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05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带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设在海带加热清洗装置出料端,即海带冷却池进料端,所述划水轮结构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中心轴固定在冷却池两侧的支架上,所述辊筒表面沿轴向设有2?3个桨叶,所述桨叶由冷却池中的水流推动带动进入冷却池进料端的海带向冷却池出料端前进。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划水轮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带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海带是一种深褐色的海藻类植物,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原料,有〃长寿菜〃的美称。新鲜的海带在进入市场前,一般都会经过初步的加工处理,收割回来的海带经过加热清洗之后进入冷却池中进行冷却。目前,海带冷却池一般是通过划水轮将海带由冷却池进料端向冷却池出料端输送,从而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而划水轮通常只有一个辊筒结构,加工效率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推动海带由冷却池进料端向冷却池出料端前进,以便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的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设在海带加热清洗装置出料端,即海带冷却池进料端,所述划水轮结构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中心轴固定在冷却池两侧的支架上,所述辊筒表面沿轴向设有2?3个桨叶,所述桨叶由冷却池中的水流推动带动进入冷却池进料端的海带向冷却池出料端前进。
[0006]所述桨叶沿辊筒径向由滚筒表面向外设置。
[0007]相邻的桨叶之间的间距一致。
[0008]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设在冷却池进料端,辊筒的中心轴固定在冷却池两侧的支架上,所述辊筒表面沿轴向设有2?3个桨叶。所述辊筒下半部分浸入冷却池池水中,当划水轮工作时,辊筒桨叶转动浸入池水中,水流推动桨叶转动带动进入冷却池进料端的海带向冷却池出料端前进。所述辊筒上设置2?3个桨叶,这样可以避免桨叶设置过多而导致海带在输送过程中缠绕在桨叶上,同时桨叶之间的间距也有利于海带向冷却池出料端前进。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划水轮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设在海带加热清洗装置出料端,即海带冷却池I进料端,所述划水轮结构包括辊筒2,所述辊筒2的中心轴固定在冷却池I两侧的支架3上,所述辊筒2表面沿轴向设有2?3个桨叶4,所述桨叶4由冷却池I中的水流推动带动进入冷却池I进料端的海带向冷却池I出料端前进。
[0012]所述桨叶4沿辊筒径2向由滚筒表面向外设置。
[0013]相邻的桨叶4之间的间距一致。
[001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辊筒2的下半部分浸入冷却池I池水中,当划水轮工作时,辊筒2桨叶4转动浸入池水中,水流推动桨叶4转动带动进入冷却池I进料端的海带向冷却池I出料端前进。另外,所述辊筒2上设置2?3个桨叶4,这样可以避免桨叶4设置过多而导致海带在输送过程中缠绕在桨叶4上,同时桨叶4之间的间距也有利于海带向冷却池I出料端前进。
【权利要求】
1.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设在海带加热清洗装置出料端,即海带冷却池进料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水轮结构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中心轴固定在冷却池两侧的支架上,所述辊筒表面沿轴向设有2?3个桨叶,所述桨叶由冷却池中的水流推动带动进入冷却池进料端的海带向冷却池出料端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沿辊筒径向由滚筒表面向外设置,所述桨叶呈长方体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带冷却池的划水轮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桨叶之间的间距一致。
【文档编号】A23L1/337GK204015012SQ201420425099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林贤洪, 白欣, 张朱山, 杨思伟, 张荣华, 黄秀萍 申请人:泉州中孚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