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饲料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962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配方及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猪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猪肉是人们获取蛋白质和能量的主要肉类食品,以其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而著称,自古是我国城乡居民食用量最大的肉类食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持续增大,特别是对高瘦肉率的要求也越来越显著,这对禽畜养殖业、饲料行业和食品加工行业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为了追求更高的瘦肉率,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抗生素、生长激素等瘦肉型添加剂。瘦肉精虽然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使猪肉不长肥膘,提高猪肉的瘦肉率,但其缺点是用量大、使用时间长、代谢慢,药物残留量大,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并积蓄,从而引起中毒现象并引发一系列疾病,轻则心律不齐,重则导致心脏病;使用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滋长,抵抗疾病,同时增大体重,经济效益显著,这成为畜牧者滥用抗生素的主要诱因。但添加抗生素的同时也会杀死益生菌,打破益生菌和细菌之间的均衡状态,削弱猪本身的抗病能力,反而容易致病。另一方面,未被抗生素杀死的细菌会变成耐药性菌株,导致发病率更高,治愈难度变大;猪生长激素(PGH)是由猪脑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的一种单一肽链的蛋白质激素,也可以通过重组DNA合成。它能通过改善营养物质在猪体内的配比,促进蛋白质合成及抑制脂肪生成,总体表现为体重增加、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增加,但其残留量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饲料占养猪业成本的70%,然而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疯牛病、二恶英,我国的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的爆发对添加剂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开发和研究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安全无隐患的饲料,对于我国这个产猪大国和猪肉需求大国而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猪饲料及其加工方法,该饲料主要通过粗蛋白、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益生菌及中药的有机结合,对猪的肠胃进行有效的调节,并提高猪的免疫能力,同时对猪的生理进行调节,减少猪肥肉的比例,促进瘦肉生长率的提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猪饲料,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豆粕、麦麸、棉籽壳、鱼骨粉、中药添加剂、微量混合物及益生菌菌液的重量比为200:200:50:50:20:1:3;本发明饲料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三七3~4份、延胡索3~5份、山楂4~6份、杜仲4~5份、麻黄5~7份、桂枝6~8份、桑叶8~10份、决明子5~7份。本发明饲料的微量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视黄醇1.5~2份、硫胺素1.2~1.5份、核黄素1.8~2份、叶酸4~5份、抗坏血酸3~3.5份、钼酸铵0.5~0.7份、碘酸钾0.8~1份、亚硒酸钠0.2~0.3份、葡萄糖酸锌0.9~1.2份、淀粉酶1.8~2份、蛋白质分解酶1.2~1.5份、脂肪分解酶1.3~1.5份;本发明中使用的菌液中益生菌是按4:1:0.3的菌落形成单位比的乳酸菌、芽孢菌和双歧杆菌。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饲料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豆粕、麦麸、棉籽壳、鱼骨粉、中药添加剂、微量混合物及益生菌菌液的重量比为200:200:50:50:20:1:3;本发明饲料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三七3.2~3.8份、延胡索3.5~4.5份、山楂4.5~5.5份、杜仲4.2~4.8份、麻黄5.5~6.5份、桂枝6.5~7.5份、桑叶8.5~9.5份、决明子5.5~6.5份。