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79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培养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培养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行业中,对于标本的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常用的是手工平板划线接种法。公告号为CN2020307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自动接种仪,该装置包括底座和仪器后壁,底座和仪器后壁互相垂直组成仪器支撑架,底座上设置有培养皿控制机构、样本传送机构,仪器后壁上设置有接种环移动机构。上述微生物自动接种仪的培养皿控制机构包括光杆、丝杆、滑块、联轴器和步进电机,光杆、丝杆和联轴器裸露在外,没有任何防护,所以外界的灰尘等杂物很容易进入而影响其工作,同时此机构在工作时产生的异物也会掉入到自动接种仪内而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培养皿控制机构容易被外界灰尘等杂物干扰以及控制机构自身产生的异物对接种仪的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隔离异物的培养皿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养皿控制装置,其包括电机、电机连接器、丝杆、滑道、滑道轴座和滑块,电机与丝杆通过电机连接器连接,滑道设于滑道轴座上,滑块套设于滑道上,滑块还设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套,还设有外壳,外壳两边轴向方向设有开口,滑道轴座设于外壳两端,滑块设有连接柱,连接柱通过开口伸出外壳外。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滑块和滑道之间设有衬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包裹丝杆、滑道、滑道轴座和滑块等部件,起到防护作用,与外界隔离,有效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产生的异物掉入接种仪内部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避免外界灰尘等杂物对其干扰而影响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5是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外壳;2.滑道;3.螺母;4.丝杆;5.滑块;6.培养皿;7.电机;8.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I和电机7,外壳内设有电机连接器、滑道轴座、丝杆4、滑道2和滑块5,电机7与丝杆4通过电机连接器连接,滑道2设于滑道轴座上。滑道轴座位于外壳I的两端。滑块5通过其上的孔套设于滑道2的滑道上,滑块5和滑道2之间设有衬套。如图5所示,外壳I两边轴向方向设有开口,滑块5中间部位设有螺母3,螺母3与丝杆4配套。滑块5上部两端还设有连接柱8,连接柱8从外壳I的开口伸出。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柱8与培养皿6连接,用于固定培养皿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电机7转动通过电机连接器带动丝杆4转动,丝杆4带动螺母3转动,螺母3带动滑块5移动,滑块5移动带动培养皿6移动,这样通过电机7的正反转可以控制培养皿的来回移动。滑块5的移动过程是在外壳I内进行的,通过外壳I实现了与外界的隔离。此外,滑块和滑道之间设有衬套,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免于添加润滑油,操作简单。以上所述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限定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培养皿控制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连接器、丝杆、滑道、滑道轴座和滑块,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通过所述电机连接器连接,所述滑道设于所述滑道轴座上,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滑道上,所述滑块还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配套,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两边轴向方向设有开口,所述滑道轴座设于所述外壳两端,所述滑块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外壳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和所述滑道之间设有衬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皿控制装置,其解决了现有培养皿控制机构容易被外界灰尘等杂物干扰以及控制机构自身产生的异物对接种仪的污染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电机、电机连接器、丝杆、滑道、滑道轴座和滑块,电机与丝杆通过电机连接器连接,滑道设于滑道轴座上,滑块套设于滑道上,滑块还设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套,还设有外壳,外壳两边轴向方向设有开口,滑道轴座设于外壳两端,滑块设有连接柱,连接柱通过开口伸出外壳外,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培养皿控制领域。
文档编号C12M1/26GK203048946SQ201320034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王世利 申请人:威海威迪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