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91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食品干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包括谷物等的食品进行大容量干燥的食品干燥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食品干燥机有通过对干燥室内部空气进行加热来干燥食品的热风式干燥方式和通过在低温状态下长时间进行干燥的冷冻式干燥方式,热风式干燥方式适用的是向干燥室供应热风或者供应加热的流体(水)的方式。

热风式干燥方式对食品进行高温加热,因此存在破坏食品固有组织且还存在其形态发生变质的问题,而冷冻式干燥方式要在低温状态下长时间对食品进行干燥,因此食品会因冷冻而变得脆,这同样也无法解决组织变形的问题。

鉴于此,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0881867号(2009.02.04公开)公开了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对食品进行干燥的食品干燥机,其通过降低干燥室内部的空气,在常温状态下膨胀空气的同时,设于顶棚的蒸发器凝结所述膨胀的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并将此水分排放到外部,另外,设于顶棚的风扇对干燥室的空气进行强制循环,使得整个空气能够履行均匀的膨胀和凝结。

另外,设于工厂的食品干燥机在进行一次食品干燥时,要对大容量的食品进行干燥,因此需要在干燥室配置多段的如先行技术中出现的用于装载食品的盘子,而为了架住此盘子则需要设置单独的支架。因此,为了对食品进行干燥,则需要先把支架从干燥室拿出来,然后把盘子分离开并在各个盘子中手工装载食品后,再把各个盘子重新装到支架上,并移动至干燥室,而这一系列的作业全部需要手工进行作业,因此作业人员非常辛苦。另外,如上述所述,进行一次干燥时需要对大容量的食品进行干燥,这最终将引起降低生产能力的问题。另外,加热空气或者加热流体只会供给到装载于盘子中的食品的上部或者下部,这样一来,某一侧面会比另一侧面干燥得更多,这最终会引起质量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在进行第一次加热后需要翻转装载于盘子当中的食品,这也要通过手工作业进行,最终还是会导致生产能力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研究得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大容量的食品快速且方便地供应至干燥机的食品干燥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把大容量的食品进行均匀干燥的食品干燥机。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干燥机包括:机体10,其内部具备干燥室20;加热装置,其用于加热及干燥干燥室20内部的食品;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凝干燥室内部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排水装置,其用于向外部排放因冷却装置而产生的冷凝水;减压泵60,其用于减压干燥室20的内部空气;及控制器50。所述干燥室20设有多段的以高度方向排列的用于装载要进行干燥的食品的干燥输送带100,位于最上端的干燥输送带100a的一侧端部的上部对应地设有用于投放要进行干燥的食品的原料投入口120,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的一侧端部的下部对应地设有用于排出干燥完毕的食品的原料吐出口130,而且,所述干燥输送带100为相互独立地进行驱动,且相邻的上下干燥输送带100以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另外,相邻的上下干燥输送带100设置为某一个干燥输送带100与其邻近的另外的干燥输送带100相比,其一侧设置为伸出,另一侧设置为缩进,以此,使得驱动所述干燥输送带100时,经过原料投入口120投放至位于最上端的干燥输送带100a的食品将依次地经过干燥输送带100,朝下部方向进行移动及装载。

所述控制器50待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的上部干燥输送带100b装载完毕食品之后,停止多个干燥输送带100的驱动并停止投放食品,然后驱动食品干燥机进行第一次食品干燥,所述控制器50待第一次干燥完毕之后,通过驱动多个干燥输送带100,把装载于各个干燥输送带的食品移动及装载至位于下面的干燥输送带,当移动及装载完毕之后,重新又驱动食品干燥机进行第二次食品干燥。

所述控制器50通过调节各个干燥输送带100的速度,控制食品移动及装载至各个干燥输送带100。

另外,所述加热装置适用各个所述干燥输送带100内部设有的电热器140,所述电热器140和干燥输送带100之间设置有旋转滚轮150。

另外,所述机体10呈圆筒形状,且所述机体10及干燥室20的截面呈圆形状。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把食品放入原料投入口时,多级输送带会驱动起来,食品将自动装载至输送带上,其省略了以往的通过手工作业的食品装载工艺,因此能够把大容量的食品快速且方便地进行供给,最终起到提高生产率的效果。另外,作为加热源的电热器设置于输送带内部,且进行1次干燥后,通过驱动干燥输送带,食品将移动至位于下面的干燥输送带的同时,会转换装载方向进行2次干燥,如此一来,也能够对大容量的食品进行均匀干燥,最终将起到提高食品干燥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干燥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食品干燥机的正面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食品干燥机的背面图;

图4是表示设置于图1的食品干燥机内部的干燥输送带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所述的目的、特征及其他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更加分明。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干燥机。

