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药酒药效的方法及益生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高药酒药效的方法,其是按照如下步骤实现:a.将按照特定功效配制好的中药材粉碎,加入水拌匀,在药材含水量60%—70%浸泡48小时以上,充分泡透;b.适量蜂蜜用温水化开,同时与适量益生菌组合物制成液体加入已经泡好的中药材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为具有促进中药材原料强力发酵、分解、抑制和消灭致病菌群的生物菌组合而成;c.每日搅拌一次,发酵七日后加65度以上白酒泡制即可。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双歧杆菌、芽孢杆菌等份制成。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药酒泡制药效低,浪费严重的弊端。
【专利说明】提高药酒药效的方法及益生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药酒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0002]药酒由于饮用方便,配以特定中药,具有保健治病作用,因此,市场药酒种类繁多。现有药酒一般是直接用高度白酒浸泡中药材原料,为改善口感再加入蜂蜜、冰糖等。这种直接通过白酒提取中药的方法,因为是常温浸泡,对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率低,不仅浪费严重,而且影响了药酒的保健或治病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药酒药效的方法及益生菌组合物,以克服现有药酒泡制药效低,浪费严重的弊端。
[0004]提高药酒药效的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骤实现:a.将按照特定功效配制好的中药材粉碎,加入水拌匀,在药材含水量60% — 70%浸泡48小时以上,充分泡透;b.适量蜂蜜用温水化开,同时与适量益生菌组合物制成液体加入已经泡好的中药材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为具有促进中药材原料强力发酵、分解、抑制和消灭致病菌群的生物菌组合而成;c.每日搅拌一次,发酵七日后加65度以上白酒泡制即可。
[0005]蜂蜜:益生菌:中药材=(I. 3-1. 8) : (O. 8-1.2) : (15-25)重量比例添加。
[0006]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双歧杆菌、芽孢杆菌等份制成。
[0007]本发明添加的各菌群作`用如下:
[0008]I.光合菌群(好气性和嫌气性)
[0009]如光合细菌和蓝藻类。属于独立营养微生物,菌体本身含60%以上的蛋白质?,且富含多种维生素,还含有辅酶Q 10、抗病毒物质和促生长因子;它以土壤接受的光和热为能源,将土壤中的硫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土壤中的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氮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力量。光合菌群的代谢物质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还可以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养分。光合细菌如果增殖,其它的有益微生物也会增殖。例如:V A菌根菌以光合菌分泌的氨基酸为食饵,它既能溶解不溶性磷,又能与固氮菌共生,使其固氮能力成倍提高。
[0010]2.乳酸菌群(嫌气性)
[0011]以嗜酸乳杆菌为主导。它靠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形成乳酸。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够分解在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并使有机物发酵分解。乳酸菌还能够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致病菌活跃,有害线虫会急剧增加,植物就会衰弱,乳酸菌抑制了致病菌,有害线虫便会逐渐消失。[0012]3、酵母菌群(好气性)
[0013]它利用植物根部产生的分泌物、光合菌合成的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产生发酵力,合成促进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酵母菌在E M中对于促进其它有效微生物(如乳酸菌、放线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此外,酵母菌产生的单细胞蛋白是动物不可缺少的养分。
[0014]4.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气性)
[0015]它从光合细菌中获取氨基酸、氮素等作为基质,产生出各种抗生物质、维生素及酶,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它提前获取有害霉菌和细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从而抑制它们的增殖,并创造出其它有益微生物增殖的生存环境。放线菌和光合细菌混合后的净菌作用比放线菌单兵作战的杀伤力要大得多。它对难分解的物质,如木质素、纤维素、甲壳素等具有降解作用,并容易被动植物吸收,增强动植物对各种病害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放线菌也会促进固氮菌和V A菌根菌增殖。
[0016]5.发酵系的丝状菌群(嫌气性)
[0017]以发酵酒精时使用的曲霉菌属为主体,它能和其他微生物共存,尤其对土壤中酯的生成有良好效果。因为酒精生成力强,能防止蛆和其他害虫的发生,并可以消除恶臭。
[0018]6.双歧杆菌
