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甜炼乳结晶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甜炼乳结晶罐。
背景技术:
甜炼乳结晶罐,通常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呈竖直方向设置在罐体的轴线位置,罐体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轴旋转的电机。然而传统的甜炼乳结晶罐中,通常只在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中部位置设置一个搅拌叶,由于甜炼乳具有相当高的粘度,其搅拌叶阻力大,其搅拌结晶效果比较差。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好搅拌结晶效果的甜炼乳结晶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甜炼乳结晶罐,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呈竖直方向设置在罐体的轴线位置,罐体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轴旋转的电机,所述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搅拌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较小了搅拌叶阻力,并且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分布设置在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中部与底部位置,从而提高搅拌结晶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为圆弧面,所述第二搅拌叶呈与罐体的底部相对应的圆弧状设置。由于甜炼乳容易沉积在罐体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搅拌叶能够同时对沉积在罐体底部的甜炼乳进行刮动,进一步提高搅拌结晶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罐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罐体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容置保温材料的容置空间,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导通容置空间的保温材料进口与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容置空间导入保温材料,更进一步提高了搅拌结晶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甜炼乳结晶罐,包括罐体1,罐体I内设置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呈竖直方向设置在罐体I的轴线位置,罐体I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轴2旋转的电机6,所述搅拌轴2上对应罐体I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搅拌叶3,所述搅拌轴2上对应罐体I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搅拌叶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较小了搅拌叶阻力,并且第一搅拌叶3与第二搅拌叶4分布设置在搅拌轴2上对应罐体I的中部与底部位置,从而提高搅拌结晶效果。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罐体I的底部设置为圆弧面,所述第二搅拌叶4呈与罐体I的底部相对应的圆弧状设置。由于甜炼乳容易沉积在罐体I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搅拌叶4能够同时对沉积在罐体I底部的甜炼乳进行刮动,进一步提高搅拌结晶效果。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罐体I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5,罐体I与保温层5之间设置有容置保温材料的容置空间501,所述保温层5上设置有导通容置空间501的保温材料进口 502与出口 50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容置空间501导入保温材料,更进一步提闻了揽祥结晶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甜炼乳结晶罐,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呈竖直方向设置在罐体的轴线位置,罐体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轴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搅拌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炼乳结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为圆弧面,所述第二搅拌叶呈与罐体的底部相对应的圆弧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炼乳结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罐体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容置保温材料的容置空间,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导通容置空间的保温材料进口与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甜炼乳结晶罐,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呈竖直方向设置在罐体的轴线位置,罐体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轴旋转的电机,所述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效较小了搅拌叶阻力,并且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分布设置在搅拌轴上对应罐体的中部与底部位置,从而提高搅拌结晶效果。
文档编号A23C9/00GK203058205SQ2013200344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占东升, 李锡安, 蒋贤宗, 梁斌 申请人:浙江熊猫乳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