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60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取干燥的绿茶茶叶,将其粗粉碎至25~40目,得到绿茶茶叶粗粉;在绿茶茶叶粗粉中加入表面改性剂,然后放入气流磨中粉碎,可得超微细的绿茶粉。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茶粉,D90在15μm以下,在水中分散均匀、基本无团聚,可以直接冲泡,也可以作为原料来加工,制作绿茶泡腾片。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经过改性处理,该绿茶粉长时间放置不变色,不氧化,不结块。
【专利说明】一种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制作绿茶泡腾片和绿茶木糖粉。

【背景技术】
[0002]绿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元素和膳食纤维,是人们解渴,消遣,待客,交际的主要饮料之一。美国《世界日报》报道,食品专家认为:食用高纤维素食品,对高血脂、心脑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和糖尿病的防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传统的饮茶习惯是一泡二喝三弃渣。据测定,日常第一次泡茶,只能有效溶解元素50%,第二次30%,第三次10%左右。这种用茶方法费时费事,茶叶有效元素不能被充分利用,本来是富含纤维素的茶渣,也被丢弃了。后来虽然发明了速溶茶技术,但也是从茶叶中提取后浓缩加工而成,亦不能充分利用茶叶的有效成分。
[0004]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茶叶中的有效元素,科研人员开展了很多关于生产超微细茶粉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研究。但由于茶叶具有有较强的吸潮性,特别是加工成超微细粉后,表面积变为原来的几百倍,大大的增加了茶叶与空气、水的接触角,使得保存、包装稍有不慎,很容易散味、吸潮、结块,影响其品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茶粉的制备方法,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茶粉,即可充分利用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而且长时间放置不变色、不氧化、不结块。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茶粉作为原料,可以制备绿茶泡腾片、绿茶奶茶粉。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第一步:取干燥的绿茶茶叶,将其粗粉碎至25?40目,得到绿茶茶叶粗粉;
[0008]第二步:向所述绿茶茶叶粗粉中加入表面改性剂,然后放入气流中粉碎15?50分钟,得超微细的绿茶粉;加入的表面改性剂的质量为所述绿茶茶叶粗粉质量的10?30% ;所述的气流磨指的是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磨,转速为500?3500r/min。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步骤中的第二步可以是:直接将绿茶茶叶粗粉放入气流磨粉碎15?50分钟,然后撒入表面改性剂水溶液中,最后干燥至含水率为1.5?4%,得超微细的绿茶粉;所述表面改性剂水溶液的质量为所述绿茶茶叶粗粉质量的3?5倍、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7% ;所述干燥是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所述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130?200°C、排湿温度为75?98°C。
[0010]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中第二步加入的表面改性剂为β —环糊精或者明胶。
[0011]一种按照上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木糖粉。
[0012]一种上述绿茶粉用于制作绿茶泡腾片。
[0013]一种上述绿茶粉用于制作绿茶奶茶粉。
[0014]所述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第一步:在所述绿茶粉中加入由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组成的泡腾片;其中所述绿茶粉与所述泡腾剂的质量比为1:0.3?2.5 ;所述泡腾剂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
0.3 ?2.3 ;
[0016]第二步:在所述绿茶粉中加入质量为所述绿茶粉质量0.5?3%的粘结剂PVP或PEG6000,压片,在50?80°C烘干1.5?3.0小时,真空包装,得绿茶泡腾片。
[0017]所述女差木糖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第一步:在所述绿茶粉中加入木糖、甜味品和乳化稳定剂,混合均匀;所述绿茶粉与所述木糖、所述甜味品、所述乳化稳定剂的质量比为:2?2.5:1:4?5:2?5:
[0019]第二步:将所述绿茶粉过筛、密封包装、得绿茶木糖粉。
[0020]所述甜味品为蔗糖和/或木糖醇;所述乳化稳定剂为可溶定淀粉、卡拉胶或麦芽糊精。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气流粉碎一表面改性一体化工艺,一方面茶叶粉体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产生具有高活性的新鲜表面,使改性剂能更有效地覆盖在茶叶粉体表面,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改性剂的作用下,茶叶粉体表面自由能大大降低,使粉碎效率得到提高。对茶叶粉进行超细粉碎的同时完成对茶叶粉体的表面活化改性,可以有效克服气流粉碎和表面改性两种工艺单独完成时改性剂与粉体表面亲和性差、附着作用弱且不均匀的缺点,省时、省工、省能耗,操作方便。
