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消食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9401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健脾消食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健脾消食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大枣、沙棘各10份,生甘草、白术、半夏各5份、红茶6份。本发明所述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大枣、沙棘各10份,生甘草、白术、半夏各5份,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20-30分钟,晾干并研成粗末,获得无菌原材料;步骤二)、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红茶6份混合,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养生中药茶饮品的有益效果:有轻微中药香味,无任何毒副作用,补中益气、健脾消食、养血安神、止咳化痰效果明显,用于治疗脾虚食少、咳嗽痰多、气血亏虚、失眠病症。
【专利说明】 健脾消食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茶领域,具体涉及由中药原料与茶配伍制成的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的液体饮料。广义的药茶还包括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如汤饮、鲜汁、露剂、乳剂等。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座宝库,食疗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顶皇冠,而茶疗恰恰是这顶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药茶将药与茶完美结合,能防疾病,能品茶趣,常饮能祛顽疾、强体魄、安心神、润喉肠、降脂减肥、益寿延年。药茶是根植于中医药文化与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养生方式,真正意义上的药茶是以中药原植物叶片,并结合中药与茶叶炮制方法,制作成茶叶形态,它同时具备中药的治疗养生效果与茶叶的“形、色、香、道”,具有实效性、安全性、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优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消食、养血安神、止咳化痰功效的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对脾虚食少、咳嗽痰多、气血亏虚、失眠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大枣、沙棘各10份,生甘草、白术、半夏各5份、红茶6份。
[0005]本发明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称取原料大枣、沙棘各10份,生甘草、白术、半夏各5份,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20-30分钟,晾干并研成粗末,获得无菌原材料;
[0007]步骤二)、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红茶6份混合,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0008]本发明所选择的原料,其药性和功效分别是:
[0009]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而现代的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钙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份。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0010]沙棘: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
[0011]生甘草:生甘草,拉丁文名:Radix Glycyrrhizae.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秋,荚果裂开,籽粒随风散步大地上,天然繁殖。茎挺拔直立;根如圆柱,直径三四厘米,大的五六厘米,长一米多,最长者达三四米。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2]白术:白术多年生草本,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13]半夏:该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
[0014]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工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的功效我们大致可以分为:抗氧化延缓衰老、强壮骨骼、舒张血管、养胃护胃、抗癌、消炎杀菌、解毒、生津清热、利尿、提神消疲。
[0015]本发明中药茶饮品的补中益气、健脾消食、养血安神、止咳化痰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基本资料如下:2004-2013年,门诊临床应用本发明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对645例体验者用;有脾虚食少、咳嗽痰多、气血万■虚、失眠病症,平均年龄45岁;服用方法:开水冲饮,每日早晚饮用200-250ml ;连续服用21-28日后,有效或显效578例;有效或显效的评价标准为:症状有所改善或者症状消失。
[0016]本发明养生中药茶饮品的有益效果:有轻微中药香味,无任何毒副作用,补中益气、健脾消食、养血安神、止咳化痰效果明显,用于治疗脾虚食少、咳嗽痰多、气血亏虚、失眠病症。
[0017]具体实施方法
[0018]所述健脾消食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大枣、沙棘各10份,生甘草、白术、半夏各5份、红茶6份。
[0019]本发明所述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称取原料大枣、沙棘各10份,生甘草、白术、半夏各5份,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20-30分钟,晾干并研成粗末,获得无菌原材料;
[0021]步骤二)、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红茶6份混合,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健脾消食养生中药茶饮品,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大枣、沙棘各10份,生甘草、白术、半夏各5份、红茶6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茶饮品,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原料大枣、沙棘各10份,生甘草、白术、半夏各5份,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20-30分钟,晾干并研成粗末,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红茶6份混合,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文档编号】A23F3/14GK104381503SQ201410635126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朱婷婷 申请人:朱婷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