°C,时间2. 5min,处理后的叶片含水量为5. (Te. 0%,即得高芬芳栗香型绿茶。实施例2本发明绿茶提香方法a、辉锅提香取待提香茶叶,辉锅提香,温度为85°C,时间为25min,得辉锅提香叶,得含水量为6 7%的辉锅提香叶;b、远红外提香取辉锅提香叶进行远红外提香,温度为110°C,时间3. 5min,处理后的叶片含水量为4. 5^5. 0%,即得高芬芳栗香型绿茶。实施例3本发明高芬芳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I)摊放鲜叶摊放于储青室内,摊放厚度为8cm,摊放时间8小时,摊放时加以翻动,使鲜叶适度脱水,控制鲜叶含水量在65°/Γ70% ;(2)杀青取步骤(I)处理后的鲜叶,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转速为30转/分,杀青温度为230°C,杀青时间为6min,得含水量为57 60%的杀青叶;(3) 二次杀青取步骤(2)得到的杀青叶,用微波二次杀青,杀青温度为120°C,上叶厚度2. 5厘米,杀青时间7分钟,得叶质柔软、拆梗不断、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气消失、青香逸出、含水量为50 53%的杀青叶。(4)成型a、初揉取步骤(3)所得二次杀青叶,用揉茶机揉捻,转速38转/分钟,加压方式 为空压3min、轻压6min、空压3min,时间共12min ;b、干燥脱水采用动态脱水机干燥脱水,转速23转/分钟,温度为120°C,时间为lOmin,使叶片的含水量为30 35% ;C、复揉用揉茶机揉抢,压方式为空压5min、轻压20min、中压lOmin、空压5min,转速38转/分钟,时间40min ;d、烘干采用茶叶烘干机烘干,进风口温度140°C,上叶厚度5厘米,速度中速,使叶片的含水量为8 10%,得茶条紧细较直,色泽绿润,茶香发出;其中,轻压的压力为f I. 5 kg /cm2,中压的压力为3· (Γ3. 5kg/cm2。(5)提香a、辉锅提香取步骤(4)所得成型叶,温度为85°C,时间为125min,得含水量为6 7%的辉锅提香叶;b、远红外提香取辉锅提香叶进行远红外提香,温度为110°C,上叶厚度3. 5cm,时间3. 5min,得高芬芳栗香型、含水量为4. 5^5. 0%的绿茶。实施例4本发明高芬芳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I)摊放鲜叶摊放于储青室内,摊放厚度为4cm,摊放时间6小时,摊放时加以翻动,使鲜叶适度脱水,控制鲜叶含水量在70°/Γ75% ;(2)杀青取步骤(I)处理后的鲜叶,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转速为27转/分,杀青温度为230°C,杀青时间为6min,得含水量为57% 60%的杀青叶;(3) 二次杀青取步骤(2)得到的杀青叶,用微波二次杀青,杀青温度为100°C,上叶厚度I厘米,杀青时间6分钟,得叶质柔软、拆梗不断、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气消失、青香逸出、含水量为53 55%的杀青叶。(4)成型a、初揉取步骤(3)所得二次杀青叶,用揉茶机揉捻,转速30转/分钟,加压方式为空压3min、轻压4min、空压3min,时间IOmin ;b、干燥脱水采用动态脱水机干燥脱水,转速22转/分钟,温度为100°C,时间为8min,使叶片的含水量为35 40% ;C、复揉用揉茶机揉抢,压方式为空压5min、轻压15min、中压5min、空压5min,转速30转/分钟,时间30min ;d、烘干采用茶叶烘干机烘干,进风口温度120°C,上叶厚度3厘米,速度中速,使叶片的含水量为1(Γ12%,得茶条紧细较直,色泽绿润,茶香发出;其中,轻压的压力为f I. 5 kg /cm2,中压的压力为3· (Γ3. 5kg/cm2。(5)提香
a、辉锅提香取步骤(4)所得成型叶,温度为75°C,时间为18min,得含水量为Tm的辉锅提香叶;b、远红外提香取辉锅提香叶进彳丁远红外提香,温度为100 C,上叶厚度2cm,时间2. 5min,得闻分芳栗香型、含水量为5. (Γ6. 0%的绿茶。实施例3参数筛选实验I、摊放摊放时间和鲜叶含水量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摊放时间6小时,鲜叶含水量在70% 75%,成茶香气高,滋味鲜醇爽口。摊放时间8小时,鲜叶含水量在65% 70%,成茶香气高浓郁,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摊放时间4小时,鲜叶含水量达到76 79%,成品茶香气不高,滋味不鲜爽。摊放时间10小时,鲜叶含水量达到60 64%,由于过度摊放使茶多酚等多数成分随摊放叶水分的减少而减少,干茶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实验结果说明,摊放时间和鲜叶含水量在本发明范围内,所得成茶香气高,滋味鲜醇爽口,摊放时间过短或者过长,鲜叶含水量过高或者过低,所得成茶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在本发明优选的范围内,成茶香气高浓郁,滋味鲜醇爽口回甘。2、杀青杀青的温度、杀青时间和叶片含水量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温度控制在200°C,杀青时间5 6分钟,杀青叶含水量在57% 60%,杀青叶叶质较柔软,叶色变暗。温度控制在230°C,杀青时间5 6分钟,杀青叶含水量在55% 57%,杀青叶叶质柔软,叶色暗绿。温度控制在170°C,杀青时间5 6分钟,杀青叶含水量在65%以上,出现红梗红叶而成为事故茶。温度控制在260°C,杀青时间5 6分钟,杀青叶含水量在50%以下,杀青叶温度升到80°C以上,杀青叶被炒焦炒糊而成为次品茶。实验结果说明,首次杀青的温度、杀青时间和叶片含水量在本发明范围内,杀青叶叶质柔软,叶色变暗,温度过高、含水量过低时会出现红梗叶称为事故茶,温度过低、含水量过高时会炒焦炒糊而成为次品茶。