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金针菇酱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1685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食金针菇酱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金针菇酱,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50份,食用油5-30份,食盐1-5份,白糖0-3份,辣椒0.2-8份,香辛料0.1-4份,味精0.5-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经过杀青漂洗、煮制后的金针菇与经过炒制并捣碎的花生、采用食用油和香辛料提炼的红油、食盐、白糖、辣椒和味精混合均匀后包装、杀菌,即得产品。本发明所述即食金针菇酱弥补了金针菇营养成分单一的缺陷,使传统金针菇产品营养成分更加全面,本发明将不方便食用的长条丝状,做成短节调味酱,便于食用吸收,不塞牙,既最大限度保留了菌类的营养成分,尤其方便老人和儿童食用。
【专利说明】一种即食金针菇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及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食金针菇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即食金针菇产品营养成分单一,且其中金针菇多数为长条状,食用过程会带来塞牙、食用不便等弊端,尤其不便于老人和小孩食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味独特,营养均衡的即食金针菇酱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一种即食金针菇酱,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50份,食用油5-30份,食盐1-5份,白糖0-3份,辣椒0.2-8份,香辛料0.1-4份,味精0.5-2份。
[0005]本发明所述的即食金针菇酱,其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份,食用油30份,食盐5份,白糖3份,辣椒0.2份,香辛料4份,味精2份。
[0006]本发明所述的即食金针菇酱,其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50份,食用油5份,食盐I份,辣椒8份,香辛料0.1份,味精0.5份。
[0007]本发明所述的即食金针菇酱,其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3份,食用油18份,食盐3份,白糖2份,辣椒4.2份,香辛料1.8份,味精1.2份。
[0008]一种上述任意一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将经过杀青漂洗、煮制后的金针菇与经过炒制并捣碎的花生、采用食用油和香辛料提炼的红油、食盐、白糖、辣椒和味精混合均勻后包装、杀菌,即得广品。
[0010]本发明所述的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I)炒制:先将剥皮花生用清水清洗干净,放入大豆油中,一边加热,一边翻炒,至花生颜色变为浅黄色,即停止加热,滤出花生晾冷;
[0012](2)捣碎:将炒制后的花生,用捣碎机进行捣碎后待用;
[0013](3)红油的制作:按配方表称取香辛料和食用油,提炼出红油;
[0014](4)挑选金针菇:挑选无褐变、无霉烂、无棉籽壳、无杂质的金针菇,清洗干净;
[0015](5)杀青:将挑选的金针菇放入沸水中杀青,时间为15分钟,杀青过程中加入0.1%的柠檬酸护色;
[0016](6)冷却漂洗:杀青后的金针菇进行冷却、漂洗;
[0017](7)煮制:漂洗后的金针菇进行煮制,煮制过程中加入0.1%的柠檬酸护色;
[0018](8)拌料:将煮制后的金针菇切成短节后与捣碎的花生、红油、食盐、白糖、辣椒和味精混合均匀;
[0019](9)包装: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装袋或者装瓶;
[0020]( 10)杀菌:将装袋或者装瓶后的广品杀菌。
[0021]本发明即食金针菇酱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0022]本发明对传统的金针菇休闲食品的加工技术进行改进,首次在金针菇酱中添加了花生,花生中钙含量极高,花生蛋白中含十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提高儿童智力,促使细胞发育和增强大脑的记忆能力;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花生含有水份、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A、B6、E、K、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月旨、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绝不少于牛奶、鸡蛋或瘦肉。
[0023]本发明所述即食金针菇酱中的金针菇经过挑选、杀青、冷却漂洗、煮制;花生经过炒制、捣碎;拌料、包装、杀菌而制备得到花生味金针菇酱,口味鲜香麻辣,浓郁的菌香味,食欲感强,独特的花生和金针菇搭配的方式,弥补了金针菇营养成分单一的缺陷,使传统金针菇产品营养成分更加全面。本发明改变了产品形态,将不方便食用的长条丝状,做成短节调味酱,便于食用吸收,不塞牙,既最大限度保留了菌类的营养成分,使传统金针菇产品营养成分更加丰富,且色泽红亮风味独特,尤其方便老人和儿童食用,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即食金针菇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24]本发明所述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简单、所述花生采用大豆油翻炒,大豆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杀青过程中加入
