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设有锯齿滚筒及沟状滚筒的茶叶挑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挑梗装置,特别是设有锯齿滚筒及沟状滚筒的茶叶挑梗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在2012年9月27日提出实用新型申请“茶叶挑梗装置”,申请号:201220507823X。毛茶在进入腔室后,利用毛刷滚筒与漏板经相切摩擦,将梗与叶分离,但因漏板是不动的,且漏板的漏孔较小,仅靠毛刷逆时针旋转产生的摩擦力切削,摘力较低,尤其长枝梗会被连叶带出,影响茶叶收得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设有锯齿滚筒及沟状滚筒的茶叶挑梗装置,采用锯齿滚筒与毛刷滚筒之间的反向相切摩擦力分离茶叶及枝梗,采用沟状滚筒与毛刷滚筒之间的差速摩擦力分离茶叶及芽梗,提高茶叶收得率。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设有锯齿滚筒及沟状滚筒的茶叶挑梗装置,它包括毛茶进料斗、与毛茶进料斗相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一毛刷滚筒、电机,其特征是:在第一毛刷滚筒的下方设有与之半啮合的锯齿滚筒,锯齿滚筒的一侧紧邻第二腔室;在锯齿滚筒的另一侧设有与之全啮合的第二毛刷滚筒;枝梗出料斗的高端设于锯齿滚筒与第二毛刷滚筒啮合处及第二毛刷滚筒的下方;在第二腔室的下方设有沟状滚筒及与之全啮合的第三毛刷滚筒,茶叶及芽梗出料斗的高端设于沟状滚筒及第三毛刷滚筒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毛刷滚筒及锯齿滚筒为顺时针旋转;第二毛刷滚筒为逆时针旋转;沟状滚筒为顺时针旋转, 第三毛刷滚筒为逆时针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毛刷滚筒将进入第一腔室里的毛茶打散打薄,让毛茶较均匀落入锯齿滚筒,并依靠与锯齿滚筒的反向相切摩擦力,使处于锯齿滚筒齿沟缝隙里的毛茶,叶梗分离;第二毛刷滚筒将已分离的枝梗扫入枝梗出料斗;带有芽梗的茶叶经沟状滚筒及第三毛刷滚筒的差速摩擦力切削,将茶叶与芽梗再次分离,进入茶叶及芽梗出料斗,提高茶叶收得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去外壳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传动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筒转向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的立体图。图6为图5的侧视图。图7为图5的正视图。[0014]图中:1.毛茶进料斗,2.第一腔室,3.第一毛刷滚筒,4.电机,5.锯齿滚筒,6.第二腔室,7.第二毛刷滚筒,8.枝梗出料斗,9.沟状滚筒,10.第三毛刷滚筒,11.茶叶及芽梗出料斗,12.第一惰轮,13.第二惰轮,14.第一毛刷滚筒与锯齿滚筒半啮合的下间隙,15.齿间缝隙,16.锯齿滚筒的齿勾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设有锯齿滚筒及沟状滚筒的茶叶挑梗装置,如图1、2、3、4、5、6、7所示,它包括毛茶进料斗1、与毛茶进料斗I相连通的第一腔室2、第一毛刷滚筒3、电机4,在第一毛刷滚筒3的下方设有与之半啮合的锯齿滚筒5,锯齿滚筒5的一侧紧邻第二腔室6 ;在锯齿滚筒5的另一侧设有与之全啮合的第二毛刷滚筒7 ;枝梗出料斗8的高端设于锯齿滚筒与第二毛刷滚筒啮合处及第二毛刷滚筒的下方;在第二腔室的下方设有沟状滚筒9及与之全啮合的第三毛刷滚筒10,茶叶及芽梗出料斗11的高端设于沟状滚筒及第三毛刷滚筒的下方。