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4579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笼蜂顾名思义就是把蜜蜂装到特制的笼子里、不带蜂箱和巢脾进行邮寄,这样既方便客户,不管需求量大小都能随时发货,又能降低运输成本。但是,笼蜂邮寄长途的要好几天,在长途邮寄过程,蜜蜂自身能量仅够维持2天左右,而液态的饲料没法打包,固态的饲料蜜蜂又没法吃着就会饿死,因此除了要面对各种邮寄环境和旅途颠簸考验外,因饲料问题而导致成活率低,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所以要研制出一种操作简便、营养丰富适口、方便蜜蜂进食的饲料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及制备方法,克服现有笼蜂饲料不容易喂食,蜜蜂成活率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蜜蜂进食,且营养价值高、能有效增强蜜蜂抵抗力显著因降低长途运输带来的死亡率的笼蜂的营养饲料及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所述营养饲料是以地瓜、面粉、白砂糖、蜂蜜、粳米、糯米、蜂蜡、植物纤维等为原料通过地瓜加工、混合软化、捣碎搅拌、蒸煮软化、胶囊壳制备、填充胶囊制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还公开了上述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地瓜加工:将地瓜洗净后削皮,切成块状;

(2)混合软化:将步骤(1)切成块状的地瓜、白砂糖、蜂蜜、水按照50:2:1:80的比例投入锅中蒸煮30~40min,直至地瓜内部软化为止,得糖化地瓜;

(3)捣碎搅拌:将步骤(2)所得糖化地瓜与面粉按照30:1的比例投入捣碎器内捣碎,搅拌均匀得内容物;

(4)蒸煮软化:将粳米、糯米、蜂蜡按照7:2.5:0.5的比例混合后掺入2倍重量的水,放置锅内蒸煮至软化为止,得软胶囊壳原料混合物;

(5)胶囊壳制备:将步骤(4)软胶囊壳原料混合物捣成泥,与植物纤维按照6:4的比例混合制成软胶囊壳;

(6)填充胶囊:将步骤(3)所得内容物装入步骤(5)所得软胶囊壳内,制成胶囊,即为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1)本发明所采用原材料来源天然、价格低廉,无不良反映,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2)本发明采用糯米、粳米、蜂蜡软胶囊作为外壳,能够使蜜蜂方便刺破胶囊壳吸收胶囊内的饲料的同时,还便于蜜蜂附着在胶囊上进食;(3)本发明采用地瓜作为饲料的主要材料,能够使蜜蜂食用后增强抵抗力以便降低长途运输带来的死亡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应当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所述营养饲料是以地瓜、面粉、白砂糖、粳米、糯米、蜂蜡为原料通过地瓜加工、混合软化、捣碎搅拌、蒸煮软化、胶囊壳制备、填充胶囊制成。具体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地瓜加工:将地瓜洗净后削皮,切成块状;

(2)混合软化:将步骤(1)切成块状的地瓜、白砂糖、蜂蜜、水按照50:2:1:80的比例投入锅中蒸煮30min,直至地瓜内部软化为止,得糖化地瓜;

(3)捣碎搅拌:将步骤(2)所得糖化地瓜与面粉按照30:1的比例投入捣碎器内捣碎,搅拌均匀得内容物;

(4)蒸煮软化:将粳米、糯米、蜂蜡按照7:2.5:0.5的比例混合后掺入2倍重量的水,放置锅内蒸煮至软化为止,得软胶囊壳原料混合物;

(5)胶囊壳制备:将步骤(4)软胶囊壳原料混合物捣成泥,与植物纤维按照6:4的比例混合制成软胶囊壳;

(6)填充胶囊:将步骤(3)所得内容物装入步骤(5)所得软胶囊壳内,制成胶囊,即为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

实施例2:

一种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所述营养饲料是以地瓜、面粉、白砂糖、粳米、糯米、蜂蜡为原料通过地瓜加工、混合软化、捣碎搅拌、蒸煮软化、胶囊壳制备、填充胶囊制成。其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地瓜加工:将地瓜洗净后削皮,切成块状;

(2)混合软化:将步骤(1)切成块状的地瓜、白砂糖、蜂蜜、水按照50:2:1:80的比例投入锅中蒸煮40min,直至地瓜内部软化为止,得糖化地瓜;

(3)捣碎搅拌:将步骤(2)所得糖化地瓜与面粉按照30:1的比例投入捣碎器内捣碎,搅拌均匀得内容物;

(4)蒸煮软化:将粳米、糯米、蜂蜡按照7:2.5:0.5的比例混合后掺入2倍重量的水,放置锅内蒸煮至软化为止,得软胶囊壳原料混合物;

(5)胶囊壳制备:将步骤(4)软胶囊壳原料混合物捣成泥,与植物纤维按照6:4的比例混合制成软胶囊壳;

(6)填充胶囊:将步骤(3)所得内容物装入步骤(5)所得软胶囊壳内,制成胶囊,即为笼蜂邮寄途中的营养饲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