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姜枣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7877阅读:3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陈皮姜枣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喝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习惯,喝茶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护牙、提高抵抗力、 降胆固醇、 防治糖尿病等。现在市面上茶类品种繁多,有茶饮料、茶冲剂、袋泡茶、绿茶、白茶等,但大多数茶只有单一茶香,营养保健价值不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日常饮品,目前已有很多种类的茶,但已有的茶,大多仅仅是以干燥的花、草直接拼配而成,多种形式在泡饮过程中有效成分浸出缓慢、口感淡薄。而生姜可散表风寒,味辛辣,单味食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陈皮姜枣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陈皮姜枣茶,通过以下成份配制而成:红糖700-900g,冰糖180-220g,陈皮130-160g,生姜90-110g,红枣50-70g,红茶粉3-6g。

其中,可以通过以下成份配制而成:红糖800g,冰糖200g,陈皮150g,生姜100g,红枣60g,红茶粉5g。

在本发明中,陈皮姜枣茶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陈皮、生姜、红枣三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通过浓缩机组真空负压低温提取,温度控制在65℃以下循环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g/mL,冷却;再加入红糖、冰糖、红茶粉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65℃以下的温度真空负压浓缩,加快植物有效成分演出推动力,使提取浓缩一步完成,节省提取浓缩时间,使植物中的有效成分更快更好分离和溶出,减少无效成分如糊精、胶质、鞣质、淀粉等的溶出,更有效的保持植物原本的特性,避免了传统高温提取浓缩后因高温破坏了植物原本的特性和生物活性成分的流失,从而使产品质量大大提升。

性味及功能:

红糖: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等。

陈皮:性味辛、苦、温,功效: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等症,陈皮味辛能气滞气、气芳香能健脾胃,用于痰湿停滞所致的咳嗽痰多,本品味苦能燥湿,湿去则痰自清。

生姜:性味辛温,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散寒止咳之功效。

红枣:性味甘温,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和药性。

枸杞:性味甘平,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常用于虚劳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还用于因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昏、多泪等症。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陈皮为主,其他原料为辅,注重健脾行气,用于脾胃虚弱、腹胀、不思饮食及咳嗽痰多,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等,本发明入口辛而不辣,甜而不腻,温暖身体,具有理气和中,祛寒润心,清热止咳的功效,可用于肠胃、脾胃功能虚弱人士的日常养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陈皮姜枣茶,通过以下成份配制而成:红糖800g,冰糖200g,陈皮150g,生姜100g,红枣60g,红茶粉5g。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陈皮、生姜、红枣三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通过浓缩机组真空负压低温提取,温度控制在55℃循环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g/mL,冷却;再加入红糖、冰糖、红茶粉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陈皮姜枣茶,通过以下成份配制而成:红糖700g,冰糖180g,陈皮130g,生姜90g,红枣50g,红茶粉3g。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陈皮、生姜、红枣三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通过浓缩机组真空负压低温提取,温度控制在50℃循环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g/mL,冷却;再加入红糖、冰糖、红茶粉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陈皮姜枣茶,通过以下成份配制而成:红糖900g,冰糖220g,陈皮160g,生姜110g,红枣70g,红茶粉6g。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陈皮、生姜、红枣三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通过浓缩机组真空负压低温提取,温度控制在65℃循环提取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g/mL,冷却;再加入红糖、冰糖、红茶粉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