本发明饲料的微量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视黄醇1.7~1.9份、硫胺素1.3~1.45份、核黄素1.85~1.95份、叶酸4.2~4.8份、抗坏血酸3.1~3.4份、钼酸铵0.55~0.65份、碘酸钾0.85~0.95份、亚硒酸钠0.22~0.28份、葡萄糖酸锌1.0~1.1份、淀粉酶1.85~1.95份、蛋白质分解酶1.3~1.4份、脂肪分解酶1.35~1.45份;所述菌液中的益生菌是按4:1:0.3的菌落形成单位比的乳酸菌、芽孢菌和双歧杆菌。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饲料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豆粕、麦麸、棉籽壳、鱼骨粉、中药添加剂、微量混合物及益生菌菌液的重量比为200:200:50:50:20:1:3;本发明饲料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三七3.5份、延胡索4份、山楂5份、杜仲4.5份、麻黄6份、桂枝7份、桑叶9份、决明子6份。本发明饲料的微量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视黄醇1.8份、硫胺素1.4份、核黄素1.9份、叶酸4.5份、抗坏血酸3.2份、钼酸铵0.6份、碘酸钾0.9份、亚硒酸钠0.25份、葡萄糖酸锌1.05份、淀粉酶1.9份、蛋白质分解酶1.35份、脂肪分解酶1.4份;本发明饲料的菌液中益生菌是按4:1:0.3的菌落形成单位比的乳酸菌、芽孢菌和双歧杆菌。根据以上配方,本发明一种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豆粕、麦麸、棉籽壳混合后,先用与棉籽壳同重量份的清水润湿,再与加入益生菌菌液混合均匀,真空无氧发酵,然后在35~40℃烘干,再用粉碎机将发酵好的豆粕、麦麸、棉籽壳打碎,过10目标准筛,即得饲料粉,备用;其中,真空无氧发酵的条件为35-38℃密封,发酵3~5天,真空度保持在-0.06~-0.1MPa;(2)将三七、山楂和决明子用破碎机打碎,再用研磨机磨成粉末,备用;(3)将延胡索、杜仲、麻黄、桂枝、桑叶用破碎机打碎成最长不大于1cm的块或段,然后用温度为45~60℃的食用醋水溶液浸泡16~24h后,过滤,取滤液备用;其中,食用醋水溶液为市售食用醋与纯净水体积1:3~1:5配制而成;(4)将鱼骨粉和步骤(1)的饲料粉、步骤(2)的粉末及微量混合物与步骤(3)的滤液均匀搅拌混合,得到所需猪饲料。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饲料通过粗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益生菌及中药的有机结合,对猪的肠胃进行有效的调节,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并提高猪的免疫能力,同时对猪的生理进行调节,通过体内血液中的血糖血脂,改善心肌血氧供应和血流灌注,增加脂肪的消耗,减少猪肥肉的比例,促进瘦肉生长率的提高。(2)本发明饲料所用豆粕经过发酵会产生更多的小肽,小肽具有生理调节作用。它可以通过诱导小肠中一些酶活性的提高,而使小肠消化功能发育提前,促进健康和提高其生产性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麦麸经过发酵可以使其产生的粗蛋白达到15%以上,且发酵的有益菌补充动物肠道内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维护肠道平衡,提高动物免疫力;棉籽壳本身有毒,经发酵后不仅可以脱毒,而且棉籽壳产生的粗蛋白可以有效给被猪摄入分解吸收,即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3)本发明饲料中的中药添加剂所用三七可以张冠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山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与微量元素,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糖,能够改善和促进胆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预防高血脂的发生,山楂能够开胃促进消化,山楂所含有的脂肪酶也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山楂所含有的黄酮类与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够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4)本发明的中药添加剂中延胡索醇提物有显着扩张血管、降低冠脉阻力与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