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8219阅读:20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属于大豆精细化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粉是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从大豆中提取,得到的近乎纯化的蛋白质。大豆蛋白中粉含有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与肉、鱼、蛋、奶近似,属于全价蛋白质。研究表明: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蛋白质的缺乏会直接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皮肤松弛和提前衰老。

采用低温冷榨工艺制取的大豆蛋白粉,由于整个工艺过程是利用螺杆挤压作用机理,在低温状态下通过强大的物理挤压力使大豆米中的油脂与蛋白分离。而目前国内、外设备通过机械挤压,获得的蛋白粉中油脂的残留量最多只能做到4.5%以上,再低就实现不了,要实现更低的油脂残留就要采用化学溶剂浸出法。蛋白粉中残留的油脂,会与空气中氧气、水分的接触,因水解、氧化等作用,不饱和脂肪酸甘油脂上的不饱和键容易产生自动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继而又断裂分解,产生其他具有臭味与哈喇味的醛类等物质,形成酸败,严重影响了蛋白粉的风味与品质。另一方面,常用的油脂抗氧化剂大多是人工合成,应用较多的是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但因是化学合成,有一定的毒性。常规的大豆蛋白粉的保藏需要-18℃,且保质期只有一年。而这个冷藏条件无论是在生产后还是销售链中都是很难实现的,即使要实现,也是需要投入极大的物质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储存时间长,便于保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1)将茶多酚干粉加入到搅拌罐中,同时将水加入到搅拌罐中,控制温度为40-45℃,同时搅拌罐上的搅拌轴以45-50转/min的速度搅拌23-28min;

(2)将大豆浸泡10-12小时,脱出大豆外皮,打制为豆浆液;

(3)将豆浆液加入搅拌罐中进行调质;

(4)将调质后的物料经过挤压,形成的饼粕进行干燥、冷却后超微粉碎,制得大豆蛋白粉。

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茶多酚溶液浓度为0.03-0.04wt%。

所述步骤(3)中,所述调质的时间为20-30min,调质温度为40-60℃,搅拌速度为70-80转/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茶多酚溶液进行保质,不仅延长了大豆蛋白粉的保质期,而且茶多酚为天然产物,更为安全健康。

(2)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大豆蛋白粉可以常温保藏,并且保质期长达14个月以上,节约了销售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大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1)将茶多酚干粉加入到搅拌罐中,同时将水加入到搅拌罐中,得到的茶多酚溶液浓度为0.04wt%;控制温度为40℃,同时搅拌罐上的搅拌轴以50转/min的速度搅拌25min;

(2)将大豆浸泡12小时,脱出大豆外皮,打制为豆浆液;

(3)将豆浆液加入搅拌罐中进行调质,调质的时间为30min,调质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80转/min;

(4)将调质后的物料经过挤压,形成的饼粕进行干燥、冷却后超微粉碎,制得大豆蛋白粉。

实施例2

一种大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1)将茶多酚干粉加入到搅拌罐中,同时将水加入到搅拌罐中,得到的茶多酚溶液浓度为0.03wt%;控制温度为40℃,同时搅拌罐上的搅拌轴以45转/min的速度搅拌23min;

(2)将大豆浸泡10小时,脱出大豆外皮,打制为豆浆液;

(3)将豆浆液加入搅拌罐中进行调质,调质的时间为30min,调质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70转/min;

(4)将调质后的物料经过挤压,形成的饼粕进行干燥、冷却后超微粉碎,制得大豆蛋白粉。

实施例3

一种大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1)将茶多酚干粉加入到搅拌罐中,同时将水加入到搅拌罐中,得到的茶多酚溶液浓度为0.035wt%;控制温度为43℃,同时搅拌罐上的搅拌轴以48转/min的速度搅拌27min;

(2)将大豆浸泡11小时,脱出大豆外皮,打制为豆浆液;

(3)将豆浆液加入搅拌罐中进行调质,调质的时间为25min,调质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75转/min;

(4)将调质后的物料经过挤压,形成的饼粕进行干燥、冷却后超微粉碎,制得大豆蛋白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