[0023]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彻底破坏了茶叶组织细胞,根本了改变茶叶外型特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超微细的绿茶粉,D90在15 μ m以下,在水中分散均匀、基本无团聚,可以直接冲泡,也可以作为原料来加工。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经过改性处理,制得的绿茶粉长时间放置不变色、不氧化、不结块。
[0024]3、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茶粉可直接作为饮食原料,也可以用来作为原料制备多钟绿茶保健品,还可以作为原料,来制备泡腾片。所制得的产品对水温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即冲即饮,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旅游、宾馆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6]实施例1
[0027]取干燥的绿茶茶叶500克,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得绿茶茶叶粗粉;向绿茶茶叶粗粉中加入150克β —环糊精,然后将茶叶粗粉放入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磨中,设定气流磨的转速为2000r/min,粉碎30分钟,即可制得超微细绿茶粉。经激光粒度仪测试,所得绿茶粉的D90为8.7μπι。放入密封袋中,自然保存3个月不变色、不氧化。
[0028]实施例2
[0029]取干燥的绿茶茶叶500克,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得绿茶茶叶粗粉;向绿茶粗粉中加入50克明胶,然后将茶叶粗粉放入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磨中,设定气流磨的装速为3500r/min,粉碎20分钟,即可制得超微细绿茶粉。经激光粒度仪测试,所得绿茶粉的D90为8.4μ m。放入密封袋中,自然保存4个月不变色、不氧化。
[0030]实施例3
[0031]取干燥的绿茶茶叶500克,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的绿茶茶叶粗粉;向绿茶粗粉中加入100克β —环糊精,然后将茶叶粗粉放入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磨中,设定气流磨的转速为500r/min,粉碎40分钟,即可制得超微细绿茶粉。经激光粒度仪测试,所得绿茶粉的D90为13.5μπι。放入密封袋中,自然保存6个月不变色、不氧化。
[0032]实施例4
[0033]取干燥的绿茶茶叶500克,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得绿茶茶叶粗粉,然后放入气流磨中,设定转速为3500r/min,粉碎20分钟,得超微细绿茶粉。然后将超微细茶叶粉撒入3000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明胶水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150°C,排湿温度为95°C,干燥至含水率3%得到超微细绿茶粉。经激光粒度仪测试,所得绿茶粉的D90为8.5 μ m,放入密封袋中,自然保存3个月不变色、不氧化。
[0034]实施例5
[0035]取干燥的绿茶茶叶500克,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得绿茶茶叶粗粉,然后放入气流磨中,设定转速为1000r/min,粉碎30分钟,得超微细绿茶粉。然后将茶叶微细粉撒入2000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的β —环糊精水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250°C,排湿温度为80°C,干燥至含水率2%,得到超微细绿茶粉。经激光粒度仪测试,所得绿茶粉的D90为9μπι,放入密封袋中,自然保存6个月不变色、不氧化。
[0036]实施例6
[0037]取干燥的绿茶茶叶500克,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得绿茶茶叶粗粉,然后放入气流磨中,设定转速为500r/min,粉碎40分钟,得超微细绿茶粉。然后将超微细茶叶粉撒入2500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明胶水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200°C,排湿温度为90°C,干燥至含水率2%,得到超微细绿茶粉。经激光粒度仪测试,所得绿茶粉的D90为9.7 μ m,放入密封袋中,自然保存4个月不变色、不氧化。
[0038]实施例7
[0039]将实施例1制得的绿茶粉50克,加入由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组成的50克泡腾剂、
1.5克的粘结剂PEG6000,压片,在60°C条件下烘干2h,采用真空包装,既得深绿色略带棕色的绿茶泡腾片。在泡腾剂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0.7。
[0040]取质量为2.5g的一片泡腾片,用150ml、40°C的水冲泡。泡腾片崩解迅速、易溶于水、产生大量气体、所得溶液澄清、茶香爽口、无异味、无杂质。
[0041]实施例8
[0042]将实施例4制得的绿茶粉50克,加入由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组成的25克泡腾剂、0.5克的粘结剂PVP,压片,在50°C条件下烘干1.5h,采用真空包装,既得深绿色略带棕色的绿茶泡腾片。在泡腾剂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1。
