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2444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所述步骤如下:S1:采摘茶鲜叶,进行人工拣剔;S2:轻萎凋,拣剔好的茶鲜叶进行摊凉;S3:轻萎凋后进行杀青;S4:杀青之后进行揉捻;S5:揉捻之后进行初烘;S6:初烘之后进行做形提毫;S7:做形提毫之后进行足火提香烘干;S8:最后进行充氮气小包装。通过上述方法之后,碧螺春茶全过程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包装,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碧螺春茶的安全卫生水平和质量,杜绝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茶叶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碧螺春茶的品质和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碧螺春茶储藏保鲜质量。
【专利说明】 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制作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碧螺春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碧螺春茶传统的制作方法一直是手工在炒锅里完成各个工序,最后在锅内烘干,手工制茶由于每个工人的熟练程度不一致,炒出来的茶的品质也会不一样,整个炒制工序时间不好掌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通过对各道工序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控制,提高茶叶的品质。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所述步骤如下:
[0005]S1:采摘茶鲜叶,进行人工拣剔;
[0006]S2:轻萎凋,拣剔好的茶鲜叶进行摊凉;
[0007]S3:轻萎凋后进行杀青;
[0008]S4:杀青之后进行揉捻;
[0009]S5:揉捻之后进行初烘;
[0010]S6:初烘之后进行做形提毫;
[0011]S7:做形提毫之后进行足火提香烘干;
[0012]S8:最后进行充氮气小包装。
[0013]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I中采摘的茶鲜叶为一芽一叶。
[0014]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2中轻萎凋的时间为2?3小时。
[0015]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3中采用热风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保持在400°C,根据茶鲜叶的含水率调整投叶量,杀青的速度保持在每小时400斤茶鲜叶。
[0016]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4中通过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45?60分钟。
[0017]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5中单层烘干机初烘,温度在100?130°C,自动烘至水分40?50%。
[0018]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初烘温度在115°C,自动烘干至水分45%。
[0019]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6中电炒锅做形提毫,水分控制在8.5?9%。
[0020]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7中足火提香烘干水分控制在5.5?6%。
[0021]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步骤S8中自动充氮气小包装,每小包3克,每盒5包,自动塑封,包装成香烟形状,每条150克。[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法之后,碧螺春茶全过程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包装,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碧螺春茶的安全卫生水平和质量,杜绝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茶叶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碧螺春茶的品质和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碧螺春茶储藏保鲜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所述步骤如下:
[0026]S1:采摘茶鲜叶,选用的茶鲜叶为一芽一叶为最佳,也可以以一芽一叶为主,采用人工拣剔至标准;
[0027]S2:轻萎凋,拣剔后的茶鲜叶进行摊凉,轻萎凋的时间为2?3小时;
[0028]S3:轻萎凋后进行杀青,采用热风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保持在40(TC,根据茶鲜叶的含水率调整投叶量,杀青的速度保持在每小时400斤茶鲜叶;
[0029]S4:杀青之后进行揉捻,杀青茶鲜叶出来后自动进入分选机后经过自动计量称称重后进入揉捻机揉捻,全过程由电脑控制,揉捻的时间为45?60分钟;
[0030]S5:揉捻之后进行初烘,单层烘干机进行初烘,温度控制在100?130°C,优选温度为115°C,自动烘干至水分为40?50%,优选为水分45% ;
[0031]S6:初烘之后进行做型提毫,烘干的茶叶在电炒锅内进行做形提毫,水分控制在
8.5 ?9% ;
[0032]S7:做形提毫之后进行足火提香烘干,此工序中水分控制在5.5?6% ;
[0033]S8:最后进行包装,自动充氮气小包装,每小包3克,每盒5包,自动塑封,包装成香烟形状,每条150克。
[0034]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碧螺春茶,滋味鲜醇回甜,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回味无穷,整个制造工序简单,可大批量生产,品质保持很好。
[0035]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如下: S1:采摘茶鲜叶,进行人工拣剔; 52:轻萎凋,拣剔好的茶鲜叶进行摊凉; 53:轻萎凋后进行杀青; 54:杀青之后进行揉捻; 55:揉抢之后进行初烘; 56:初烘之后进行做形提毫; 57:做形提毫之后进行足火提香烘干; 58:最后进行充氮气小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I中采摘的茶鲜叶为一芽一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轻萎凋的时间为2?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采用热风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保持在400°C,根据茶鲜叶的含水率调整投叶量,杀青的速度保持在每小时400斤茶鲜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通过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45?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中单层烘干机初烘,温度在100?130°C,自动烘至水分40?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烘温度在115°C,自动烘干至水分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6中电炒锅做形提毫,水分控制在8.5?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7中足火提香烘干水分控制在5.5?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8中自动充氮气小包装,每小包3克,每盒5包,自动塑封,包装成香烟形状,每条150克。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621691SQ20131056262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朱永良 申请人:苏州市邓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