在本发明优选的范围内,杀青叶叶质柔软,叶色暗绿。3、二次杀青二次杀青的温度、杀青时间和叶片含水量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温度控制在100°C,杀青时间6 7分钟,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3% 55%,杀青叶叶质柔软,拆梗不断,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气消失,茶香逸出。温度控制在120°C,上杀青时间6 7分钟,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0% 52%,杀青叶达到叶质柔软,拆梗不断,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气消失,茶香浓郁。温度控制在80°C,杀青时间6 7分钟,杀青叶含水量在56%以上,杀青叶叶质欠柔软,梗易拆断,叶色带光泽,带青气。温度控制在140°C,杀青时间6 7分钟,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杀青叶焦边焦糊,焦糊气逸出。
实验结果说明,二次杀青的温度、杀青时间和叶片含水量在本发明范围内,杀青叶叶质柔软,拆梗不断,失去光泽,叶色暗绿,青气消失,茶香逸出,温度过高、含水量过低时叶焦边焦糊,焦糊气逸出,温度过低、含水量过高时叶质欠柔软,梗易拆断,叶色带光泽,带青气。在本发明优选的范围内,茶香浓郁。4、成型I)初揉初揉时间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茶叶装满揉桶,揉时10分钟,下桶时茶叶成条好。茶叶装满揉桶,揉时12分钟,下桶时茶条较紧。茶叶装满揉桶,揉时8分钟,下桶时茶叶成条差,不利于后工序造型。茶叶装满揉桶,揉时14分钟,下桶时茶叶粘结成团,成茶外形欠完整。实验结果说明,初揉时间在本发明范围内时,茶叶成型好,初揉时间过短成型差,初揉时间过长茶叶粘结成团,成茶外形欠完整。在本发明优选的范围内,下桶时茶条较紧。2)干燥脱水干燥的温度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温度控制在100°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35% 40%,出叶后茶条紧,色泽绿。温度控制在120°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30% 35%,出叶后茶条紧结,色泽嫩绿。温度控制在80°C,茶叶含水量在42%以上,出叶后茶条较松,色泽较绿。温度控制在140°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30%以下,出叶后茶条紧但较卷,色泽绿暗。实验结果说明,干燥脱水的温度在本发明范围内时,出叶后茶条紧,色泽绿,温度过低时茶条较松,温度过高时茶条紧但较卷,外形不佳。在本发明优选的范围内,出叶后茶条紧结,色泽嫩绿。3)复揉复揉时间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茶叶装满揉桶,揉时30分钟,下桶时茶叶成条。茶叶装满揉桶,揉时40分钟,下桶时茶叶成条较细。茶叶装满揉桶,揉时20分钟,下桶时茶叶基本成条。茶叶装满揉桶,揉时50分钟,下桶时茶叶完整度较差,碎断较多。实验结果说明,复揉时间在本发明范围内时,茶叶成型好,初揉时间过短成型差,初揉时间过长完整度较差。在本发明优选的范围内,下桶时茶叶成条较细。
4)烘干烘干温度和叶片含水量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进风口温度120°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0-12%,下烘时达到茶条紧细较直,色泽绿润,茶香较浓。进风口温度140°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8-10%,下烘时达到茶条紧细较直,色泽绿润,茶香浓郁。进风口温度100°C,茶叶含水量在13%以上,下烘时茶条较直欠紧,色泽润,茶香较淡。进风口温度160°C,茶叶含水量在7%以下,下烘时茶条紧细较直,色泽欠润,茶叶带高火。
实验结果说明,烘干温度和叶片含水量在本发明范围内时,茶条紧细较直,色泽绿润,茶香较浓,烘干温度过高、叶片含水量低时色泽欠润,茶叶带高火,烘干温度过低、叶片含水量高时茶条较直欠紧,茶香较淡。在本发明优选的范围内,下烘时达到茶条紧细较直,色泽绿润,茶香浓郁。5、提香a、辉锅提香辉锅提香的温度和叶片含水量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温度75°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7-8%,香气栗香尚浓。温度85°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7%,香气栗香浓郁。温度65°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8-8. 5%,香气纯正。温度95°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 5-6. 0%,香气带高火。b、远红外增香远红外增香的温度和叶片含水量按照如下方式调节,其余条件同实施例I :温度100°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 0-6. 0%,形成浓郁的“高芬芳栗香型”。温度110°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 5-5. 0%,形成浓郁的“高芬芳栗香型”特殊香型。温度90°C,茶叶含水量在5. 5-6. 5%,香气带“栗香型”。温度120°C,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 0-4. 