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藏茶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荷叶清香的藏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藏茶历史悠久,因产于雅安,唐宋以来畅销藏茶而得名,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雅安为西藏及周边藏民聚居区生产小叶种全发酵砖茶,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深切感悟和体会。
荷叶(FoliumNelumbinis)是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 Gaertn)的叶,微有清香气,味微苦,以叶大、色绿为佳。荷叶富含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生物碱、类黄酮、挥发油、有机酸、皂苷、甾体等功能成分。据唐代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中记载,“主血胀腹痛,产后胞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明代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中记载,“上清头目之凤热,止眩晕,清痰,泄气,止呕,头闷疼”。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荷叶服之,令人瘦劣”、“生发兀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淤血,消肿痛,发痘疮”。戴思恭在他的著作《证治要诀》中说到:“荷叶灰服之令人瘦劣,今假病,欲容体瘦以示人者,一味服荷叶灰。”清朝汪绂的《医林纂要》亦指出,“荷叶,平热、去湿,以行清气,以清入肝也。然苦涩之味,实以泻心肝而清金固水,故能去瘀、保精、除妄热、平气血也”。传统医学认为:荷叶性味苦寒,具有清暑利湿,生发清阳,清心去热,止血利水。在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卫监发第45号文件中,荷叶被列入第2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荷叶具有以下作用:(1)降血脂作用;(2)减肥作用;(3)抗氧化防衰老作用;(4)抑菌作用;(5)抑制脂肪肝作用;(6)其他功效;抗炎、抗过敏等。
我国荷叶资源十分丰富,各地均有,盛产于浙江、福建、湖北、江西等省。目前对荷叶虽已有一些产品开发研究报道,也有一些产品上市销售,如荷叶茶、复方减肥茶、牙膏等,因是茶饮或其产品消费者面窄,量还是很小,其他荷叶产品还未见研究报道或没有产品上市销售,故荷叶的有效开发利用就很少,荷叶大多数还是作为观赏,自然弃之于田塘江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直接冲泡荷叶,会使得茶水带有一定为苦香味,和藏茶混合泡,虽然增加了茶水的香味,但是影响了茶水的口感。
如何将荷叶的清香渗透到藏茶之中,形成带有荷叶清香的藏茶,且使冲泡出的茶水不带有荷叶自身的苦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荷叶清香的藏茶的制备方法,它将荷叶的清香融入到藏茶之中,避免了荷叶浸泡产生的苦涩口感,提高了藏茶的品质。
一种带有荷叶清香的藏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5-7月新鲜的茶叶和荷叶;将荷叶洗净、晾干,然后切成宽度为0.3-0.9cm,长度大于或等于5cm条状;
(2)分选:将老、败、残、次鲜茶叶选出,保障藏茶鲜叶的优秀品质;
(3)杀青:将分选好的茶叶和切好的荷叶混合均匀后,放在进料盘上,推入2450MHz微波加热设备中对黄花菜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条件为:微波加热功率20KW,微波作用时间80~100s;
(4)干燥脱水:再将杀青后的茶叶和荷叶混合物推入2450MHz微波干燥脱水设备中进行脱水处理;脱水条件为:微波加热功率16KW,微波作用时间100~130s;
(5)发酵:将干燥处理后的茶叶和荷叶混合物进行发酵;
(6)挑拣、包装:将发酵后的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进行挑拣,去除荷叶,然后包装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鲜茶叶与鲜荷叶的重量比为5-10:2-1。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装在专用料盘上的铺设厚度为4~5cm。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表面盖一层透明绝缘布,再进行微波加热杀青,杀青结束后去掉透明绝缘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微波杀青的方法进行杀青,微波加热对茶叶有杀青和脱水作用,其选择性的加热方式可以降低茶叶中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的损失,同时,微波产生的电磁波能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起到杀菌的效果。本发明将荷叶与茶叶一起发酵,将荷叶的清香融入到茶叶中,形成带有荷叶清香的藏茶,最后将荷叶挑拣出,避免冲泡的时候,荷叶对藏茶的口感造成影响。