而杜仲可以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麻黄、桂枝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麻黄碱有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兴奋作用,麻黄碱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抵消了它直接加速心率的作用;起到大量发汗的作用,燃烧体内的脂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猪饲料,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豆粕、麦麸、棉籽壳、鱼骨粉、中药添加剂、微量混合物及益生菌菌液的重量比为200:200:50:50:20:1:3;本发明饲料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三七3份、延胡索3份、山楂4份、杜仲4份、麻黄5份、桂枝6份、桑叶8份、决明子5份。本发明饲料的微量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视黄醇1.5份、硫胺素1.2份、核黄素1.8份、叶酸4份、抗坏血酸3份、钼酸铵0.5份、碘酸钾0.8份、亚硒酸钠0.2份、葡萄糖酸锌0.9份、淀粉酶1.8份、蛋白质分解酶1.2份、脂肪分解酶1.3份;本发明中使用的菌液中益生菌是按4:1:0.3的菌落形成单位比的乳酸菌、芽孢菌和双歧杆菌。根据以上配方,本发明一种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豆粕、麦麸、棉籽壳混合后,先用与棉籽壳同重量份的清水润湿,再与加入益生菌菌液混合均匀,真空无氧发酵,然后在35℃烘干,再用粉碎机将发酵好的豆粕、麦麸、棉籽壳打碎,过10目标准筛,即得饲料粉,备用;其中,真空无氧发酵的条件为35℃密封,发酵3天,真空度保持在-0.06MPa;(2)将三七、山楂和决明子用破碎机打碎,再用研磨机磨成粉末,备用;(3)将延胡索、杜仲、麻黄、桂枝、桑叶用破碎机打碎成最长不大于1cm的块或段,然后用温度为60℃的食用醋水溶液浸泡24h后,过滤,取滤液备用;其中,食用醋水溶液为市售食用醋与纯净水体积1:5配制而成;(4)将鱼骨粉和步骤(1)的饲料粉、步骤(2)的粉末及微量混合物与步骤(3)的滤液均匀搅拌混合,得到所需猪饲料。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猪饲料,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豆粕、麦麸、棉籽壳、鱼骨粉、中药添加剂、微量混合物及益生菌菌液的重量比为200:200:50:50:20:1:3;本发明饲料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三七4份、延胡索5份、山楂6份、杜仲5份、麻黄7份、桂枝8份、桑叶10份、决明子7份。本发明饲料的微量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视黄醇2份、硫胺素1.5份、核黄素2份、叶酸5份、抗坏血酸3.5份、钼酸铵0.7份、碘酸钾1份、亚硒酸钠0.3份、葡萄糖酸锌1.2份、淀粉酶2份、蛋白质分解酶1.5份、脂肪分解酶1.5份;本发明中使用的菌液中益生菌是按4:1:0.3的菌落形成单位比的乳酸菌、芽孢菌和双歧杆菌。根据以上配方,本发明一种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豆粕、麦麸、棉籽壳混合后,先用与棉籽壳同重量份的清水润湿,再与加入益生菌菌液混合均匀,真空无氧发酵,然后在40℃烘干,再用粉碎机将发酵好的豆粕、麦麸、棉籽壳打碎,过10目标准筛,即得饲料粉,备用;其中,真空无氧发酵的条件为38℃密封,发酵5天,真空度保持在-0.1MPa;(2)将三七、山楂和决明子用破碎机打碎,再用研磨机磨成粉末,备用;(3)将延胡索、杜仲、麻黄、桂枝、桑叶用破碎机打碎成最长不大于1cm的块或段,然后用温度为60℃的食用醋水溶液浸泡24h后,过滤,取滤液备用;其中,食用醋水溶液为市售食用醋与纯净水体积1:5配制而成;(4)将鱼骨粉和步骤(1)的饲料粉、步骤(2)的粉末及微量混合物与步骤(3)的滤液均匀搅拌混合,得到所需猪饲料。实施例3一种猪饲料,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豆粕、麦麸、棉籽壳、鱼骨粉、中药添加剂、微量混合物及益生菌菌液的重量比为200:200:50:50:20:1:3;饲料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三七3.5份、延胡索4份、山楂5份、杜仲4.5份、麻黄6份、桂枝7份、桑叶9份、决明子6份。饲料的微量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视黄醇1.8份、硫胺素1.4份、核黄素1.9份、叶酸4.5份、抗坏血酸3.2份、钼酸铵0.6份、碘酸钾0.9份、亚硒酸钠0.25份、葡萄糖酸锌1.05份、淀粉酶1.9份、蛋白质分解酶1.35份、脂肪分解酶1.4份;饲料的菌液中益生菌是按4:1:0.3的菌落形成单位比的乳酸菌、芽孢菌和双歧杆菌。