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鸡hd11巨噬细胞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481272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鸡hd11巨噬细胞的新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培养鸡HD11巨噬细胞的新方法,分别用RPMI1640和DMEM两种不同的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的胎牛血清和鸡血清,分别培养5小时、1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通过MTT比色试验,检测最佳培养体系,得到培养鸡巨噬细胞HD11的最优培养基方案,发现培养基RPMI1640的培养效果要优于用培养基DMEM培养和当培养基含2.5%的鸡血清时,培养效果最优。
【专利说明】-种培养鸡HD11巨噬细胞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动物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涉及细胞培养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巨噬细胞属免疫细胞,有多种功能,是研究细胞吞噬、细胞免疫和分子免疫学的重 要对象。鸡HD11巨噬细胞属于悬浮细胞,该细胞的现有的培养体系:RPMI1640(Sigma公 司),10%新生牛血清补充(热灭活),10.0mMHEPES,1.0mM丙酮酸钠,0.1mM非必需氨基酸, 2. OmM谷氨酰胺,100U .mL-l的青霉素100 μ g/ml链霉素,5 X 10-5M2-巯基乙醇(pH值7. 3) 和5%的二氧化碳。培养瓶横放如培养箱时培养基的深度超过5_,当培养瓶直立放置时, 培养基高度超过l〇cm,还需要深层通入C02和空气,以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
[0003] 鸡HD11巨噬细胞目前的培养体系存在细胞生长缓慢,增殖效率低以及转染效率 低等问题,影响了巨噬细胞在相关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阻碍了家禽免疫研究进展。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以鸡巨噬细胞(HD11细胞)为研究对象,改进培 养体系,用RPMI1640和DMEM两种不同培养基培养,并分别添加不同比例胎牛血清和鸡血 清,在不同培养期间比较HD11细胞培养效果,旨在建立一种新的培养方法。本发明采用的 技术方案如下:
[0005] -种培养鸡HD11巨噬细胞的新方法,分别用RPMI1640和DMEM两种不同的培养 基,添加不同比例的胎牛血清和鸡血清,分别培养5小时、1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通过 MTT比色试验,记录光吸收结果;最后以时间为横轴,光吸收值(A)为纵轴绘制细胞生长曲 线,检测最佳培养体系,具体步骤为:
[0006] (1)HD11细胞的准备:取生长状态良好,处于对数期生长的细胞两瓶;
[0007] (2)MTT溶液的制备:称取125mg MTT,放入小烧杯中,加25mL PBS(0. Olmol/L, pH7. 4),在磁力搅拌机上搅拌30min,用0. 22 μ m的过滤器过滤除菌,分装,4°C保存,两周内 有效,二甲基亚砜(DMS0,使用分析纯产品);
[0008] (3)培养基,胎牛血清及鸡血清的准备:分别准备两种未添加任何血清的培养 基--RPMI1640和DMEM,各50mL,预热;预热好的胎牛血清和鸡血清各25mL ;
[0009] 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0010] 1)取生长状态良好,出于对数期生长的两瓶HD11细胞,分别计数;
[0011] 2)收集细胞,用PBS清洗2-3次,离心(1000rpm,5min)弃上清,分别用未加任何血 清的RPMI1640和DMEM重悬备用;
[0012] 3)分别制备含不同鸡血清的两种培养基:
[0013] A. RPMI1640
[0014] [1^]\〇1640+10%?85+2.5%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15] j. RPMI1640+10% FBS+5%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16] k. RPMI1640+10% FBS+10%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17] 1.RPMI1640+15% 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18] B.DMEM;
[0019] 111.01^]\1+10%卩85+2.5%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20] n. DMEM+10% FBS+5% 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21] 〇· DMEM+10% FBS+10%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22] ρ· DMEM+15%鸡血清+重悬细胞;
[0023] 4)接种细胞:按以上体系,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且每个水平4个重复;
[0024] 5)细胞培养:放入C02培养箱,在5% C02、37°C条件下,按设计的时间分别培养5 小时、10小时、24小时、48小时;