图2中还标有用于调节皮带松紧的第一惰轮12,用于增加锯齿滚筒与皮带摩擦力的第二惰轮13。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毛刷滚筒3及锯齿滚筒5为顺时针旋转;第二毛刷滚筒7为逆时针旋转;沟状滚筒9为顺时针旋转,第三毛刷滚筒10为逆时针旋转。当毛茶 进入第一腔室后,第一毛刷滚筒将毛茶打散打薄,使之不会整坨掉入锯齿滚筒,影响毛茶的挤料,被打散打薄的毛茶滑入锯齿滚筒的齿勾缝隙16 ;第一毛刷滚筒与锯齿滚筒半啮合又均为顺时针旋转。第一毛刷滚筒有双功能,一是将毛茶打散打薄;二是与锯齿滚筒齿勾缝隙16里的毛茶产生反向相切摩擦切削力;因反向相切摩擦切削力使毛茶的枝梗与叶分离,在锯齿滚筒齿勾缝隙里的枝梗继续沿顺时针旋转而被勾出往第二毛刷滚筒方向运行。分离后的带有芽梗的茶叶从第一毛刷滚筒与锯齿滚筒半啮合的下间隙14及齿间缝隙15被扫向第二腔室6。第二毛刷滚筒与锯齿滚筒全啮合摩擦切削,第二毛刷滚筒7的转速大于锯齿滚筒,第二毛刷滚筒将附着于锯齿滚筒上的枝梗扯离后,枝梗落入枝梗出料斗8。由于茶叶的芽梗小,与茶叶不易脱离,在第二腔室6下方的沟状滚筒9及与其全啮合的第三毛刷滚筒10起到脱离芽梗的作用,第三毛刷滚筒的转速大于沟状滚筒而产生差速度,较大的摩擦力使茶叶与芽梗分离,落入茶叶及芽梗出料斗11,然后经鼓风机或筛网分离茶叶及芽梗。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设有锯齿滚筒及沟状滚筒的茶叶挑梗装置,它包括毛茶进料斗、与毛茶进料斗相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一毛刷滚筒、电机,其特征是:在第一毛刷滚筒的下方设有与之半啮合的锯齿滚筒,锯齿滚筒的一侧紧邻第二腔室;在锯齿滚筒的另一侧设有与之全啮合的第二毛刷滚筒;枝梗出料斗的高端设于锯齿滚筒与第二毛刷滚筒啮合处及第二毛刷滚筒的下方;在第二腔室的下方设有沟状滚筒及与之全啮合的第三毛刷滚筒,茶叶及芽梗出料斗的高端设于沟状滚筒及第三毛刷滚筒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有锯齿滚筒及沟状滚筒的茶叶挑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毛刷滚筒及锯齿滚筒为顺时针旋转;第二毛刷滚筒为逆时针旋转;沟状滚筒为顺时针旋转,第三毛刷滚 筒为逆时针旋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设有锯齿滚筒及沟状滚筒的茶叶挑梗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毛刷滚筒的下方设有与之半啮合的锯齿滚筒,锯齿滚筒的一侧紧邻第二腔室;在锯齿滚筒的另一侧设有与之全啮合的第二毛刷滚筒;枝梗出料斗的高端设于锯齿滚筒与第二毛刷滚筒啮合处及第二毛刷滚筒的下方;在第二腔室的下方设有沟状滚筒及与之全啮合的第三毛刷滚筒,茶叶及芽梗出料斗的高端设于沟状滚筒及第三毛刷滚筒的下方。第一毛刷滚筒将毛茶打散打薄,毛茶均匀落入锯齿滚筒的齿勾缝隙,并依靠与锯齿滚筒的反向相切摩擦力,使处于锯齿滚筒齿勾缝隙里的毛茶,叶梗分离;第二毛刷滚筒将枝梗带入枝梗出料斗;带有芽梗的茶叶经沟状滚筒及第三毛刷滚筒的摩擦切削而分离,提高茶叶得率。
文档编号A23F3/06GK203136939SQ201320022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徐柏龄 申请人:徐柏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