0.1%的柠檬酸护色,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风味独特,营养均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即食金针菇酱,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份,食用油30份,食盐5份,白糖3份,辣椒0.2份,香辛料4份,味精2份。
[0027]一种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I)炒制:先将剥皮花生用清水清洗干净,放入大豆油中,一边加热,一边翻炒,至花生颜色变为浅黄色,即停止加热,滤出花生晾冷;
[0029](2)捣碎:将炒制后的花生,用捣碎机进行捣碎后待用;
[0030](3)红油的制作:按配方表称取香辛料和食用油,提炼出红油;
[0031](4)挑选金针菇:挑选无褐变、无霉烂、无棉籽壳、无杂质的金针菇,清洗干净;
[0032](5)杀青:将挑选的金针菇放入沸水中杀青,时间为15分钟,杀青过程中加入0.1%的柠檬酸护色;
[0033](6)冷却漂洗:杀青后的金针菇进行冷却、漂洗;
[0034](7)煮制:漂洗后的金针菇进行煮制,煮制过程中加入0.1%的柠檬酸护色;
[0035](8)拌料:将煮制后的金针菇切成短节后与捣碎的花生、红油、食盐、白糖、辣椒和味精混合均匀;
[0036](9)包装: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装袋或者装瓶;
[0037]( 10)杀菌:将装袋或者装瓶后的广品杀菌。
[0038]实施例2
[0039]一种即食金针菇酱,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50份,食用油5份,食盐1份,辣椒8份,香辛料0.1份,味精0.5份。
[0040]所述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1]实施例3
[0042]一种即食金针菇酱,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3份,食用油18份,食盐3份,白糖2份,辣椒4.2份,香辛料1.8份,味精1.2份。
[0043]所述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4]实施例4
[0045]一种即食金针菇酱,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40份,食用油10份,食盐2份,白糖2份,辣椒1份,香辛料3.5份,味精1.5份。
[0046]所述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7]将本发明所述金针菇酱和传统方法制作的即食金针菇食品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
[0048]表1传统金针菇食品与本发明所述金针菇酱各项指标对比
[0049]
【权利要求】
1.一种即食金针菇酱,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50份,食用油5-30份,食盐1-5份,白糖0-3份,辣椒0.2-8份,香辛料0.1-4份,味精0.5-2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金针菇酱,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份,食用油30份,食盐5份,白糖3份,辣椒0.2份,香辛料4份,味精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金针菇酱,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50份,食用油5份,食盐I份,辣椒8份,香辛料0.1份,味精0.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金针菇酱,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金针菇100份,花生23份,食用油18份,食盐3份,白糖2份,辣椒4.2份,香辛料1.8份,味精1.2 份。
5.一种上述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即食金针菇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经过杀青漂洗、煮制后的金针菇与经过炒制并捣碎的花生、采用食用油和香辛料提炼的红油、食盐、白糖、辣椒和味精混合均匀后包装、杀菌,即得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炒制:先将剥皮花生用清水清洗干净,放入大豆油中,一边加热,一边翻炒,至花生颜色变为浅黄色,即停止加热,滤出花生晾冷; (2)捣碎:将炒制后的花生,用捣碎机进行捣碎后待用; (3)红油的制作:按配方表称取香辛料和食用油,提炼出红油; (4)挑选金针菇:挑选无褐变、无霉烂、无棉籽壳、无杂质的金针菇,清洗干净; (5)杀青:将挑选的金针菇放入沸水中杀青,时间为15分钟,杀青过程中加入0.1%的柠檬酸护色; (6)冷却漂洗:杀青后的金针菇进行冷却、漂洗; (7)煮制:漂洗后的金针菇进行煮制,煮制过程中加入0.1%的柠檬酸护色; (8)拌料:将煮制后的金针菇切成短节后与捣碎的花生、红油、食盐、白糖、辣椒和味精混合均匀; (9)包装: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装袋或者装瓶; (10)杀菌:将装袋或者装瓶后的广品杀菌。
【文档编号】A23L1/24GK103478687SQ201310389339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1日
【发明者】朱国芳 申请人:徐州康华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