根据以上配方,本发明一种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豆粕、麦麸、棉籽壳混合后,先用与棉籽壳同重量份的清水润湿,再与加入益生菌菌液混合均匀,真空无氧发酵,然后在37℃烘干,再用粉碎机将发酵好的豆粕、麦麸、棉籽壳打碎,过10目标准筛,即得饲料粉,备用;其中,真空无氧发酵的条件为36℃密封,发酵4天,真空度保持在-0.08MPa;(2)将三七、山楂和决明子用破碎机打碎,再用研磨机磨成粉末,备用;(3)将延胡索、杜仲、麻黄、桂枝、桑叶用破碎机打碎成最长不大于1cm的块或段,然后用温度为50℃的食用醋水溶液浸泡20h后,过滤,取滤液备用;其中,食用醋水溶液为市售食用醋与纯净水体积1:4配制而成;(4)将鱼骨粉和步骤(1)的饲料粉、步骤(2)的粉末及微量混合物与步骤(3)的滤液均匀搅拌混合,得到所需猪饲料。实施例4本发明饲料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三七3.2份、延胡索3.5份、山楂4.5份、杜仲4.2份、麻黄5.5份、桂枝6.5份、桑叶8.5份、决明子5.5份。本发明饲料的微量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视黄醇1.7份、硫胺素1.3份、核黄素1.85份、叶酸4.2份、抗坏血酸3.1份、钼酸铵0.55份、碘酸钾0.85份、亚硒酸钠0.22份、葡萄糖酸锌1.0份、淀粉酶1.85份、蛋白质分解酶1.3份、脂肪分解酶1.35份;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本发明饲料的中药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三七3.8份、延胡索4.5份、山楂5.5份、杜仲4.8份、麻黄6.5份、桂枝7.5份、桑叶9.5份、决明子6.5份。本发明饲料的微量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视黄醇1.9份、硫胺素1.45份、核黄素1.95份、叶酸4.8份、抗坏血酸3.4份、钼酸铵0.65份、碘酸钾0.95份、亚硒酸钠0.28份、葡萄糖酸锌1.1份、淀粉酶1.95份、蛋白质分解酶1.4份、脂肪分解酶1.45份;其他与实施例2相同。验证效果分析:动物试验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设计,200头体重接近、健康的70千克左右的育肥猪,公母各半,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10个重复,每个重复包括10头。按如下方式饲喂:对照组:基础饲料;试验组:本发明实施例1的饲料。其中,基础日粮选用豆粕、玉米粉、麦麸1:1:1混合,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猪均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进行免疫及驱虫,试验时间为30天。准确记录各栏试验猪的喂料量与余料量,计算每头猪每周的平均日采食量及全期平均日采食量;试验开始及结束时早上7:30空腹称重,计算每头猪的平均日增重;根据采食量和增重计算料肉比。试验结束后每组选体重相近的6头猪进行屠宰,测定背膘厚、瘦肉率和滴水损失,具体如表1所示。表1对照组与试验组饲养猪结果对照对比项目对照组试验组料肉比3.12~3.282.63~2.79日增重量(g)543~569675~693背膘厚(mm)13.6~14.311.2~12.5瘦肉率(%)56.8~57.875.6~77.1滴水损失(%)3.19~3.291.96~2.15患病率(%)-痢疾9%0%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均增重提高了21.7~24.3%,差异显著(P<0.05);同时,料重比降低了14.9~15.7%(P<0.05),差异显著,同时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痢疾患病率有明显的区别,在对比实验期间,对照组养殖的猪痢疾患病率为9%,而试验组的猪无痢疾症状。这表明,本发明饲料能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加快,料重比降低。背膘厚是猪重要的胴体性状,背膘厚与瘦肉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本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背膘厚无显著性差异。滴水损失,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了34.3~38.6%,对维持猪肉的嫩度、多汁性与肉制品的品质有利。对于最重要的指标,试验组瘦肉率比对照组高出18.8~19.3%。结果表明,本发明饲料营养全面均衡,可提高瘦肉型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同时能改善猪肉品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瘦肉型的猪养殖的饲料。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