[0043]取质量为2.5g的一片泡腾片,用150ml、35°C的水冲泡。泡腾片崩解迅速、易溶于水、产生大量气体、所得溶液澄清、茶香爽口、无异味、无杂质。
[0044]实施例9
[0045]将实施例1制得的绿茶粉50克,加入由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组成的100克泡腾剂、0.25克的粘结剂PEG6000,压片,在80°C条件下烘干2.5h,采用真空包装,既得深绿色略带棕色的绿茶泡腾片。在泡腾剂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2。
[0046]取质量为2.5g的一片泡腾片,用150ml、30°C的水冲泡。泡腾片崩解迅速、易溶于水、产生大量气体、所得溶液澄清、茶香爽口、无异味、无杂质。
[0047]实施例10
[0048]将所述实施例1制得的绿茶粉50克、雀巢全脂奶粉25克、木糖醇100克、乳化稳定剂麦芽糊精50克,混合均匀,过筛,密封包装,得到绿奶茶粉。取出1g制得的绿茶奶茶粉,加入200ml40°C的水冲泡,得到的乳浊液具有清淡的茶香和奶香味,色泽乳白或乳黄,底部具有少量沉淀,振摇后仍呈均匀乳浊液,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清香爽口。
[0049]实施例11
[0050]将所述实施例1制得的绿茶粉50克、雀巢全脂奶粉20克、木糖醇和蔗糖共100克、乳化稳定剂卡拉胶100克,混合均匀,过筛,密封包装,得到绿奶茶粉。取出1g制得的绿茶奶茶粉,加入200ml30°C的水冲泡,得到的乳浊液具有清淡的茶香和奶香味,色泽乳白或乳黄,底部具有少量沉淀,振摇后仍呈均匀乳浊液,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清香爽口。
[0051]实施例12
[0052]将所述实施例1制得的绿茶粉50克、雀巢全脂奶粉22.72克、蔗糖102.27克、乳化稳定剂可溶性淀粉68.19克,混合均匀,过筛,密封包装,得到绿奶茶粉。取出1g制得的绿茶奶茶粉,加入200ml35°C的水冲泡,得到的乳浊液具有清淡的茶香和奶香味,色泽乳白或乳黄,底部具有少量沉淀,振摇后仍呈均匀乳浊液,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清香爽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取干燥的绿茶茶叶,将其粗粉碎至25--40目,得到绿茶茶叶粗粉; 第二步:向所述绿茶茶叶粗粉中加入表面改性剂,然后放入气流磨中粉碎15?50分钟,得超微细的所述绿茶粉,所述表面改性剂的质量所述绿茶茶叶粗粉质量的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茶粉的备至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部为直接将所述绿茶茶叶粗粉放入气流磨中粉碎15?50分钟,然后撒入表面改性剂水溶液中,最后干燥至含水率1.5?4%,得超微细的所述绿茶粉; 所述表面改性剂水溶液的质量为所述绿茶茶叶粗粉质量的3?5倍,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7% ; 所述干燥是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所述喷雾干燥器的进口温度为130?200°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步中的气流磨指的是流化床对撞式气流磨,转速为500?350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步中的表面改性剂为β —环糊精或者明胶。
5.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绿茶粉。
6.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绿茶粉用于制作绿茶泡腾片。
7.—种权利要求5所述绿茶粉用于制作绿茶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绿茶粉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绿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所述绿茶粉中加入由柠檬酸的碳酸氢钠组成的泡腾剂;其中所述绿茶粉与所述泡腾剂的质量比为1:0.3?2.5 ;所述泡腾剂中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0.3 ?2.3 ; 第二步:在所述绿茶粉中加入质量为所述绿茶粉质量0.5?3 %的粘结剂,压片,在50?80°C烘干1.5?3.0小时,真空包装,得绿茶泡腾片;所述粘结剂为PVP或PEG60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绿茶粉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木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所述绿茶粉中加入木糖、甜味品和乳化稳定剂,混合均匀;所述绿茶粉与所述木糖粉、所述甜味品、所述乳化稳定剂的质量比为:2?2.5:1:4?5:2?5 ; 第二步:将所述绿茶粉过筛、密封包装。得绿茶木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绿茶粉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甜味品为蔗糖和/或木糖醇;所述乳化稳定剂为可溶性淀粉、卡拉胶或麦芽糖精。
【文档编号】A23F3/14GK104336215SQ201310567018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童广清, 童衍棋, 童衍龙, 黄少钰 申请人:童广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