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料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91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糖料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糖料汽化装置,属于工业或食品加工行业对液体糖料浓缩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糖料的浓缩方式大都采用常温浓缩,减压浓缩,薄膜蒸发,旋转蒸发等方式,这些方式对需要浓缩的液体糖料进行长时间反复加热,并且受热不均,不但耗能较大,还导致糖料浓缩后的质量不稳定,使得产品的品质下降。随后出现了专利号为200420105827.0,申请日为2004年12月30日,

公开日为2006年2月I日,发明名称为旋转式超薄膜真空浓缩装置的专利技术方案。该专利的技术 方案是采用一个与驱动装置轴联接的旋转内筒和一个套在内筒外部与内筒微小间隙配合 的外筒,内筒内腔和外筒环形腔分别与蒸汽管道连接,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即环形腔室为料浆加热腔,其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管。采用该技术方案,使料浆从进料口、加热腔由真空负压抽出出料口,由于加热腔内外两侧加热,而且厚度较薄,再加上内筒不停的旋转,使糖料以薄膜状态快速、均匀地受热浓缩,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浓缩液的有效成分,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上述专利技术方案虽然较大程度地解决了糖料受热不均的问题,但依然存在糖料加热不均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糖料在加热过程中流动性不好,导致加热不均;内筒在旋转的过程中不稳定,容易出现内筒在旋转时与外筒碰撞的危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糖料加热、汽化迅速,快捷,内筒旋转稳定、自如的糖料汽
化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糖料汽化装置,旋转式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筒I、外筒2、驱动装置、主轴3、设置在外筒2上的糖料进口 4和糖料出口 5,还包括轴向对称设置在外筒2两端的第一外筒座6和第二外筒座7,所述主轴3贯穿内筒I和外筒2联接在第一外筒座6与第二外筒座7之间,所述主轴3与驱动装置联接并带动内筒I旋转,内筒I位于外筒2内,形成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第三环形间隙10,第四环形间隙11和第五环形间隙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和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依次减小,第四环形间隙11与第二环形间隙9的间距相同,第五环形间隙12与第一环形间隙8的间距相同。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为I. 4—1. 6毫米。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筒I和外筒2均为椭圆形圆柱筒纵向放置,第一外筒座6设置在外筒2的下端,第二外筒座7设置在外筒2的上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外筒座6内下轴承座13,所述下轴承座13内设置有轴承组,主轴3的一端与第一外筒座6之间经下轴承座13内的轴承组联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组包括套接在主轴3上的圆锥子轴承14和深沟球轴承15。[001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外筒座7内的上轴承座16,所述上轴承座16内设置有上轴承17,主轴3的另一端与二外筒座7之间经上轴承座16内的上轴承17联接。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第一环形间隙、第二环 形间隙和第三环形间隙的间距依次减小,糖料进口设置在外筒下部的第一环形间隙位置,糖料出口设置在外筒上部的第一环形间隙位置,如此,使糖料可以迅速通过下部的第一环形间隙和第二环形间隙,然后顺利到达第三环形间隙(汽化区域),然后,流经上部的第四环形间隙、第五环形间隙,最后到外围的真空设备。这样,糖料在整个设备中滞留的时间很短,不但降低了耗能,而且缩短了加工周期。而现有技术只是说明了内、外筒之间有微小间隙,这并不能让糖料在加热过程中顺利流动,很容易导致糖料滞留现象出现,进而导致受热不均;其次,第三环形间隙的间距为I. 4—1. 6毫米,充分保证了糖料可以接受内筒与外筒热能,使得糖料迅速汽化;在不同的间隙、流量实际获取的试验数据整理的图表(图2)上可以看到,为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糖果(硬糖含固物标准96-98%,软糖含固物标准92-96%),同时流量(产量)相对最大时500Kg/h,间隙为I. 5mm(I. 4-1. 6mm)。此时能满足糖果生产线正常产量配置(450-500Kg/h),又未给筒体的制造、装配及维护保养带来极大的难度和高额的加工成本。第三,由于糖料进口设置在下方,出口设置在上方,采用了糖料下进、上出的方式,与内筒蒸汽的进气方向一致,因此,糖料从开始进入环形间隙后,就开始受热,保证了热量的充分利用;第四、对称设置在外筒两端的第一外筒座和第二外筒座,方便了内筒在主轴带动下的旋转过程中不会与外筒发生摩擦、碰撞,并且,好有效起到了固定、支撑外筒的作用;第五、在第一外筒座和第二外筒座上设置了轴承和轴承座,主轴在轴承的作用下旋转,保证了内筒可以旋转自如。