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来源的HbsHsp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树来源的HbsHsp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境胁迫能力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c)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微生物耐逆境胁迫能力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抗盐胁迫和高温胁迫、提高橡胶树产量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专利说明】橡胶树来源的HbsHsp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树来源的HbsHsp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天然橡胶为四大工业原料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重要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ll.Arg.)具有产量高、品质好、产胶周期长、栽培措施易于掌握、采胶方便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唯一一种人工栽培的产胶植物,其生产的天然橡胶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0%以上。此外,橡胶产业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0003]巴西橡胶树属大戟科,巴豆亚科,橡胶树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典型的热带高大乔木。我国植胶区位于北纬18-24度之间,属非传统植胶区域,橡胶树经常受低温、干旱、风害等非生物逆境条件影响。与传统植胶区域相比,我国橡胶树受逆境影响较大,产量偏低。我国是天然橡胶消费大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造成我国天然橡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已不足18%。天然橡胶产业属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和技术依赖型产业,我国植胶区域有限,提高单产是保障我国天然橡胶供给能力的唯一出路。提高橡胶树在逆境胁迫下的抗性及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将有助于增加橡胶树胶乳产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树来源的HbsHsp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0005]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获自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命名为HbsHsp2蛋白,是如下(a)或(b)或(c):
[0006](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0007](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境胁迫能力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0008](c)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微生物耐逆境胁迫能力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0009]为了使(a)中的蛋白质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0010]表1标签的序列
[0011]
【权利要求】
1.一种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 Ca)由序列表中序列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I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境胁迫能力相关的由序列I衍生的蛋白质; (C)将序列I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微生物耐逆境胁迫能力相关的由序列I衍生的蛋白质。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基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为如下(I)或(2)或(3)或(4)或(5)或(6)的DNA分子: (1)编码区如序列表的序列2自5’末端第77-70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的序列2所不的DNA分子; (3 )在严格条件下与(I)或(2 )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植物耐逆境胁迫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在严格条件下与(I)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微生物耐逆境胁迫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5)与(I)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植物耐逆境胁迫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6)与(I)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微生物耐逆境胁迫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表达盒、重组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为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插入pET28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为将权利要求5所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得到的重组菌。
7.一种培育重组微生物的方法,是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导入目的微生物中,得到耐逆境胁迫能力高于所述目的微生物的重组微生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微生物为大肠杆菌。
9.扩增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全长或其任意片段的引物对。
10.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应用,为如下(I)或(11):( I )参与植物或微生物的对逆境胁迫的应答;(II)提高植物或微生物对逆境胁迫的耐逆性。
【文档编号】C12N15/11GK103665126SQ20131065713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李德军, 邓治, 郭会娜, 杜磊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