图1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干燥机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表示图1的食品干燥机的正面剖面图,图3是表示图1的食品干燥机的背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品干燥机包括:机体10,其内部具备干燥室20;加热装置,其用于加热装载于干燥室内部的食品;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凝干燥室内部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排水装置,其用于向外部排放因冷却装置而产生的冷凝水;减压泵,其用于减压干燥室20的内部空气;控制器50,其用于控制食品干燥机的整个动作。而且,干燥室20设有多段的以高度方向排列的用于装载要进行干燥的食品的干燥输送带100。

机体10呈圆筒形状,因此内部的干燥室20的截面也大致呈圆形状。而且,机体10的前面或者后面设有可开启和关闭的出入门12。另外,虽然未予以图示,机体的前面或者侧面或者后面可设置能够确认食品的干燥与否及食品的装载状态的透明窗。另外,虽然未予以图示,在机体的内侧面设置隔热材等来对干燥室内部进行隔热为好。

另外,机体10的上面侧部设有用于向机体内部投入食品的开关门14,此开关门14配置于与设于干燥室内部的原料投入口120(参照图4)对应的位置。另外,虽然未予以图示,机体10的下面侧部也设有开关门,此开关门配置于与设于干燥室内部的原料吐出口130(参照图4)对应的位置。

机体10内部的上部设有区划部件30,经区划部件30机体10的上部和干燥室20被隔开。区划部件30具备用于支撑冷却装置的部分组成要素和风扇90等而设置的平面部32;和从平面部32延伸且通过风扇90用于导引从干燥室20流入的空气重新返回到干燥室20的导引部34。如图所示,机体10大致呈截面为圆形的形状,因此导引部34也呈其截面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形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通过使机体10具有圆筒形状,机体10及干燥室20的截面大致呈圆形形状,如此一来,具有空气流动更加畅通的优点。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仅限于此,机体及干燥室的截面可以呈四角形的形状,其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区划部件30的上面设有冷却装置的部分组成要素和风扇90.区划部件30设置为一对,用于在其中间形成一定空间,空气经风扇90流入此空间并流动。

冷却装置适用通常的冷冻循环过程,即其包括:压缩器71,其用于压缩冷媒;冷凝器72,其通过导管与压缩器71连接,并把压缩器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与干燥室20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其相变为高温液体状态;膨胀阀74,其通过导管与冷凝器72连接,并把经过冷凝器72的冷媒加以急剧膨胀,将其变为低温、低压状态;及蒸发器75,其通过导管与膨胀阀74及压缩器71连接,并把经过膨胀阀74的冷媒加以蒸发,通过把周边空气加以冷却,将其变为冷凝水。在此,如图所示,冷凝器72和膨胀阀74及蒸发器75分别设于机体10内部的区划部件30的上面,压缩器71则设于机体10的外部。

通常的冷却系统作为公知技术,将压缩器、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相互有机地连接,作业流体通过经过它们之间来对室内进行制冷,这将重复进行所述压缩器压缩导管内的冷媒(作业流体)并将其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送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将此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将其相变为液体状态之后,送入膨胀阀,所述膨胀阀将液体冷媒进行急剧膨胀并将其变为低温、低压的霜状形态,送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利用冷媒通过吸入室内空气来制冷,所述被热交换的冷媒重新又送回压缩器的过程。

排水装置设于蒸发器75的底部,其包括:集水部件81,其用于收集通过蒸发器75而凝结的凝结水;导引管82,其与集水部件81连接并引至机体10的外部,用于把凝结水导引至外部;及储存罐83,其与导引管82连接,用于储存凝结水,且形成于其底部的出口配置有开关阀。干燥室20内部设有2个蒸发器75,因此所述排水装置的所述集水部件81也相应地设置2个,优选地,所述2个集水部件81通过一个导引管82来连接。

风扇90朝向机体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此种风扇90可以反复履行通过把干燥室20的空气移动至侧方向,使得干燥室20的空气循环于机体10内侧壁面和所述区划部件30之间,并送入干燥输送带100之后,重新又流入到风扇90内部的过程。

减压泵60配置于设于机体10外部的箱子62内,连接导管60a连接于机体10内部的上部,以此实现对干燥室的减压。不适用减压泵时,干燥室内部将成为大气压状态,因此不会发生室内空气因压力差变得膨胀的现象。但是,通过适用所述减压泵60来把室内空气排放到外部,并且降低干燥室内部的压力的话,那么室内空气也因相应地被膨胀而变轻,其运动也会变得活跃。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装置和排风扇及减压泵来降低干燥室内部的空气压,以此把常温状态的空气加以膨胀,与此同时,设于机体上部的蒸发器把膨胀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加以凝结并将其排放到外部,另外,设于顶棚的风扇强制地把干燥室的空气进行循环,使得整个空气履行均匀的膨胀和凝结,以此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对食品进行干燥。有关于此的详细结构和原理等已在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0881867号中公开,故省略详细说明。

