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烤鸡翅的提鲜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7616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烤鸡翅的提鲜调料。



背景技术:

调味料,是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日常生活中最长使用的调味料有:食盐、白糖、味精、白醋。单一植物成份,干用:胡椒、花椒、干姜、辣椒、八角(大茴香)、丁香、月桂叶、肉桂、桂皮、陈皮、小茴香、柠檬叶、薄荷、香草、豆蔻、九层塔、百里香、茶叶、迷迭香、薰衣草、鼠尾草、番红花(藏红花)、甘草、紫苏、芝麻、麻油、芝麻酱、芥末、兴渠、食茱萸、罗望子(Tamarind)、玫瑰香水、石榴、香茅等。常使用的复合调味料有:五香粉、十三香、鸡精、味精、鸡粉等。

但这些调味料,都为通用调味料,不针对特定烹饪方式和特定食品种类,不具有明显改变食品风味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产品种类较多的具有特定风味的快餐食品,以鸡肉食品为例,出现了不同风味的烤鸡翅、炸鸡柳、鸡丁、鸡腿块等肌肉产品。

不同品牌的烤鸡翅具有不同的风味,其关键在于使用了各自独有的调味料。现有通用型的调味料以不能满足目前风格多样、分类精细的食品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烤鸡翅的提鲜调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烤鸡翅的提鲜调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新鲜竹根100、石榴酒1.2、乙基麦芽酚1.5、二氧化硅粉0.16。

作为优选,所述新鲜竹根取扎入泥土深度大于5cm的竹根。

作为优选,所述石榴酒的酒精度数为12.5%。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硅粉的粒径分布在30-65微米。

提鲜调料的制备方法:

1)取毛竹扎入泥土中的新鲜竹根,清洗掉竹根表面的泥土,送入-17℃环境中冷冻2.5小时;然后升温至0℃,5min后采用超声波震荡处理,超声波频率为26000赫兹,处理时间为30min;然后恢复至常温,采用高压射流对竹根进行冲洗,使竹根组织被剥离分散,形成高压射流的液体为水、乙醇和碳酸钙微粉的混合物,质量配比为水20份、乙醇0.6份、碳酸钙微粉2.5份,高压射流的流速为5m/s;

2)被剥离分散后的竹根放入离心搅拌筒内,离心搅拌筒内注满冰水,冰与水的体积为2:15,冰的粒径为1-2.5mm,以水为载体对竹根进行水力破碎,然后过滤,去掉粗杂质,得竹根桨液;

3)对竹根桨液进行浓缩,然后加入竹根质量1.2%的石榴酒、竹根质量0.2%的乙基麦芽酚和竹根质量0.16%的二氧化硅粉,搅拌混合均匀;

4)然后喷雾干燥得提鲜调料。

作为优选,所述喷雾干燥过程是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的。

作为优选,所述碳酸钙微粉的粒径为45-80微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提鲜调料用于烤鸡翅的制作,原料配比简单,以新鲜竹根为主料,以石榴酒为辅料,以乙基麦芽酚为结合载体,各组分协同作用,可以抗氧化,可较长时间的保护调料中的有效成份,该调料在制作烤鸡翅时拌入腌料或浆料中使用,具有提鲜和改变风味的作用,具有特殊的香味。

组份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粉,可以均匀的分散烤鸡翅表面的烘烤热量,避免烤鸡翅局部出现烤糊的情况;可以通过二氧化硅粉吸纳和储藏提鲜调料的气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用于烤鸡翅的提鲜调料,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新鲜竹根100、石榴酒1.2、乙基麦芽酚1.5、二氧化硅粉0.16。

制备方法:

1)取毛竹扎入泥土中的新鲜竹根,清洗掉竹根表面的泥土,送入-17℃环境中冷冻2.5小时;然后升温至0℃,5min后采用超声波震荡处理,超声波频率为26000赫兹,处理时间为30min;然后恢复至常温,采用高压射流对竹根进行冲洗,使竹根组织被剥离分散,形成高压射流的液体为水、乙醇和碳酸钙微粉的混合物,质量配比为水20份、乙醇0.6份、碳酸钙微粉2.5份,高压射流的流速为5m/s;

2)被剥离分散后的竹根放入离心搅拌筒内,离心搅拌筒内注满冰水,冰与水的体积为2:15,冰的粒径为1-2.5mm,以水为载体对竹根进行水力破碎,然后过滤,去掉粗杂质,得竹根桨液;

3)对竹根桨液进行浓缩,然后加入竹根质量1.2%的石榴酒、竹根质量0.2%的乙基麦芽酚和竹根质量0.16%的二氧化硅粉,搅拌混合均匀;

4)然后喷雾干燥得提鲜调料。

喷雾干燥过程是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的,碳酸钙微粉的粒径为45-80微米,新鲜竹根取扎入泥土深度大于5cm的竹根,石榴酒的酒精度数为1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