5%,香气带高火气。实验结果说明,辉锅提香以及远红外增香的温度和叶片含水量在本发明范围内时,茶叶有浓郁的“高芬芳栗香”,温度过高、叶片含水量低时香气带高火,温度过低、叶片含水量高时栗香较弱。在本发明优选的范围内,茶叶有“高芬芳栗香型”特殊香型。以下以实验例的方式说明本发明有益效果实验例I本发明高芬芳栗香型绿茶与现有栗香型绿茶的特性比较I、实验材料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高芬芳栗香型绿茶;用专利号ZL200910059971. 2,发明名称“一种雀舌茶叶加工方法”的专利公开的方法制备的绿茶。2、实验方法取上述两者绿茶,观察其外形和色泽,用开水冲泡,观察其汤色、香气和叶底,品尝其滋味。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表I所示表I本发明高芬芳栗香型绿茶与现有栗香型绿茶的特性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辉锅提香取待提香茶叶,辉锅提香,温度为75 85°C,时间为18 25min,得辉锅提香茶叶; b、远红外提香取辉锅提香茶叶进行远红外提香,温度为io(nio°c,时间2.5^3. 5min,即得高芬芳栗香型绿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辉锅提香的温度为85°C。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远红外提香的温度为110。。。
4.一种高芬芳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摊放取新鲜茶叶,摊放,得含水量为65 75%的鲜叶; (2)杀青取步骤(I)处理后的鲜叶杀青,得含水量为55飞0%的杀青叶; (3)二次杀青取步骤(2)得到的杀青叶微波杀青,得二次杀青叶,其含水量为5(T55%的杀青叶; (4)成型取步骤(3)所得杀青叶成型,得含水量为8 12%的成型叶; (5)提香用权利要求广3任意一项所述方法提香,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鲜叶含水量为65 7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摊放厚度为rScm,摊放时间为6 8h ; 优选地,所述摊放时间为8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杀青叶含水量为55 57%。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杀青用筒式杀青机,杀青温度为20(T230°C,杀青时间为5飞min ; 优选地,所述杀青的温度为230°C。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二次杀青叶含水量为50 52%。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二次杀青的温度为10(Tl20°C,杀青时间6 7分钟,优选地,所述二次杀青的温度为120°C。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成型叶含水量为8 10%。
12.根据权利要求4或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成型包括如下步骤 a、初揉取步骤(3)所得二次杀青叶,用揉茶机揉捻,时间l(Tl2min,加压方式为空压3min、轻压 4 6min、空压 3min ; b、干燥脱水干燥,使叶片的含水量为30% 40%; C、复揉用揉茶机揉抢,时间30 40min,加压方式为空压5min、轻压15 20min、中压5 lOmin、空压 5min ; d、烘干; 其中,轻压的压力为I I. 5 kg /cm2,中压的压力为3. 0 3. 5kg/cm2 ;优选地,所述步骤a揉抢的时间为IOmin ;所述步骤b采用动态脱水机干燥脱水,温度为100°C 120°C,时间为8 10min ;所述步骤c揉抢的时间为40min ;所述步骤d所述烘干采用茶叶烘干机烘干,进风口温度120 140°C,速度中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b所述干燥脱水的温度为120°C ;所述步骤d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40°C。
13.权利要求f 1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高芬芳栗香型绿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提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辉锅提香;b.远红外提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芬芳栗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高芬芳栗香型绿茶。本发明绿茶提香方法,可制得高芬芳栗香型浓郁持久的绿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绿茶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茶外形紧细匀直秀丽,色泽翠绿油润,汤色碧绿明亮,香气为高芬芳栗香型浓郁持久,滋味鲜浓醇爽口回甘,叶底翠绿匀亮,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960485SQ2012105556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吴光伦 申请人:吴光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