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354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粮食生产加工工艺,更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依赖于自然的水、空气和粮食存活,人每天需要摄入各种各样的食物,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维持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往往希望通过日常饮食获得更充足的营养供给,而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生产的粮食营养物质含量并不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传统的清洗方式一般分为池式灌水浸泡和桶式机械搅拌,细小的粮食容易沉淀底部,为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必须用力不停的搅拌,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考虑人力成本因素,往往减缩时间而造成清洗不彻底,无法做到完全分解残留物。粮食残留物分为:农药的残留和保存工艺存在的残留。

粮食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物来源于土地和种植者。在粮食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几乎是不可能的,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土地污染;正常粮食保存期仅为几个月,为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定期进行熏蒸和喷涂防止粮食霉变和虫蛀是常用的工艺手法,如何去除这部分的残留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另外,在食物的加工方面,运用蒸汽蒸熟粮食虽然是比较传统安全的方法,高温蒸汽有杀菌的效果,但无法提升原料的营养价值,甚至会破坏食材的营养价值,造成营养贬值,对健康不利。

以上是食品行业的一个普遍性的技术盲点。

综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包括:

将种子放入发芽罐中通过水流翻滚清洗;

排出所述发芽罐中清洗过的水;

向所述发芽罐重新注入20~30摄氏度之间的温水,恒温浸泡所述种子3~10小时;

所述种子发芽时将所述发芽罐中的水排出,后将所述种子从所述发芽罐中取出。

优选地,所述种子在所述发芽罐中重复翻滚清洗2~3次。

优选地,对所述种子重复清洗前向用于清洗的水中通入臭氧。

优选地,所述种子进行翻滚清洗的时间介于2~5小时。

优选地,将所述发芽罐中用于清洗的水完全排出的时间为10分钟。

优选地,对所述种子进行清洗的过程中向水中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时间间隔为20~30分钟。

优选地,将所述种子从所述发芽罐中取出后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预熟。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装置,包括发芽罐和储水罐,所述储水罐通过水泵向所述发芽罐中送水;所述储水罐上连接臭氧发生器,所述发芽罐中连接空压机;所述发芽罐、所述储水罐、所述水泵、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空压机均通过控制柜控制工作。

优选地,所述水泵分别连接于所述储水罐的底部与所述发芽罐的顶部;所述发芽罐的顶部设置加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储水罐的罐体设置双层保温层,所述储水罐内设置温控感应器与液位计。

本发明提供的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种子放入发芽罐中通过水流冲刷进行翻滚清洗,清洗完成后排出清洗过的水;再向发芽罐内注入35~42摄氏度之间的温水,使发芽罐内保持恒温,种子在恒温状态下持续浸泡6~10小时,直到种子爆芽时将发芽罐内的水排出,发芽罐内的水完全排出后将种子从发芽罐内取出,完成爆芽过程。

本发明通过在发芽罐内产生翻滚的水流对内部待处理的种子进行翻滚清洗,使整个发芽罐内的种子能够被完全清洗,不留死角,翻滚的水流会将位于中心部分与靠近外侧的种子不断交替换位,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将待处理的种子保持在35~42摄氏度之间的温水中,为其提供合适的环境,能够更快地发芽,一般浸泡6~10小时时即可开始发芽,开始发芽后立刻将种子从发芽罐内取出。

种子爆芽是营养激发的过程,发芽时种子内存储的营养物质被成倍放大,此时是种子营养价值最高的时候,在发芽时将种子取出再加工,能够充分地利用种子内的营养,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装置,包括发芽罐、储水罐、水泵、臭氧发生器空压机、气泵和控制柜,能够对种子进行翻滚冲洗,并可以提供爆芽所需的恒温环境,可以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装置的结构图。

其中:

发芽罐 1、储水罐 2、水泵 3、臭氧发生器 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比传统的粮食加工方法更有效地转化种子内存储的能量,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给出的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中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本方法以粮食的种子为例,但不仅限于种子的加工,其他可以发芽的食材,例如豆类、粮食、谷物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种子放入发芽罐1中,在发芽罐1内通过翻滚的水流不断冲刷对种子进行翻滚清洗,使种子得到充分清洗,确保粮食中的农药残留及为延长粮食保存期而添加的的化学剂被深度分解,真正达到去残留的目的,确保产品源的每一颗原料都是无害、无毒并且非常干净;清洗完成后将发芽罐1内清洗过的水完全排出;整个清洗操作完毕后开始爆芽步骤,向发芽罐1内注入35~42摄氏度之间的温水,包括35和42摄氏度两个端点值,一般可选定为38摄氏度,本发明中表示的数字区间都包括端点值。发芽罐1内保持恒温将种子浸泡6~10小时,浸泡的过程种子保持静置状态,不再进行翻滚。经过了持续的恒温浸泡,当种子恰好开始爆芽时,将发芽罐1内的水完全排出,然后将种子从发芽罐1内取出,开始进行后续操作。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从源头上确保种子的安全,种子放入发芽罐1之前,在挑选种子时采用人工筛选,可以识别出霉变初期颜色相近的种子,在源头上保障种子质量安全。

在发芽罐1内采取水流翻滚冲洗的方式对种子进行前期的清洗操作。传统的池式灌水浸泡和桶式机械搅拌清洗方式,细小的粮食容易沉淀到底部,需要用力不停搅拌,实际操作过程需要大量人力,成本较高并且清洗的均匀性和彻底性难以保证。在发芽罐1内产生翻滚的水流,可以使各处的种子随水流不断移动位置,发芽罐1内各处的种子都能受到水流均匀的冲刷,可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对种子的清洗更为彻底。

