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息香糕面点食品加香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380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风味食品,具体涉及一种夜息香糕面点食品加香工艺。



背景技术: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中国各地多有栽培,其中江苏、安徽为传统地道产区。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每100克干薄荷中,含水分9.6克、蛋白质6.8克和纤维31.1克,能提供870.7千焦的热量。医用上,薄荷是中医常用中药之一,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以薄荷、绿豆等为原料制作的薄荷糕,是中国沪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汉族糕点菜式之一,薄荷糕的烹饪技巧以蒸菜为主,口味属于清香味。薄荷糕的特色:糕色淡雅,凉爽可口,为夏令消暑佳品,夏季吃颇为下火。这种糕点吃法多样,在我国江浙、岭南等地区都可有卖,是老幼皆宜的营养食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风味独特、口感丰富清甜、健康保健的夜息香糕面点食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夜息香糕面点食品加香工艺。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是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

糯米1000~3000重量份,粳米1000~3000重量份,沙田柚皮条10~100重量份、绿豆500~2000重量份,薄荷香精10~100重量份,玫瑰油10~100重量份,白糖100~500重量份,橄榄油250~500重量份,水200~500重量份;

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包括:

(1)选择优质、纯正的糯米和粳米,搀和淘净,静置(夏季1小时,春秋季2-3小时,冬季4小时,中间需喷一次水),至米粒发酥,用手旨能捻碎时,上磨磨成粉;

(2)将磨好的粉放在案板上,中间挖一个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玫瑰花油及冷水750克,拌和揉匀成糕粉;

(3)取洁净光滑的光滑楠竹竹筒,置于橄榄油中预热5~30min;之后另取一口径稍大且恰好能紧扣楠竹竹筒的竹筒盖,置于90~95℃清水中加热5~10min;

(4)在竹筒内筒底层内壁涂上一层橄榄油后,将糕粉用洁净荷叶包裹好后放入竹筒内,将底竹筒筒口向下恰好套盖住竹筒内筒下层筒口,之后迅速倒置使底竹筒在下,竹筒内筒完全置于底竹筒内且竹筒内筒上层筒口向上;

(5)盖有竹筒盖的竹筒在沸水中加热5min后,在沸水上添加一层95℃的橄榄油,橄榄油油层恰好可以淹没位于竹筒内筒中间竹节的位置,继续蒸煮35~40min;

(6)将盖有竹筒盖的竹筒取出冷却,将冷透的薄荷糕从筒中取出,切块包装即为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底竹筒分为上下两层,底竹筒中间有一个竹节隔层;底竹筒上层在蒸煮过程盛装竹筒内筒。

进一步的,所述竹筒内筒分为上下两层,竹筒内筒中间有一个竹节隔层;竹筒内筒下层用于盛装竹筒;竹筒内筒上层在蒸煮过程盛装香油。

进一步的,所述竹筒内筒置于底竹筒内时竹筒内筒上层筒口恰好与底竹筒筒口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竹筒顶盖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

进一步的,在沸水加热的过程中可在所述底竹筒的下层加入橄榄油共同加热。

本发明成品色泽美观,糕色淡雅,凉爽可口,质地松软,软润甜香,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尤其是本发明加入玫瑰花油包裹荷叶合在糕粉中使用竹筒同蒸,食用起来润滑中有爽滑,香冽之余还有竹子以及玫瑰花特有的清香风味,还有清凉、疏风散热,清咽利喉的功效。本发明产品的生产在普通生产的基础上不需要添置其他大型设备,易于管理,易于转产,经济效益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1:

新鲜马蹄100g,糯米1000g,粳米1000g,绿豆500g,薄荷香精10g,玫瑰油10g,白糖100g,橄榄油250g,水适量;

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包括:

(1)选择优质、纯正的糯米和粳米,搀和淘净,静置(夏季1小时,春秋季2-3小时,冬季4小时,中间需喷一次水),至米粒发酥,用手旨能捻碎时,上磨磨成粉;

(2)将磨好的粉放在案板上,中间挖一个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玫瑰花油及冷水750克,拌和揉匀成糕粉;

(3)取洁净光滑的光滑楠竹竹筒,置于橄榄油中预热5min;之后另取一口径稍大且恰好能紧扣楠竹竹筒的竹筒盖,置于90~95℃清水中加热5min;

(4)在竹筒内筒底层内壁涂上一层橄榄油后,将糕粉用洁净荷叶包裹好后放入竹筒内,将底竹筒筒口向下恰好套盖住竹筒内筒下层筒口,之后迅速倒置使底竹筒在下,竹筒内筒完全置于底竹筒内且竹筒内筒上层筒口向上;

(5)盖有竹筒盖的竹筒在沸水中加热5min后,在沸水上添加一层95℃的橄榄油,橄榄油油层恰好可以淹没位于竹筒内筒中间竹节的位置,继续蒸煮35~40min;

(6)将盖有竹筒盖的竹筒取出冷却,将冷透的薄荷糕从筒中取出,切块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2:

新鲜马蹄100g,糯米1000g,粳米1000g,绿豆500g,薄荷香精10g,玫瑰油10g,白糖100g,橄榄油250g,水适量;

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包括:

(1)选择优质、纯正的糯米和粳米,搀和淘净,静置(夏季1小时,春秋季2-3小时,冬季4小时,中间需喷一次水),至米粒发酥,用手旨能捻碎时,上磨磨成粉;

(2)将磨好的粉放在案板上,中间挖一个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玫瑰花油及冷水750克,拌和揉匀成糕粉;

(3)取洁净光滑的光滑楠竹竹筒,置于橄榄油中预热5min;之后另取一口径稍大且恰好能紧扣楠竹竹筒的竹筒盖,置于90~95℃清水中加热5min;

(4)在竹筒内筒底层内壁涂上一层橄榄油后,将糕粉用洁净荷叶包裹好后放入竹筒内,将底竹筒筒口向下恰好套盖住竹筒内筒下层筒口,之后迅速倒置使底竹筒在下,竹筒内筒完全置于底竹筒内且竹筒内筒上层筒口向上;

(5)盖有竹筒盖的竹筒在沸水中加热5min后,在沸水上添加一层95℃的橄榄油,橄榄油油层恰好可以淹没位于竹筒内筒中间竹节的位置,继续蒸煮35~40min;

(6)将盖有竹筒盖的竹筒取出冷却,将冷透的薄荷糕从筒中取出,切块后底面向下平放入煎锅中,用少量橄榄油大火煎至底面发黄,冷却包装即为成品。

本实施例适合偏好岭南口味食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