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3580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腌菜,是一种利用高浓度盐液、乳酸菌发酵来保藏蔬菜,并通过腌制,增进蔬菜风味发酵食品。

蔬菜腌制是一种古老的蔬菜加工贮藏方法,不论在我国还是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其加工方法与设备简单易行,所用原料可就地取材,故在不同地区形成了许多独具风格的名特产品,如重庆涪陵榨菜、四川冬菜、江苏扬州酱萝卜干、北京八宝酱菜、贵州独酸菜、四川泡菜和山西什锦酸菜等。在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年代,腌制蔬菜主要为家庭式自制自食,其目的是为了延长蔬菜的贮藏及食用期来弥补粮食的不足。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代人食用腌菜已不再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调节口味,特别是腌菜具有的助消化、消油腻、调节脾胃等作用,被都市人们所青睐。

腌菜确是一种开胃的大众食品,它给人们最终的实惠是增进身体健康,这是人人都希望的。吃起来能增进食欲,吃了觉得舒服,意味着肠胃愿意受纳,纳而化之,使食物顺利进入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轨道,其结果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渣进大肠,水归膀胱”,带来精力充沛,体魄健壮的最佳效益。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腌菜的口味较为单一,并且其效果也仅仅是开胃,而不具备其他功效,并且使用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多营养价值或是具有保健效果的食品的追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由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腌制而成,腌制过程中,采用中药提取液进行初步腌制,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保健效果,长期食用具有活血祛风、行气止痛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由原料、辅料、调味料、腌制液制成;所述的原料包括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所述的辅料包括食用盐、朝天椒、花椒、五香粉、料酒、大蒜,所述的调味料包括白砂糖、红糖、枣花蜜、柠檬粉、果醋,所述的腌制液由莳萝、菩提树花、扁豆花、黄毛榕、白绿叶、豨莶草制成。

所述的原料、辅料、调味料、腌制液的质量比为15:2:5:3。

所述的原料中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的质量比为15:4:3:3。

所述的辅料中,食用盐50份、朝天椒15份、花椒6份、五香粉5份、料酒4份、大蒜4份。

所述的调味料中,白砂糖10份、红糖10份、枣花蜜4份、柠檬粉8份、果醋8份。

所述的腌制液中原料按重量份数,莳萝30-35份、菩提树花10-15份、扁豆花6-10份、黄毛榕3-5份、白绿叶3-5份、豨莶草3-5份。

所述的腌制液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莳萝35份、菩提树花13份、扁豆花8份、黄毛榕4份、白绿叶3份、豨莶草3份。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原料预处理:

(1)按质量比,选取新鲜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使用清水浸泡2-3小时,然后分别用热水烫漂1-2分钟,烫漂后沥干水分;

(2)将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切块;

步骤2、制备腌制液:

(1)按重量份数,取莳萝、菩提树花、扁豆花、黄毛榕、白绿叶、豨莶草,洗净并除杂;

(2)取洗净并除杂后的原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粗粉;

(3)将粉碎后的粗粉加水提取3次,分别加12倍、10倍、8倍的水,小火煎煮1-2小时,煎煮后过滤,过滤后混合三次提取液,制得腌制液;

步骤3、初步腌制:

将处理后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置于瓷罐中,加入腌制液,再加入凉白开水,置于阴凉处,密封腌制12-18小时,取出,备用;

步骤4、二次腌制:

按质量比,取辅料中的食用盐、朝天椒、花椒、五香粉、料酒、大蒜,取初步腌制后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置于瓷罐中,加入食用盐、朝天椒、花椒、五香粉、料酒、大蒜,再加入凉白开水,然后使用20-30公斤的石块压在上面,密封瓷罐,置于阴凉处,腌制10-15天后取出,备用;

步骤5、清洗:

取二次腌制后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使用清水冲洗3-5遍,每次冲洗30-50秒;

步骤6、制备调味液:

按质量比,取调味料中的白砂糖、红糖、枣花蜜、柠檬粉、果醋,将红糖、白砂糖、枣花蜜、柠檬粉混合,加入适量水,小火加热2-3分钟,冷却后加入果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调味液;

步骤7、调味、灭菌、装袋:

取二次腌制后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浇入调味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采用高温灭菌的方式灭菌,灭菌温度为120-125℃,时间为40-50秒,灭菌后装袋塑封,然后采用紫外线灭菌的方式二次灭菌,灭菌后装入包装袋,制得一种黄瓜辣椒腌菜。

在腌制液中:莳萝,健胃、驱风、催乳,菩提树花,发汗解表,止痛镇痉,扁豆花,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主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黄毛榕,健脾益气、活血祛风,治气血虚弱、中气不足、子宫下垂、脱肛、泄泻、风湿痹痛、筋骨疼痛,白绿叶,利尿排石,止咳定喘,行气止痛,治慢性肾炎、肾结石、胃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豨莶草,祛风湿,强筋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由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腌制而成,采用白砂糖、红糖、枣花蜜、柠檬粉、果醋制备的调味液进行调味,改变了传统腌菜的口味,食用起来更为可口,在腌制过程中,采用莳萝、菩提树花、扁豆花、黄毛榕、白绿叶、豨莶草制备的中药提取液进行初步腌制,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保健效果,长期食用具有活血祛风、行气止痛的效果。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选择原料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由原料、辅料、调味料、腌制液制成;所述的原料包括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所述的辅料包括食用盐、朝天椒、花椒、五香粉、料酒、大蒜,所述的调味料包括白砂糖、红糖、枣花蜜、柠檬粉、果醋,所述的腌制液由莳萝、菩提树花、扁豆花、黄毛榕、白绿叶、豨莶草制成。

实施例2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原料、辅料、调味料、腌制液的质量比为15:2:5:3。

实施例3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原料中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的质量比为15:4:3:3。

实施例4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辅料中,食用盐50份、朝天椒15份、花椒6份、五香粉5份、料酒4份、大蒜4份。

实施例5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调味料中,白砂糖10份、红糖10份、枣花蜜4份、柠檬粉8份、果醋8份。

实施例6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腌制液中原料按重量份数,莳萝30-35份、菩提树花10-15份、扁豆花6-10份、黄毛榕3-5份、白绿叶3-5份、豨莶草3-5份。

实施例7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腌制液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莳萝35份、菩提树花13份、扁豆花8份、黄毛榕4份、白绿叶3份、豨莶草3份。

实施例8

一种黄瓜辣椒腌菜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原料预处理:

(1)按质量比,选取新鲜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使用清水浸泡2-3小时,然后分别用热水烫漂1-2分钟,烫漂后沥干水分;

(2)将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切块;

步骤2、制备腌制液:

(1)按重量份数,取莳萝、菩提树花、扁豆花、黄毛榕、白绿叶、豨莶草,洗净并除杂;

(2)取洗净并除杂后的原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粗粉;

(3)将粉碎后的粗粉加水提取3次,分别加12倍、10倍、8倍的水,小火煎煮1-2小时,煎煮后过滤,过滤后混合三次提取液,制得腌制液;

步骤3、初步腌制:

将处理后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置于瓷罐中,加入腌制液,再加入凉白开水,置于阴凉处,密封腌制12-18小时,取出,备用;

步骤4、二次腌制:

按质量比,取辅料中的食用盐、朝天椒、花椒、五香粉、料酒、大蒜,取初步腌制后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置于瓷罐中,加入食用盐、朝天椒、花椒、五香粉、料酒、大蒜,再加入凉白开水,然后使用20-30公斤的石块压在上面,密封瓷罐,置于阴凉处,腌制10-15天后取出,备用;

步骤5、清洗:

取二次腌制后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使用清水冲洗3-5遍,每次冲洗30-50秒;

步骤6、制备调味液:

按质量比,取调味料中的白砂糖、红糖、枣花蜜、柠檬粉、果醋,将红糖、白砂糖、枣花蜜、柠檬粉混合,加入适量水,小火加热2-3分钟,冷却后加入果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调味液;

步骤7、调味、灭菌、装袋:

取二次腌制后的黄瓜、灯笼椒、小米椒、尖椒,浇入调味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采用高温灭菌的方式灭菌,灭菌温度为120-125℃,时间为40-50秒,灭菌后装袋塑封,然后采用紫外线灭菌的方式二次灭菌,灭菌后装入包装袋,制得一种黄瓜辣椒腌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