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试验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一种糖料汽化装置,旋转式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筒I、外筒2、驱动装置、主轴3、设置在外筒2上的糖料进口 4和糖料出口 5,还包括轴向对称设置在外筒2两端的第一外筒座6和第二外筒座7,所述主轴3贯穿内筒I和外筒2联接在第一外筒座6与第二外筒座7之间,所述主轴3与驱动装置联接并带动内筒I旋转,内筒I位于外筒2内,形成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第三环形间隙10,第四环形间隙11和第五环形间隙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和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依次减小,第四环形间隙11与第二环形间隙9的间距相同,第五环形间隙12与第一环形间隙8的间距相同。实施例2一种糖料汽化装置,旋转式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筒I、外筒2、驱动装置、主轴3、设置在外筒2上的糖料进口 4和糖料出口 5,还包括轴向对称设置在外筒2两端的第一外筒座6和第二外筒座7,所述主轴3贯穿内筒I和外筒2联接在第一外筒座6与第二外筒座7之间,所述主轴3与驱动装置联接并带动内筒I旋转,内筒I位于外筒2内,形成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第三环形间隙10,第四环形间隙11和第五环形间隙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和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依次减小,第四环形间隙11与第二环形间隙9的间距相同,第五环形间隙12与第一环形间隙8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为I. 4毫米。实施例3一种糖料汽化装置,旋转式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筒I、外筒2、驱动装置、主轴3、设置在外筒2上的糖料进口 4和糖料出口 5,还包括轴向对称设置在外筒2两端的第一外筒座6和第二外筒座7,所述主轴3贯穿内筒I和外筒2联接在第一外筒座6与第二外筒座7之间,所述主轴3与驱动装置联接并带动内筒I旋转,内筒I位于外筒2内,形成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第三环形间隙10,第四环形间隙11和第五环形间隙12,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和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依次减小,第四环形间 隙11与第二环形间隙9的间距相同,第五环形间隙12与第一环形间隙8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为I. 5毫米。所述内筒I和外筒2均为椭圆形圆柱筒纵向放置,第一外筒座6设置在外筒2的下端,第二外筒座7设置在外筒2的上端。实施例4一种糖料汽化装置,旋转式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筒I、外筒2、驱动装置、主轴3、设置在外筒2上的糖料进口 4和糖料出口 5,还包括轴向对称设置在外筒2两端的第一外筒座6和第二外筒座7,所述主轴3贯穿内筒I和外筒2联接在第一外筒座6与第二外筒座7之间,所述主轴3与驱动装置联接并带动内筒I旋转,内筒I位于外筒2内,形成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第三环形间隙10,第四环形间隙11和第五环形间隙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和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依次减小,第四环形间隙11与第二环形间隙9的间距相同,第五环形间隙12与第一环形间隙8的间距相同。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外筒座6内下轴承座13,所述下轴承座13内设置有轴承组,主轴3的一端与第一外筒座6之间经下轴承座13内的轴承组联接。实施例5一种糖料汽化装置,旋转式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筒I、外筒2、驱动装置、主轴3、设置在外筒2上的糖料进口 4和糖料出口 5,还包括轴向对称设置在外筒2两端的第一外筒座6和第二外筒座7,所述主轴3贯穿内筒I和外筒2联接在第一外筒座6与第二外筒座7之间,所述主轴3与驱动装置联接并带动内筒I旋转,内筒I位于外筒2内,形成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第三环形间隙10,第四环形间隙11和第五环形间隙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和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依次减小,第四环形间隙11与第二环形间隙9的间距相同,第五环形间隙12与第一环形间隙8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为I. 6毫米。所述内筒I和外筒2均为椭圆形圆柱筒纵向放置,第一外筒座6设置在外筒2的下端,第二外筒座7设置在外筒2的上端。所述轴承组包括套接在主轴3上的圆锥子轴承14和深沟球轴承15。实施例6[0032]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一种糖料汽化装置,旋转式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筒I、外筒2、驱动装置、主轴3、设置在外筒2上的糖料进口 4和糖料出口 5,还包括轴向对称设置在外筒2两端的第一外筒座6和第二外筒座7,所述主轴3贯穿内筒I和外筒2联接在第一外筒座6与第二外筒座7之间,所述主轴3与驱动装置联接并带动内筒I旋转,内筒I位于外筒2内,形成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第三环形间隙10,第四环形间隙11和第五环形间隙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和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依次减小,第四环形间隙11与第二环形间隙9的间距相同,第五环形间隙12与第一环形间隙8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为I. 5毫米。