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23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涉及生态无死角曝气【技术领域】。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鼓泡微孔、鼓泡器、反应器、反应器封头、进料口、蝶阀、通气孔、出料管,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底部中心处装有鼓泡器,鼓泡器连接进气管;反应器底侧部连接进气管,反应器顶端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装有蝶阀;所述的鼓泡器的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连接为中空的倒锥体,鼓泡器上圆柱体周边和倒锥体的周边的外表面有鼓泡微孔。反应器顶部装有反应器封头,反应器封头顶端装有通气孔。本申请的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专利说明】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涉及生态无死角曝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许多净化装置中,特别是液相生物净化反应过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使菌种生长繁殖达到生物净化的目的。为有效地提高生物菌种净化,需要在生物净化时提供大量的氧气,增大液相与氧气的接触表面积可提高产率,缩短生物净化反应时间。现有技术的生物净化装置是在反应器中以机械搅拌方式将充入气泡,搅碎成细小的气泡,以此增大气-液接触面,加快生物净化反应时间。但机械搅拌装置能耗高,机械搅拌装置结构复杂,设备投资大。
[0003]有些的鼓泡式曝气装置是鼓泡管安装在反应器下部,鼓泡微孔的开口朝上。此种曝气存在的不足,是垂直向上的出气孔,初速度方向是垂直向上的,气泡的上浮速度也是垂直向上,气泡脱离出气孔后以二速度合成的向上速度方向迅速脱离生态净化反应界面,气-液接触时间短,反应器底部的液相物料难于与气泡接触,形成气-液接触死角,气液接触不充分的死角处会导致反应不充分净化不完全。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平均停留时间长,无气-液接触死角的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各点的气液充分接触,无气-液接触死角、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成本低廉的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1、鼓泡微孔2、鼓泡器3、反应器4、反应器封头
5、进料口 6、蝶阀7、通气孔8、出料管9,其特征在于:反应器4底部中心处装有鼓泡器3,鼓泡器3连接进气管I ;反应器4底侧部连接进气管1,反应器4顶端有进料口 6,进料口 6上装有蝶阀7 ;出料管9位于反应器4底部中央;
[0006]所述的鼓泡器3的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连接为中空的倒锥体,鼓泡器3上圆柱体周边和倒锥体的周边的外表面有鼓泡微孔2。
[0007]所述的反应器4,其特征在于:反应器4顶部装有反应器封头5,反应器封头5顶端装有通气孔8。
[0008]所述的进料口 6为直径为300-350mm,所述的蝶阀7直径为300_350mm。有益效果
[0009]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由于鼓泡器3的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连接为中空的倒锥体,气泡由鼓泡器3进入反应器时,一部分由圆柱体表面呈横向运动脱离鼓泡器,然后受浮力作用向上浮起;而由倒锥体的表面微孔冲出的气泡则朝斜下方运动,直达反应器底部,然后气泡在液相物系浮力的作用下再由反应器底部逐渐上升,这样不留气-液接触死角,可有效地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并延长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气液接触更充分,比外加搅拌系统的曝气反应器降低了能耗。[0010]本申请的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示意图;
[0012]图2:鼓泡器放大图;
[0013]图中:1进气管、2鼓泡微孔、3鼓泡器、4反应器、5反应器封头、6进料口、7蝶阀、8通气孔、9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
[0015]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1、鼓泡微孔2、鼓泡器3、反应器4、反应器封头
5、进料口 6、蝶阀7、通气孔8、出料管9,其特征在于:反应器4底部中心处装有鼓泡器3,鼓泡器3连接进气管I ;反应器4底侧部连接进气管1,反应器4顶端有进料口 6,进料口 6上装有蝶阀7 ;出料管9位于反应器4底部中央;
[0016]所述的鼓泡器3的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连接为中空的倒锥体,鼓泡器3上圆柱体周边和倒锥体的周边的外表面有鼓泡微孔2。
[0017]所述的反应器4,其特征在于:反应器4顶部装有反应器封头5,反应器封头5顶端装有通气孔8。
[0018]所述的进料口 6,其特征在于:进料口 6直径为300mm。
[0019]所述的蝶阀7,其特征在于:直径为300mm。
[0020]实施例2
[0021]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1、鼓泡微孔2、鼓泡器3、反应器4、反应器封头
5、进料口 6、蝶阀7、通气孔8、出料管9,其特征在于:反应器4底部中心处装有鼓泡器3,鼓泡器3连接进气管I ;反应器4底侧部连接进气管1,反应器4顶端有进料口 6,进料口 6上装有蝶阀7 ;出料管9位于反应器4底部中央;
[0022]所述的鼓泡器3的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连接为中空的倒锥体,鼓泡器3上圆柱体周边和倒锥体的周边的外表面有鼓泡微孔2。
[0023]所述的反应器4,其特征在于:反应器4顶部装有反应器封头5,反应器封头5顶端装有通气孔8。
[0024]所述的进料口 6,其特征在于:进料口 6直径为350mm。
[0025]所述的蝶阀7,其特征在于:直径为350mm。
【权利要求】
1.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鼓泡微孔、鼓泡器、反应器、反应器封头、进料口、蝶阀、通气孔、出料管,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底部中心处装有鼓泡器,鼓泡器连接进气管;反应器底侧部连接进气管,反应器顶端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装有蝶阀;出料管位于反应器底部中央; 所述的鼓泡器的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下部连接为中空的倒锥体,鼓泡器上圆柱体周边和倒锥体的周边的外表面有鼓泡微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顶部装有反应器封头,反应器封头顶端装有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无死角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为直径为300-350mm,所述的蝶阀直径为300_350mm。
【文档编号】C12M1/04GK203530305SQ20132063525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陈烨, 陈颖洁, 李碧婵 申请人:陈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