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铃薯制作的豆腐干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58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马铃薯制作的豆腐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豆腐干包括用新鲜马铃薯和干黄豆制成的小块豆腐成品,小块的所述豆腐成品经卤汤卤制而成成品的所述豆腐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马铃薯制作的豆腐干,其特征在于:小块的所述豆腐成品为包含下述重量份组分的混合物,

所述的重量份组分为生土豆50~250份、干黄豆250份和蛋白质析出料3~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马铃薯制作的豆腐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质析出料为3~10重量份的内酯、6~20重量份的石膏或2~5重量份的内酯+2~15重量份的石膏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马铃薯制作的豆腐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汤为包含下述重量份组分的香料+450~550份重量份的水熬制成的汤料,

构成所述重量份组分的香料包括八角2份、桂皮2份、香叶2份、山奈2份和茴香籽1份。

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豆腐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小块豆腐成品的制作、卤汤的熬制以及小块豆腐成品卤制、烘干制成成品的所述豆腐干几个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块的所述豆腐成品的制作包括干黄豆加水浸泡为发胀的湿黄豆,生土豆的制丁,浸泡合格的湿黄豆与制丁合格的生土豆混合物的制浆、过滤、沸腾以及点析操作,点析完成后的浆液的凝固以及滤水、成型几个步骤,

其中,所述的点析操作为将所述的蛋白质析出料点渗到沸腾合格的浆液中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干黄豆加水浸泡为发胀的湿黄豆时,水与干黄豆的重量比为250:750,浸泡时间为8-16h完成湿黄豆的发胀操作;在将浸泡合格的湿黄豆与制丁合格的生土豆混合物制成浆液前,先向其中添加1900~2100分重量份的水然后再进行制浆,并且在制浆完成后再用100目~200目的筛网过滤,取筛网下的浆液作为后序制取豆腐的原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的原液沸腾时,通过加热至沸腾后再煮3min~5min完成所述的沸腾操作;在点析操作完成后先对该点析完后的浆液进行1~2min的搅拌,然后再将其置于容器中加热至70-90℃保温30min完成所述的凝固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卤汤熬制时,将2份八角、2份桂皮、2份香叶、2份山奈、1份茴香籽加入到450~550份水中煮30min,然后将香料捞出完成卤汤的熬制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小块的豆腐成品卤制、烘干制成成品的所述豆腐干时,先将小块的所述豆腐成品在已煮好的卤汤里保持90±2℃的条件下卤制30min;然后捞出在105℃的条件下烘干30min;接着依据消费者喜好添加或不添加拌料并在室温静置20min放冷,最后放入包装袋中抽真空包装完成所述豆腐干成品的制作工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