[0025] 6)呈色:按设计时间培养后,每孔加入MTT溶液(5mg/mL)20uL,37°C继续孵育4小 时,终止培养,离心(l〇〇〇r/min,15min)小心弃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uL DMS0,振荡 lOmin,使甲臜充分溶解;
[0026] 7)比色:选择490nm波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各孔光吸收值,记录结果。以 时间为横轴,光吸收值(A)为纵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0027] 8)结果:RPMI1640培养基与DMEM培养基比较差异极显著;不同的培养时间之间 比较差异不显著;用不同鸡血清浓度培养之间比较差异极显著,两种培养基与不同培养时 间之间互作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同培养基与不同鸡血清浓度之间互作比较,差异极显著; 不同培养时间与不同鸡血清浓度之间互作比较差异不显著;三者互作,差异不显著;通过 两种多重比较方法显示,不同鸡血清浓度培养时,血清浓度为2. 5%与其他三种鸡血清浓 度有极显著的差异;并得到培养鸡巨噬细胞HD11的最优培养基方案为:RPMI1640(Sigma公 司),10%新生牛血清补充(热灭活),10.0禮服^,1.011^丙酮酸钠,0.11111非必需氨基酸, 2. OmM谷氨酰胺,100U .πιΓ1的青霉素100 μ g/ml链霉素,5 X 10_5M2-巯基乙醇(pH值7. 3), 2. 5 %鸡血清。
[002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9] 鸡巨噬细胞HD11能够更快、更好的生长,提高增殖效率,新的培养体系,使细胞迅 速增长,且细胞活力增加,缩短试验时间,使后续试验更好的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 图 1 :5h,DMEM+10%胎牛血清 +2. 5%鸡血清;
[0031] 图2:1011,01^]\1+10%胎牛血清+2.5%鸡血清;
[0032] 图 3 :24h, DMEM+10%胎牛血清 +2. 5%鸡血清;
[0033] 图4:4811,01^1+10%胎牛血清+2.5%鸡血清;
[0034] 图 5 :5h,RPMI1640+10%胎牛血清 +2. 5%鸡血清;
[0035] 图6:1011,1^]\01640+10%胎牛血清+2.5%鸡血清;
[0036] 图 7 :24h,RPMI1640+10%胎牛血清 +2. 5%鸡血清;
[0037] 图8:4811,1^]\〇1640+10%胎牛血清+2.5%鸡血清;
[0038] 图9不同培养基之间的细胞生长图 图10不同鸡血清浓度之间的细胞生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0] 实施例
[004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分别用RPMI1640和DMEM两种不同的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 的胎牛血清和鸡血清,分别培养5小时、10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通过MTT比色试验,检 测最佳培养体系。
[0042] 具体步骤为:首先用两种不同培养基按设置的时间培养细胞;其次用MTT比色试 验检测,记录光吸收结果;最后以时间为横轴,光吸收值(A)为纵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0043] 1材料与方法
[0044] 1. 1 材料
[0045] 1. 1. 1HD11细胞的准备
[0046] 取生长状态良好,处于对数期生长的细胞两瓶。
[0047] 1. 1. 2MTT溶液的制备
[0048] 称取125mg MTT,放入小烧杯中,加25mL PBS(0. 01mol/L,ρΗ7· 4),在磁力搅拌机上 搅拌30min,用0. 22 μ m的过滤器过滤除菌,分装,4°C保存。两周内有效。二甲基亚砜(DMS0, 使用分析纯产品)
[0049] 1. 1. 3培养基,胎牛血清及鸡血清的准备
[0050] 分别准备两种未添加任何血清的培养基--RPMI1640和DMEM,各50mL,预热;预 热好的胎牛血清和鸡血清各25mL。
[0051] 具体步骤:
[0052] (1)取生长状态良好,出于对数期生长的两瓶HD11细胞,分别计数;
[0053] (2)收集细胞,用PBS清洗2-3次,离心(1000rpm,5min)弃上清,分别用未加任何 血清的RPMI1640和DMEM重悬备用;
[0054] (3)分别制备含不同鸡血清的两种培养基:
[0055] A. RPMI1640
[0056] q. RPMI1640+10 % FBS+2. 5 %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57] r. RPMI1640+10 % FBS+5 %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58] s. RPMI1640+10% FBS+10%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59] t. RPMI1640+15%鸡血清+重悬细胞
[0060] B. DMEM
[0061] 11.01^]?+10%?85+2.5%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62] V. DMEM+10% FBS+5% 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63] w. DMEM+10% FBS+10% 鸡血清 + 重悬细胞
[0064] x.DMEM+15%鸡血清+重悬细胞
[0065] (4)接种细胞:按以上体系,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且每个水平4个重复。
