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食开胃鲢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408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诱食开胃鲢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蛋白质饲料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求能够代替鱼粉、豆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的非常规饲料显得格外重要。蚯蚓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常规蛋白质饲料备受关注,由于其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价格低、资源丰富、环保等优点,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效果方面,蚯蚓饲料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免疫能力以及产品品质等。蚯蚓本身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解热碱、嘌呤、胆碱、亚油酸、活性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中粗蛋白质的含量非常丰富,占干重的53.5%-5.1%,最高可达71.0%;在脂肪酸方面,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更适合动物的营养需要。因此蚯蚓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基本能够满足动物生产所需要的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蚯蚓体内含量也较多,蚯蚓干物质中脂肪含量为6%-11%,碳水化合物含量为5%-21%。蚯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其中矿物质含量达2%-3%,能够适当地提高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满足动物体的正常需要。由于蚯蚓粉中含有蚓激酶等不利于动物生长发育的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动物的食欲和采食量,而《蚯蚓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在制备蚯蚓粉的过程中,仅仅只对鲜蚯蚓做了简单的风干处理,而没有对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和异味加以去除,因而十分不利于鱼类的采食及其生长发育,为此,本发明做了相应的改进处理,获得了一种无臭味、适口性以及消化率均极大提高的改性蚯蚓粉,从而加快了鱼类的生长速度,提高了养殖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食开胃鲢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诱食开胃鲢鱼饲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蚯蚓粉300-350、醋酸10-15、黑胡椒籽2-3、白芸豆粉26-28、芒果粉12-14、海藻10-12、生菜12-15、蝇蛆粉14-18、鸡蛋黄粉4-6、豌豆渣43-48、荞麦麸32-36、乳酸菌发酵剂0.2-0.3、虾肉糜24-26、花生酱3-4、太子参2-3、炙黄芪1-2、乌梅肉粉1-2、麦芽糖浆2-3。

所述的诱食开胃鲢鱼饲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蚯蚓粉放入煎煮锅里,向煎煮锅里加入相当于蚯蚓粉重量20-30倍水加热煮沸1-2小时,过滤,收集滤饼,加水稀释醋酸至其质量浓度为2-3%放入煎煮锅里,将得到的滤饼放入醋酸溶液中,加热煮沸30-40分钟,过滤,用清水洗涤滤饼3-4次,放入70-74℃的干燥箱内干燥,粉碎;

(2)将黑胡椒籽粉碎研末,加入其重量份的15-25倍水煎煮20-30分钟,将煎煮液倒入到步骤(1)的蚯蚓粉中充分拌匀,放入蒸锅加热蒸40-50分钟取出;

(3)将白芸豆粉、芒果粉混合,放入锅里,加入3-5倍重量份的水煲煮20-25分钟,取出,倒入到步骤(2)蚯蚓粉中拌匀,放入到140-150℃的烤箱内烘烤15-18分钟取出;

(4)将海藻、生菜洗净,与其重量份3-5倍的水混合榨取成汁,将得到的汁加热,向其中加入蝇蛆粉、鸡蛋黄粉拌匀熬煮,持续搅拌,将水分蒸发至快干时取出干燥,粉碎成粉;

(5)将豌豆渣、荞麦麸混合,放入蒸锅中加热蒸20-25分钟取出,然后与步骤(3)、步骤(4)的物料进行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至55-58%,加入乳酸菌发酵剂拌匀,装入发酵池中密封发酵44-48小时;

(6)将虾肉糜、花生酱倒入锅中,加热煸炒3-5分钟倒出,待步骤(5)发酵结束,将其加入进去继续发酵18-22小时;

