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状微生物斜面接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483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丝状微生物斜面接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菌、霉菌、蕈菌(食用菌、蘑菇)等丝状微生物斜面接种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丝状微生物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中,常常从丝状微生物菌种斜面试管中取菌块(培养物)接入新鲜的培养基以实现菌种的扩大培养。接种时,先用接种锄橫向切割,再用接种刀或接种铲纵向切割才能取到一定大小的菌块,然后用接种铲或接种钩接入新鲜的培养基。这种方法存在下述问题切割下来的菌块大小不均匀,致使菌种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差异较大;操作繁杂、不方便,菌块很容易从接种工具上滑落,对操作技术要求高;操作速度 慢,接种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容易造成杂菌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接种问题,提供了一种丝状微生物斜面接种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一端相铰接的两个手执柄,两手执柄间设有可使其保持张开状态的弹簧片,一手执柄的非铰接端于内侧设有前端及顶端敞口的方形接种斗,另一手执柄的非铰接端于内侧设有接种刀,两手执柄向内闭合时,接种刀可将菌块于接种斗的敞口处切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所取菌块均一的优点,菌块不容易从接种工具上滑落,接种速度快、效率高且菌块在新鲜培养基中生长差异小,杂菌污染率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它包括一端相铰接的两个手执柄1,手执柄I间设有可使两手执柄I保持张开状态的弹簧片2,一手执柄I的非铰接端于内侧设有前端及顶端敞口的方形接种斗3,另一手执柄I的非铰接端于内侧设有接种刀4,两手执柄I向内闭合时,接种刀4可将菌块于接种斗3的敞口处切下。所述接种刀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接种斗3的高度。使用时,接种器在酒精灯充分灼烧灭菌,冷却后用接种斗3以平行但低于斜面的方式插入琼脂中,然后用手压紧手执柄I夹取菌块,迅速移到新鲜培养基并翻转接种器,手松开,以轻摇或轻磕的方式使菌块落到培养基中。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普通微生物学、食用菌、植物保护、药学等领域的丝状微生物扩大培养。
权利要求1.丝状微生物斜面接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端相铰接的两个手执柄(I),两手执柄(I)间设有可使其保持张开状态的弹簧片(2),一手执柄(I)的非铰接端于内侧设有前端及顶端敞口的方形接种斗(3),另一手执柄(I)的非铰接端于内侧设有接种刀(4),两手执柄(I)向内闭合时,接种刀(4)可将菌块于接种斗(3)的敞口处切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状微生物斜面接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刀(4)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接种斗(3)的高度。
专利摘要丝状微生物斜面接种器涉及放线菌、霉菌、蕈菌(食用菌、蘑菇)等丝状微生物斜面接种工具。它包括一端相铰接的两个手执柄(1),两手执柄(1)间设有可使其保持张开状态的弹簧片(2),一手执柄(1)的非铰接端于内侧设有前端及顶端敞口的方形接种斗(3),另一手执柄(1)的非铰接端于内侧设有接种刀(4),两手执柄(1)向内闭合时,接种刀(4)可将菌块于接种斗(3)的敞口处切下。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所取菌块均一的优点,菌块不容易从接种工具上滑落,接种速度快、效率高且菌块在新鲜培养基中生长差异小,杂菌污染率低。
文档编号C12M1/26GK202610232SQ2012202416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马怀良, 李艳萍, 薛巨坤, 许丽颖 申请人:牡丹江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