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瀑布高绿的手工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317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瀑布高绿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及选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树鲜叶为原料,要求芽叶完整、新鲜、清洁,无病虫芽,不带蒂把,并对采摘的鲜叶根据叶片大小及长度进行分级挑选;

(2)鲜叶摊凉:将步骤(1)中挑选后的鲜叶均匀薄摊在摊青间的摊放架上,摊放厚度为1~3cm,环境温度为20~25℃,空气湿度75~85%,摊放期间每隔15~20分钟轻轻翻动一次,使鲜叶脱水率达到10~15%,保持含水率85~90%,鲜叶呈萎蔫状为止;

(3)杀青:将步骤(2)中经过摊凉后的鲜叶置于温度为124~130℃的炒锅中进行杀青,每锅投叶量为1~2Kg,杀青时采用手工方法迅速进行抛、抖、炒为主的手势操作,旋转时方向保持一致,抛、抖时的动作快、轻,至茶叶表面失去光泽变软具茶香,手握成团,松手即散时为止;

(4)揉捻:将炒锅的温度降低至85~95℃,再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炒锅中进行热揉,开始以抖为主使其散发水分,热揉时将茶叶沿炒锅的锅壁进行滚动翻转,方向一致,热揉的力度保持从轻到重原则,随着水分散失揉捻力量逐步增加,揉捻进行10~15分钟,当茶叶含水量达45~55%时为止;

(5)揉团:将炒锅的温度降低至80~85℃,将揉捻好后的茶叶用手进行揉团搓揉,揉团时按同一方向让茶团在手心中搓滚,每揉团一次并解散开,反复进行,至茶条卷曲,茶叶含水量达25~30%时,茶条硬度有刺手感时为止;

(6)脱毫:将炒锅的温度降低至75~80℃,将揉团后的茶叶置于炒锅中搓揉,使揉团在两手掌中摩擦滚动,搓揉时方向一致,力度轻且均匀,致使茶条相互摩擦脱毫,锅温保持在75~80℃,在茶尖开始硬化后,停止脱毫;

(7)提香:将炒锅的温度降低至60~65℃,将脱毫后的茶条均匀薄摊于炒锅中,每隔1~2分钟采用手工方式轮翻一次,直至干燥其含水量达5~7%,用手捏成粉末时即可起锅,得成品;

(8)筛选:将经过提香后的茶叶进行筛选、分级,去除碎茶末及粉末,以提高茶叶品质;

(9)包装:将筛选后的茶叶成品按不同份额称量包装,得成品,并将包装后的干茶成品送入冷库保鲜存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瀑布高绿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鲜叶摊凉过程中,所述摊放厚度为1~2cm,环境温度为22~24℃,空气湿度80~85%,摊放期间每隔16~18分钟轻轻翻动一次,使鲜叶脱水率达到10~13%,保持含水率87~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瀑布高绿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杀青过程中,杀青温度为128~130℃,每锅投叶量为1.5~2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瀑布高绿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揉捻过程中,炒锅的温度降低至90~93℃,揉捻时间为13~15分钟,当茶叶含水量达48~53%时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瀑布高绿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揉团过程中,将炒锅的温度降低至83~85℃,揉团搓揉至茶条卷曲,茶叶含水量达28~30%时,茶条硬度有刺手感时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瀑布高绿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脱毫过程中,将炒锅的温度降低至78~80℃,将揉团后的茶叶置于炒锅中搓揉,使揉团在两手掌中摩擦滚动,搓揉时方向一致,力度轻且均匀,致使茶条相互摩擦脱毫,锅温保持在78~80℃,茶尖开始硬化后,停止脱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瀑布高绿的手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的提香过程中,将炒锅的温度降低至60~63℃,将脱毫后的茶条均匀薄摊于炒锅中,每隔2分钟采用手工方式轮翻一次,直至干燥其含水量达5~6%,用手捏成粉末时即可起锅,得成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