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牛肉中硒含量的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612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禽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牛肉中硒含量的饲料。



背景技术:

牛肉,是肉类食品之一,中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次于猪肉,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新鲜牛肉中一般含硒 10.55μg/100g左右,硒不仅是人类的必需微量元素,也是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目前提高家禽体内硒含量一般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硒或有机硒来实现,无机硒以亚硒酸钠为代表,主要存在低利用率,过量添加致毒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1984年,FDA已把硒添加量上限降低到0.1mg/kg,有机硒利用率虽然高,但成本也比较高,在以低成本养殖为目的养殖界实用性并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牛肉中硒含量的饲料,该饲料依旧以无机硒作为补硒源,但通过添加接种红茶菌发酵得到的发酵白菜,对亚硒酸钠进行生物转化,转化率在77%以上,从而使得亚硒酸钠在肠道中的吸收率得以提高,相对于直接等量添加于饲料中的情况下,补硒效果更明显。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牛肉中硒含量的饲料,

其中混有0.0001‰硒纯度为45%-47%的亚硒酸钠,8%-10%的接种红茶菌发酵得到的发酵白菜。

所述发酵白菜是通过下述步骤发酵得到,

将白菜分片剥离,分层码齐,装入坛中;

将红茶与水按1:15-20的体积比混合,煮沸后焖至30-35分钟,待茶汤完全冷却,向茶汤中加入茶汤体积2-5%的蔗糖、1-1.2%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倒入坛中,直至将白菜完全浸没,盖坛发酵30-35天。

取发酵白菜打浆,离心取上清液,加入的亚硒酸钠溶液,于28℃,220r/min的摇床上培养1天,从摇床上取下后,于335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计算含量和转化率。

将红茶与水按1:15-20的体积比混合,煮沸后焖至30-35分钟,待茶汤完全冷却,向茶汤中加入茶汤体积2-5%的蔗糖、1-1.2%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发酵30-35天。加入的亚硒酸钠溶液,于28℃,220r/min的摇床上培养1天,从摇床上取下后,于335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计算含量和转化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下文中通过使用实施例和对照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为以下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一种提高牛肉中硒含量的饲料,

其中混有0.0001‰硒纯度为45%%的亚硒酸钠,8%%的接种红茶菌发酵得到的发酵白菜。

所述发酵白菜是通过下述步骤发酵得到,

将白菜分片剥离,分层码齐,装入坛中;

将红茶与水按1:15的体积比混合,煮沸后焖至30分钟,待茶汤完全冷却,向茶汤中加入茶汤体积2%的蔗糖、1%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倒入坛中,直至将白菜完全浸没,盖坛发酵30天。

实施例2、一种提高牛肉中硒含量的饲料,

其中混有0.0001‰硒纯度为46%的亚硒酸钠,9%的接种红茶菌发酵得到的发酵白菜。

所述发酵白菜是通过下述步骤发酵得到,

将白菜分片剥离,分层码齐,装入坛中;

将红茶与水按1:17的体积比混合,煮沸后焖至32分钟,待茶汤完全冷却,向茶汤中加入茶汤体积4%的蔗糖、1.1%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倒入坛中,直至将白菜完全浸没,盖坛发酵33天。

实施例3、一种提高牛肉中硒含量的饲料,

其中混有0.0001‰硒纯度为47%的亚硒酸钠,10%的接种红茶菌发酵得到的发酵白菜。

所述发酵白菜是通过下述步骤发酵得到,

将白菜分片剥离,分层码齐,装入坛中;

将红茶与水按1:20的体积比混合,煮沸后焖至35分钟,待茶汤完全冷却,向茶汤中加入茶汤体积5%的蔗糖、1.2%的红茶菌混合均匀,倒入坛中,直至将白菜完全浸没,盖坛发酵35天。

试验从2015年3月初-2015年8月末,试验地点在安徽省蒙城县天佑农场。

试验牛选自经检疫无病害的鲁西黄牛20头,试验牛重在6月龄附近,试验日常饲料由麸皮10%、油饼类15%、贝壳粉2%、骨粉3%、食盐1%、0.0001‰硒纯度为45%-47%的亚硒酸钠、8%的接种红茶菌发酵得到的发酵白菜、余量为玉米,日常饲料每天投料为黄牛体重的2%,除此之外,黄牛可自由采食粗饲料,粗饲料主要有有玉米秸秆、地瓜秧、花生蔓、鲜草、干草,以上麸皮、油饼类、贝壳粉、骨粉、玉米、粗饲料均为非富硒产品,不具有补硒功能。

经过6个月的饲养期,屠宰时取肌肉样,送有国家级认定资质的检测中心检测硒的含量。

得到牛肉中硒含量在0.43-0.52mg/kg。

监控方法:

每个月对试验牛抽取血液,检测血液中硒的含量,均低于中毒浓度50%以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