[0019](I)双歧杆菌因子的开发与应用微生物学家在研究肠道生理菌体外培养时发现,一些物质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所以称双歧因子。这些物质计有:双歧困子I (人的初乳)、双歧因子II (多肽及次黄嘌呤)、胡萝卜双歧因子和寡糖类双歧因子。寡糖类双歧因子是一些不同类型的低聚寡糖,机体和一些有害细菌不能利用,但能促进双歧杆菌和一些乳酸菌的生长,有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葡萄糖等几十种。临床给病人服用低聚果糖,每日Sg,2周后每克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由106. 8增至109. 7,病人的消化能力和健康状况大为改善。成人每天服用4g低聚葡萄糖,10天后肠内的双歧杆菌增加3倍。双歧因子除初乳外,大多为多糖的水解产物,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很大的保健品。
[0020](2)双歧杆菌营养液针对双歧杆菌营养保健、助消化、抗癌、抗衰老的生理功能,将其制成保健营养品,参加保健营养品市场角逐,成了保健食品厂家增加利润的又一目标。各种牌号的双歧饮料,表明我国对肠道生理菌的开发应用已向世界水平靠近。
[0021]7.芽孢杆菌
[0022]以枯草芽孢杆菌为菌种,采用国内首创的吸附载体发酵技术和低温干燥技术生产的一种微生态制剂。能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效维持动物机体健康状况,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应激能力;减少使用或少用抗生素,是天然、经济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
[0023]作用机理
[0024](I).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25](2).枯草芽孢杆菌能迅速消耗消化道内环境中的游离氧,形成肠道低氧环境,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类,降低肠道PH值,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的生长;
[0026](3).枯草芽孢杆菌能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
[0027](4).枯草芽孢杆菌菌体能自身合成消化性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在消化道中与内源酶共同发挥作用,提高饲料消化率;
[0028](5).枯草芽孢杆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提高动物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
[0029]本发明通过生态发酵法使益生菌原液和中药材原料强力发酵、分解、抑制和消灭致病菌群,同时分泌与合成大量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各种生化酶、抗生素、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以调整和提高中草药药性的转化率,对人体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达到防病治病、提高药性的目的。
[0030]a、提高中药材崩解药性转化率,提高药效,降低成本:经过益生菌原液发酵或处理过的中药材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加之菌体本身及其合成分泌的活性酶等物质均大大提高了中药材的营养价值。经测定,益生菌原液发酵中药材中所含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加,且口感好。降低中药材的使用量。
[0031]b、增强免疫力、抗病力:益生菌原液能提高中药材的免疫力和抗病性,降低发病率。在临床上可预防和治疗一般肠道疾病。对各种群发病及传染病、常见病有控制、预防效果。通过泡酒崩解后可提高入体吸收率、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减少人体药物的使用直至不用药物。
[0032]C、生产绿色药酒:药酒生产全过程添加益生菌原液或益生菌原液发酵中药材,不添加任何其他有害物质,完全达到无公害有机食品、安全出口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发明所述一种利用益生菌群发酵技术提高中药材药效的方法,利用益生菌群主要七种I.光合菌群(好气性和嫌气性)2.乳酸菌群(嫌气性)3、酵母菌群(好气性)4.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气性) 5.发酵系的丝状菌群(嫌气性)6.双歧杆菌7.芽孢杆菌按照1:1即各一份的比例)菌液发酵中药材,从而提高中药药性。
[0034]具体制备方法:a.将所选中药材用矿泉水按照5 :1混合手捏起团,放手散开含水量60% — 70%为准制为原料中药,浸泡48小时,充分泡透.b.拿适量蜂蜜(用温水化开)及适量益生菌液加入已经泡好的中药材中(蜂蜜:益生菌:原料中药=1. 5:1:20比例配制)。c.每日搅拌一次,发酵七日后加纯粮酒(65度以上白酒)再行泡制。
【权利要求】
1.提高药酒药效的方法,其特征是按照如下步骤实现:a.将按照特定功效配制好的中药材粉碎,加入水拌匀,在药材含水量60% — 70%浸泡48小时以上,充分泡透;b.适量蜂蜜用温水化开,同时与适量益生菌组合物制成液体加入已经泡好的中药材中,所述益生菌组合物为具有促进中药材原料强力发酵、分解、抑制和消灭致病菌群的生物菌组合而成;c.每日搅拌一次,发酵七日后加65度以上白酒泡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药酒药效的方法,其特征是蜂蜜:益生菌:中药材=(I. 3-1. 8) : (O. 8-1. 2) : (15-25)重量比例添加。
3.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双歧杆菌、芽孢杆菌等份制成。
【文档编号】C12R1/01GK103484288SQ201310362778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刘军科 申请人:刘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