所述内筒I和外筒2均为椭圆形圆柱筒纵向放置,第一外筒座6设置在外筒2的下端,第二外筒座7设置在外筒2的上端。所述轴承组包括套接在主轴3上的圆锥子轴承14和深沟球轴承15。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外筒座7内的上轴承座16,所述上轴承座16内设置有上轴承17,主轴3的另一端与二外筒座7之间经上轴承座16内的上轴承17联接。蒸汽从主轴上的蒸汽进口 20进入,随主轴3内到达内筒1,对内筒I进行加热,蒸汽随主轴上的孔溢出,随即弥漫在内筒内,但这时,筒内的温度还不均匀,使得糖料在汽化区域的受热不一致,造成产品的质量下降,因此,在筒内设置隔板,不但起到了支撑内筒的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将内筒分隔成几个受热区域,而且,隔板上有通道,热量又可以相互传递,保证了糖料在第三环形间隙(汽化区域)受热均匀,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冷凝后的蒸汽水从冷凝水出口 21流出,外筒2上的蒸汽进口 22通入蒸汽后,从出口 23流出。由于内筒I的加热方式是先从下部进入,到达顶部后,然后从下部流出,因此,整个装置顶部的加热程度相对较慢,但,外筒2的加热,采用从上部进入蒸汽入口 22加热,从下部流出口 23流出冷凝水,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并且糖料首先进入第一环形间隙8,然后进入第二环形间隙10,最后到达汽化区域第三环形间隙12,然后依次经第四环形间隙9,第五环形间隙11流出到达下一级处理设备真空罐。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蒸汽的热能,而且减小了热量损失。内筒I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机械密封的动轮连接,而外筒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机械密封的定轮连接,因此,当内筒I旋转时,处于间隙内的糖料不会遗漏。
权利要求1.一种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筒(I)、外筒(2)、驱动装置、主轴(3)、设置在外筒(2)上的糖料进口(4)和糖料出口(5),还包括轴向对称设置在外筒(2)两端的第一外筒座(6)和第二外筒座(7),所述主轴(3)贯穿内筒(I)和外筒(2)联接在第一外筒座(6)与第二外筒座(7)之间,所述主轴(3)与驱动装置联接并带动内筒(I)旋转,内筒(I)位于外筒(2)内,形成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第三环形间隙(10),第四环形间隙(11)和第五环形间隙(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8)、第二环形间隙(9)和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依次减小,第四环形间隙(11)与第二环形间隙(9 )的间距相同,第五环形间隙(12 )与第一环形间隙(8)的间距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糖料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间隙(10)的间距为I. 4一 I. 6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糖料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I)和外筒(2)均为椭圆形圆柱筒纵向放置,第一外筒座(6)设置在外筒(2)的下端,第二外筒座(7)设置在外筒(2)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糖料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外筒座(6)内下轴承座(13),所述下轴承座(13)内设置有轴承组,主轴(3)的一端与第一外筒座(6 )之间经下轴承座(13 )内的轴承组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糖料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包括套接在主轴(3)上的圆锥子轴承(14)和深沟球轴承(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糖料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外筒座(7 )内的上轴承座(16 ),所述上轴承座(16 )内设置有上轴承(17 ),主轴(3 )的另一端与二外筒座(7 )之间经上轴承座(16 )内的上轴承(17 )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糖料汽化装置,包括内、外筒,内、外筒之间的汽化区域,外筒座,轴承座和轴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糖料在间隙中受热并迅速汽化,达到脱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汽化迅速,快捷,内筒旋转稳定、自如的优势。
文档编号C13B25/00GK202643704SQ2012203044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
发明者罗明秀, 王润华 申请人:都江堰天旺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