清洗过程整体完成后,向发芽罐1内注入温度恒定的水,持续浸泡种子。种子发芽时的力量足以顶起一块石头,粮食的爆芽相当于人类的孕育过程,爆芽的过程是营养被激发的过程,原先以淀粉等形式存储于种子内的物被转化为发芽时所需的营养,因此发芽的过程是营养富集的过程,此时种子内的营养成分达到最高点。“抗氧化物”的概念频繁地被提及,葡萄酒中的抗氧化物含量较高,其中又以白藜芦醇的抗氧化功能最强大。以花生为例,一种普通的花生经过爆芽后,白藜芦醇的含量是普通花生的17倍,远远高于红葡萄酒内的白藜芦醇含量,可见种子内营养物质的富集程度之高。

本发明所说的爆芽是种子营养物质转化的过程,并不特指使种子发芽,在发芽前后的一小段时间之内,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富集程度最高,在出芽时间点前后的时间段都可认为处于爆芽阶段。因此,在对种子爆芽时,可仅选用一种粮食进行操作,还可选用多种不同的粮食作物一同进行爆芽。选用爆芽时间和环境条件相近的种子,通过同样条件的清洗、浸泡爆芽,以一种作物为参照,当其发芽到一定程度时将所有种子一并取出。这个参照物要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选择,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为了达到更好更充分的清洗效果,将种子在发芽罐中重复翻滚清洗2~3次,每次清洗完成后将清洗过的水彻底排出,并再次注入新的水进行重复操作,整个清洗过程会对种子进行2~3次翻滚清洗,种子中存在的杂质可有效被滤除。每次清洗所用的时间依次减少,以清洗三次为例,第一次清洗30分钟,第二次清洗15分钟,第三次清洗5分钟即可。清洗时间过长可能使洗掉的杂质重新被种子吸收,因此要掌握好清洗的时间。若进行两次清洗可相应改动清洗时间。

清洗过程实际上包括去农残步骤。除了清洗过滤杂质,还需要对种子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进行杀灭,同时对种子上的残留农药进行彻底去除,本发明采用臭氧的实现,对种子进行地清洗之前,向用于清洗的水中通入臭氧,溶解了臭氧水可以有效实现杀菌去除农药残留。当然还可采用紫外线等方式,这些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内。

具体地,对种子进行翻滚清洗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30分钟。进行30分钟的清洗后再进行换水,也就是说两次换水操作之间间隔30分钟。另外,将发芽罐1内用于清洗的水完全排出的时间小于或等于10分钟,时间过长容易使种子氧化,影响营养物质的转化。

为了达到更佳的发芽效果,对种子进行清洗的过程中还要向水中通入空气,每间隔20~30分钟进行一次换气操作,也即两次换气的时间间隔为隔20~30分钟,向正在进行清洗操作的水中通入空气,种子用于呼吸作用,所处的环境更有益于出芽。种子处于发芽阶段时一直持续浸泡,不做换水处理,避免种子接触空气时间过久生成其他物产生异味。当发芽罐1内的种子在上述环境中浸泡足够的时间后,种子开始发芽,当种子刚刚开始发芽时立刻将发芽罐1内的水全部排出,并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及时锁住种子内的营养,使种子的营养保持在最佳状态,使其不再继续生长。种子取出后进行预熟,进行后续的加工操作,例如粉碎、包装等。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发芽率,平均发芽率可保持在90%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粮食加工方法极大地保留了种子内营养的完整性,营养成分的含量也得到提升,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装置,包括发芽罐1和储水罐2,发芽罐1与储水罐2之间连通水管,在水管上设置水泵3,通过水泵3向发芽罐1中送水,用于种子在发芽罐1内冲洗或浸泡。在储水罐2上还连通设置臭氧发生器4,开启臭氧发生器4向储水罐2输送臭氧,臭氧具有去除农药残留的作用,溶解在水中可将发芽罐1内的种子进行灭菌处理,更彻底地去除种子中的农药残留。发芽罐1中连接空压机,确保设备的换气和搅拌功能,通过空压机对种子进行翻滚冲洗,空压机一般连接在发芽罐1的底部,向上通入水流产生翻滚。臭氧发生器4与储水罐2之间设置阀门,自动控制臭氧发生器4的开合;储水罐2的顶部通过水管连接于水源,向储水箱2中供水。

发芽罐1、储水罐2、水泵3、臭氧发生器4和空压机均与控制柜连接,由控制柜操纵各个装置运行,例如开启水泵3向发芽罐1内送水,通过臭氧发生器4向储水罐2内溶解臭氧,通过空压机使发芽罐1内的水翻滚或通风换气,向发芽罐1中加入或取出种子等。

储水罐2的罐体设置双层保温层,内部设置温控感应器和液位计,为种子清洗和发芽提供可靠的供水与控温保障。

如图2所示,水泵3通过水管分别连接于储水罐2的底部与发芽罐1的顶部,这里所说的顶部与底部并非仅表示正上方或正下方,只要连接在顶部壁上或底部壁上都可以。在发芽罐1的顶部设置加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种子从加料口中送到发芽罐1中,打开出料口可将种子从发芽罐1中取出,种子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下。发芽罐1的顶部不封闭,通入气体后可以内外循环流通。

上述装置可实现与提升粮食营养含量的加工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为种子爆芽提供环境保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