(7)将太子参、炙黄芪粉碎并与其重量份的4-5倍水混合,加热提取30-40分钟,然后与步骤(6)的发酵产品混合,再将余下原料加入,搅拌均匀后送入到制粒机中加工成饲料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口味极好,饲料诱食作用强,营养含量高,能改善鲢鱼的消化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采食量,促进鲢鱼生长和增重,缩短生长周期,增加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本发明以蚯蚓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水溶液煎煮、醋酸溶液煎煮的处理工艺去除了蚯蚓粉中所含的各种抗营养因子和难闻的异味,再通过黑胡椒籽煎煮液的加入改性,提高了蚯蚓粉的适口性并增加了其香味;白芸豆粉、芒果粉与蚯蚓粉配合,在加热烘烤的过程中能够使蚯蚓粉的香味进一步增加并使其消化率得到提高;海藻、生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植物纤维以及一些药用成分,能够提高鱼的免疫力并改善其消化功能,蝇蛆粉、鸡蛋黄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淀粉,对于加快鱼的生长速度和增强鱼的体质有极大的帮助;蚯蚓粉与豌豆渣、荞麦麸配合发酵,能够提高蚯蚓粉的发酵速率并改善发酵后蚯蚓粉的品质质量;采用乳酸菌发酵能够增加发酵后蚯蚓粉中益生素的含量,从而对鱼的身体健康起到保障作用;通过加入虾肉糜、花生酱二次发酵可以改善发酵后蚯蚓粉的风味特征;本发明通过各种调制工艺和两次发酵处理,彻底改善了蚯蚓粉的营养风味和食用口感,提高了鱼的采食量,促进了鱼的生长发育,保障了鱼的身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诱食开胃鲢鱼饲料,由下列重量份(千克)的原料制成:蚯蚓粉300、醋酸10、黑胡椒籽2、白芸豆粉26、芒果粉12、海藻10、生菜12、蝇蛆粉14、鸡蛋黄粉4、豌豆渣43、荞麦麸32、乳酸菌发酵剂0.2、虾肉糜24、花生酱3、太子参2、炙黄芪1、乌梅肉粉1、麦芽糖浆2。

所述的诱食开胃鲢鱼饲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蚯蚓粉放入煎煮锅里,向煎煮锅里加入相当于蚯蚓粉重量20倍水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收集滤饼,加水稀释醋酸至其质量浓度为2%放入煎煮锅里,将得到的滤饼放入醋酸溶液中,加热煮沸30分钟,过滤,用清水洗涤滤饼3次,放入70℃的干燥箱内干燥,粉碎;

(2)将黑胡椒籽粉碎研末,加入其重量份的15倍水煎煮20分钟,将煎煮液倒入到步骤(1)的蚯蚓粉中充分拌匀,放入蒸锅加热蒸40分钟取出;

(3)将白芸豆粉、芒果粉混合,放入锅里,加入3倍重量份的水煲煮20分钟,取出,倒入到步骤(2)蚯蚓粉中拌匀,放入到140℃的烤箱内烘烤15分钟取出;

(4)将海藻、生菜洗净,与其重量份3倍的水混合榨取成汁,将得到的汁加热,向其中加入蝇蛆粉、鸡蛋黄粉拌匀熬煮,持续搅拌,将水分蒸发至快干时取出干燥,粉碎成粉;

(5)将豌豆渣、荞麦麸混合,放入蒸锅中加热蒸20分钟取出,然后与步骤(3)、步骤(4)的物料进行混合,加水调节含水量至55%,加入乳酸菌发酵剂拌匀,装入发酵池中密封发酵44小时;

(6)将虾肉糜、花生酱倒入锅中,加热煸炒3分钟倒出,待步骤(5)发酵结束,将其加入进去继续发酵18小时;

(7)将太子参、炙黄芪粉碎并与其重量份的4倍水混合,加热提取30分钟,然后与步骤(6)的发酵产品混合,再将余下原料加入,搅拌均匀后送入到制粒机中加工成饲料成品。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发明者进行了如下试验:发明者将1000尾身体健康、体重相近的鲢鱼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试验组鱼采用本发明饲料饲喂,对照组鱼采用普通同类饲料饲喂,两组鱼每日每次饲喂量相等,饲养5个月后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生病率降低了90.54%、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2.65%、饲料利用率提高了24.36%、饲养成本降低了34.6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