[0066] (5)细胞培养:放入C02培养箱,在5% C02、37°C条件下,按设计的时间分别培养5 小时、10小时、24小时、48小时。
[0067] (6)呈色:按设计时间培养后,每孔加入MTT溶液(5mg/mL) 20uL,37°C继续孵育4 小时,终止培养,离心(l〇〇〇r/min,15min)小心弃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uLDMS0,振荡 lOmin,使甲臜充分溶解。
[0068] (7)比色:选择490nm波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各孔光吸收值,记录结果。以 时间为横轴,光吸收值(A)为纵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0069] 2 结果
[0070] 2. 1不同培养体系之间培养效果比较:见表1
[0071] 表1 :不同培养体系之间培养效果比较
[0072]

【权利要求】
1. 一种培养鸡HD11巨噬细胞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用RPMI1640和DMEM两种不 同的培养基,添加不同比例的胎牛血清和鸡血清,分别培养5小时、10小时、24小时、48小时 后,通过MTT比色试验,记录光吸收结果;最后以时间为横轴,光吸收值(A)为纵轴绘制细胞 生长曲线,检测最佳培养体系,具体步骤为: (1) HD11细胞的准备:取生长状态良好,处于对数期生长的细胞两瓶; (2) MTT溶液的制备:称取125mg MTT,放入小烧杯中,加25mL PBS(0. 01mol/L,ρΗ7· 4), 在磁力搅拌机上搅拌30min,用0. 22 μ m的过滤器过滤除菌,分装,4°C保存,两周内有效,二 甲基亚砜(DMS0,使用分析纯产品); (3) 培养基,胎牛血清及鸡血清的准备:分别准备两种未添加任何血清的培养基-- RPMI1640和DMEM,各50mL,预热;预热好的胎牛血清和鸡血清各25mL ; 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1) 取生长状态良好,出于对数期生长的两瓶HD11细胞,分别计数; 2) 收集细胞,用PBS清洗2-3次,离心(1000rpm,5min)弃上清,分别用未加任何血清的 RPMI1640和DMEM重悬备用; 3) 分别制备含不同鸡血清的两种培养基: A. RPMI1640 &.1^]\〇1640+10%?85+2.5%鸡血清 + 重悬细胞; b. RPMI1640+10% FBS+5%鸡血清 + 重悬细胞; c. RPMI1640+10% FBS+10%鸡血清 + 重悬细胞; d. RPMI1640+15 %鸡血清+重悬细胞; B. DMEM ; 6.01^]?+10%卩85+2.5%鸡血清+重悬细胞; f. DMEM+10% FBS+5%鸡血清+重悬细胞; g. DMEM+10% FBS+10%鸡血清+重悬细胞; h. DMEM+15%鸡血清+重悬细胞; 4) 接种细胞:按以上体系,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且每个水平4个重复; 5) 细胞培养:放入C02培养箱,在5% C02、37°C条件下,按设计的时间分别培养5小时、 10小时、24小时、48小时; 6) 呈色:按设计时间培养后,每孔加入MTT溶液(5mg/mL)20uL,37°C继续孵育4小 时,终止培养,离心(l〇〇〇r/min,15min)小心弃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uL DMS0,振荡 lOmin,使甲臜充分溶解; 7) 比色:选择490nm波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各孔光吸收值,记录结果。以时间 为横轴,光吸收值(A)为纵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8) 结果:RPMI1640培养基与DMEM培养基比较差异极显著;不同的培养时间之间比较 差异不显著;用不同鸡血清浓度培养之间比较差异极显著,两种培养基与不同培养时间之 间互作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同培养基与不同鸡血清浓度之间互作比较,差异极显著;不同 培养时间与不同鸡血清浓度之间互作比较差异不显著;三者互作,差异不显著;通过两种 多重比较方法显示,不同鸡血清浓度培养时,血清浓度为2. 5%与其他三种鸡血清浓度有极 显著的差异;并得到培养鸡巨噬细胞HD11的最优培养基方案为:RPMI1640(Sigma公司), 10 %新生牛血清补充(热灭活),10. OmM HEPES,1. OmM丙酮酸钠,0. ImM非必需氨基酸, 2. OmM谷氨酰胺,100U .mL-1的青霉素100 μ g/ml链霉素,5 X 10_5M2-巯基乙醇(pH值7. 3), 2. 5 %鸡血清。
2. -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鸡HD11巨噬细胞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 RPMI1640的培养效果要优于用培养基DMEM培养。
3. -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鸡HD11巨噬细胞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培养基 含2. 5%的鸡血清时,培养效果最优。
【文档编号】C12N5/0786GK104059879SQ201410317770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刘向萍, 窦新红, 常国斌, 王克华, 朱静, 陈国宏 申请人: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