本发明荷叶切成宽度为0.3-0.9cm cm,长度大于或等于5cm条状,有助于荷叶香味与茶叶的渗透,同时也方便挑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带有荷叶清香的藏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5月新鲜的茶叶和荷叶;将荷叶洗净、晾干,然后切成宽度为0.3m,长度为5cm条状;
(2)分选:将老、败、残、次鲜茶叶选出,保障藏茶鲜叶的优秀品质;
(3)杀青:将分选好的茶叶和切好的荷叶混合均匀后,放在进料盘上,推入2450MHz微波加热设备中对黄花菜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条件为:微波加热功率20KW,微波作用时间80s;
(4)干燥脱水:再将杀青后的茶叶和荷叶混合物推入2450MHz微波干燥脱水设备中进行脱水处理;脱水条件为:微波加热功率16KW,微波作用时间100s;
(5)发酵:将脱水后的茶叶和荷叶混合物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30天;
(6)挑拣、包装:将发酵后的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进行挑拣,去除荷叶,然后包装即可。
所述的鲜茶叶与鲜荷叶的重量比为5:2。
所述的步骤(3)中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装在专用料盘上的铺设厚度为4cm。
所述的步骤(3)中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表面盖一层透明绝缘布,再进行微波加热杀青,杀青结束后去掉透明绝缘布。
[实施例2]
一种带有荷叶清香的藏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7月新鲜的茶叶和荷叶;将荷叶洗净、晾干,然后切成宽度为0.9cm,长度为10cm条状;
(2)分选:将老、败、残、次鲜茶叶选出,保障藏茶鲜叶的优秀品质;
(3)杀青:将分选好的茶叶和切好的荷叶混合均匀后,放在进料盘上,推入2450MHz微波加热设备中对黄花菜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条件为:微波加热功率20KW,微波作用时间100s;
(4)干燥脱水:再将杀青后的茶叶和荷叶混合物推入2450MHz微波干燥脱水设备中进行脱水处理;脱水条件为:微波加热功率16KW,微波作用时间130s;
(5)发酵:将脱水后的茶叶和荷叶混合物进行发酵;
(6)挑拣、包装:将发酵后的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进行挑拣,去除荷叶,然后包装即可。
所述的鲜茶叶与鲜荷叶的重量比为10:1。
所述的步骤(3)中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装在专用料盘上的铺设厚度为5cm。
所述的步骤(3)中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表面盖一层透明绝缘布,再进行微波加热杀青,杀青结束后去掉透明绝缘布。
[实施例3]
一种带有荷叶清香的藏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6月新鲜的茶叶和荷叶;将荷叶洗净、晾干,然后切成宽度为0.6cm,长度为8cm条状;
(2)分选:将老、败、残、次鲜茶叶选出,保障藏茶鲜叶的优秀品质;
(3)杀青:将分选好的茶叶和切好的荷叶混合均匀后,放在进料盘上,推入2450MHz微波加热设备中对黄花菜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条件为:微波加热功率20KW,微波作用时间90s;
(4)干燥脱水:再将杀青后的茶叶和荷叶混合物推入2450MHz微波干燥脱水设备中进行脱水处理;脱水条件为:微波加热功率16KW,微波作用时间115s;
(5)发酵:将脱水后的茶叶和荷叶混合物进行发酵;
(6)挑拣、包装:将发酵后的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进行挑拣,去除荷叶,然后包装即可。
所述的鲜茶叶与鲜荷叶的重量比为3:1。
所述的步骤(3)中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装在专用料盘上的铺设厚度为4.5cm。
所述的步骤(3)中茶叶和荷叶的混合物表面盖一层透明绝缘布,再进行微波加热杀青,杀青结束后去掉透明绝缘布。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