图4是表示设置于图1的食品干燥机内部的干燥输送带的动作的说明图。

参照图2及图4,装载作为干燥对象的食品的干燥输送带100以长度方向设于干燥室20,并以干燥室20的高度方向设置为多段。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干燥输送带100设置为5段,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显然可根据干燥容量或者设计者的用意设置为更多段。

各个干燥输送带100内部设有电热器140,用于对装载于干燥输送带100的食品进行加热及干燥。而且,因干燥输送带持续移动,因此在电热器140和干燥输送带100之间设置旋转滚轮150。

另外,位于最上端的干燥输送带100a的一侧端部的上部对应地设有用于投放要进行干燥的食品的原料投入口120,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的一侧端部的下部对应地设有用于排出干燥完毕的食品的原料吐出口130。此原料投入口120及原料吐出口设置为与设于前述机体10的上端及下端的开关门14(参照图1)相对应,因此可以通过此投放原料(食品)并装载于干燥输送带100上。

所述干燥输送带100为相互独立地进行驱动,即,各个段的干燥输送带100通过单独的驱动源(未图示)驱动,控制器50通过控制所述的各个驱动源来控制干燥输送带100的动作。另外,如图所示,除了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以外,上下相邻的干燥输送带100以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另外,如图所示,相互邻近的上下干燥输送带100设置为“之”字形,即,某一个干燥输送带100与其邻近的另外的干燥输送带100相比,其一侧设置为伸出,另一侧设置为缩进。

因此,通过控制控制器50来驱动干燥输送带100时,借助于原料投入口120投放至位于最上端的干燥输送带100a的食品将依次地经过多个干燥输送带100,朝下部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干燥机将通过两个步骤进行食品干燥。首先,控制器50驱动多个干燥输送带100,把食品装载至位于最下端干燥输送带100c的上部干燥输送带100b。在此,干燥输送带100的移动方向为从上依次为A1→A2→A3→A4。当装载完毕,各个干燥输送带100停止驱动来停止投放食品,然后驱动食品干燥机进行第一次食品干燥。档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的上部干燥输送带100b上也全部装载好食品时,控制器50能够以警告音或者警告灯的提醒方式告知作业人员,使作业人员停止投放食品,或者可以使用自动关闭原料投入口120的方式等。

当第一次干燥完毕时,控制器50停止干燥动作重新又驱动多个干燥输送带100,使得装载于各个干燥输送带100的食品移动至下面的干燥输送带100。即,装载于各个干燥输送带100上的食品一段一段地进行移动并移动及装载至位于下面的干燥输送带100上。因此,位于最上端的干燥输送带100a上将不存在食品,而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上则装载有食品。在此,除了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以外的干燥输送带的100的移动方向为如同前述所述,从上依次为A1~A4,但是,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则如同B1箭头符号进行移动。

在此,干燥输送带100驱动的同时,当食品落到位于下面的干燥输送带时,转换食品的装载方向。即,食品落到下面的干燥输送带时,会转换方向并按其状态进行装载。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干燥机具有对食品进行上下均匀干燥的优点。

移动完毕后,控制器50驱动食品干燥机来对食品进行第二次干燥。当第二次干燥完毕,控制器50又重新驱动干燥输送带100,使得食品通过原料吐出口130排出。在此,首先驱动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来移动食品,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原料吐出口130位于右侧端,因此,此时要按B2箭头符号进行移动。但是,原料吐出口可以位于左侧端,此时按B1箭头符号进行移动。当装载于位于最下端的干燥输送带100c上的食品全部通过原料吐出口130排出后,控制器50通过驱动剩下的干燥输送带来把食品依次地移动至下部输送带,并通过原料吐出口排出食品,当食品全部排出后,停止驱动干燥输送带。

控制器50通过计算及调节各个干燥输送带100的预设速度,控制食品移动及装载至干燥输送带10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关门把食品投放到原料投入口的话,多段的输送带进行驱动并且食品自动地装载于输送带上,因此可以省去以往通过手工作业装载食品的工艺,如此一来,能够迅速又方便地供给大容量的食品,最终起到提高生产能力的效果。另外,把作为加热源的电热器设于干燥输送带的内部,当第一次干燥完毕后,通过驱动干燥输送带把食品移动至下面的干燥输送带时,转换其装载方向进行第二次干燥,因此能够将大容量的食品进行均匀干燥,最终起到提高干燥质量的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即,本实用新型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的思想及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数变更及修改,其所有得宜的变更及修改的均等物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范围。

工业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能够把包括谷物等在内的多样的食品进行大容量干燥的食品干燥机,其可以设于工厂等,具有工业可利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