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3176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主要产自我国西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北等省区,在印度、尼泊尔、柬埔寨等地也有广泛的分布。

目前,桂花和茶树大多是单独栽培,这样容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且单独栽培茶树采摘的茶叶香气单一,且现有技术制成的绿茶品质和口感都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前处理中将桂花和茶树进行套种,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所述方法种植的茶树,采摘的茶叶加工成的成品绿茶品质好口感较好,桂花花香适中,茶叶翠绿,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清澈,黄绿,滋味醇厚,深受消费者喜欢。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鲜叶采摘、摊凉、杀青、回潮、揉捻和烘干。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

A.选地:选择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

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800-900kg施基肥和600-800kg复合肥后,浅翻20-30cm后,整地耙细;

C.定植:定植时间是3-4月,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茶幼苗和桂花幼苗,按相邻桂花之间的行距为10-12m,相邻的桂花行之间栽种茶树,两邻近绿茶行的行间距为0.2-0.4m,两邻近茶树与桂花的行距为0.2-0.4m;茶树株距30-40cm,茶苗每穴两株;桂花株距为2-4m;

D.浇水:种植后立马浇透定根水,浇水过程中往水中加入1-2kg浓度为5-10mg/kg的萘乙酸-乙醇-水溶液,之后每天往地上部分喷水二到三次,连续喷水3-5天,浇定根水后7-10天继续对根部进行第二次浇水,浇透;

E.施肥:在5-7月份,分3-5次施肥料水,每次施1500-2250kg/hm2;8月底至9月初按10-15t/hm2施猪牛粪;

F.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

G.中耕除草:定植后每个月除草3-4次,除草深度为5-8cm;

H.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个月喷施质量分数为20-30%的苦参碱溶液和80%敌敌畏加1500-2500倍水混匀后喷施茶树、桂花树的正、反叶面;

(2)鲜叶采摘:第三年秋季,一芽二叶的鲜叶;

(3)摊凉:用温度30-40℃热风吹鲜叶15-25min后,在温度为25-30℃的室内,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度为8-12cm,放置室内通风处1-2h,待茶青以失去原有光泽,鲜叶转暗,手摸芽叶柔软、并发出淡淡毫香,即可,此时,失水率为5-10%;

(4)杀青:先采用蒸汽杀青,即杀青时间0.5-1.0min,蒸汽流量100-120kg/h,蒸汽温度98-99℃,倾斜度10-20度,搅拌轴转速400-500r/min,筒体转速20-25r/min,投叶量300-330kg/h;然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摇青机温度80-90℃,叶温46℃-49℃,转速1100r/min,摇青时间20-30s;

(5)回潮:将杀青叶置于室内通风处放置5-8h,室内温度为20-25℃;

(6)揉捻:时间控制在40-60min,揉捻适度以用手捏揉捻叶时,揉捻叶稍有茶汁挤出,松开手后茶叶不散还有些粘手,揉捻成条率达75-85%为标准;

(7)烘干:包括初烘和足火;

初烘: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5-2cm,时间10-20min,每5-8min翻拌一次,待茶叶七八成干,即可;

足火:将毛火茶均匀摊在竹蔑上,厚度为1-10cm,时间0.5-1.5h;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2-3cm,时间15-25min,每5-15min翻拌一次。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B整地中,所述基肥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尿素30-50份、硝酸磷肥20-3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氯化钾10-20份、石灰氮5-15份、氯化镁1-5份、硫酸钾10-20份、硼酸1-5份和中药渣30-5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钾、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基肥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尿素40份、硝酸磷肥25份、磷酸二氢钾15份、氯化钾15份、石灰氮10份、氯化镁2.5份、硫酸钾15份、硼酸2.5份和中药渣4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钾、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中药渣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青箱子10-20份、百部10-20份、丹参5-15份、石菖蒲5-15份和巴戟天20-3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青箱子、百部、丹参、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2-4倍量质量分数为80-90%酒精,在10-20℃浸提3-5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0-28小时搅拌5-15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中药渣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青箱子15份、百部15份、丹参10份、石菖蒲10份和巴戟天25份按下述方法制成:青箱子、百部、丹参、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3倍量质量分数为85%酒精,在10-20℃浸提4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4小时搅拌10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E施肥中:所述肥料水由按重量份计算的鸡粪55-65份、尿素1-3份、普钙1-3份和水90-110份混合而成。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E中,所述肥料水由按重量份计算的由鸡粪60份、尿素2份、普钙2份和水100份混合而成。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B整地中,所述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4-6:2-4:1配制而成。

前述的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5:3:1配制而成。

申请人对茶树的种植方法进行了长时间的大量研究。尤其是对绿茶与桂花的套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申请人对套种时桂花与茶树的密度进行了研究,即申请人先按邻桂花之间的行距为5-8m,两邻近绿茶行的行间距为0.5-0.8m,两邻近茶树与桂花的行距为0.5-0.8m;茶树株距30-40cm,茶苗每穴两株;桂花株距为2-4m进行交替套种,然后将按该方式套种后的鲜叶采摘,制成绿茶,申请人发现,这样制成的成品绿茶桂花花香过浓,消费者会误认为添加了香精,不被消费者接受。然后申请人有按按相邻桂花之间的行距为13-18m,相邻的桂花行之间栽种茶树,两邻近绿茶行的行间距为0.08-0.1m,两邻近茶树与桂花的行距为0.08-0.1m;茶树株距30-40cm,茶苗每穴两株;桂花株距为2-4m;然后将按该方式套种后的鲜叶采摘,制成绿茶,发现这样制成的绿茶基本上无桂花香味。后来申请人按相邻桂花之间的行距为10-12m,相邻的桂花行之间栽种茶树,两邻近绿茶行的行间距为0.2-0.4m,两邻近茶树与桂花的行距为0.2-0.4m;茶树株距30-40cm,茶苗每穴两株;桂花株距为2-4m进行交替套种,然后将按该方式套种后的鲜叶采摘,制成绿茶,发现制成的成品绿桂花花香适中。申请人还对还对其他指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实验如下:

实验例1.成活率考察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申请人的茶园进行,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5.0,有机质23.3%,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别为1.20,24.61和89.71mg/kg,已达到优质茶园土壤标准。以龙井43茶树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

1.2处理设计

试验设计将同一片茶园平均分成2份,分别记为对比组(A)和本发明组(B)。

对比组(A):按实施例1中前处理进行种植,但基肥中不含中药渣;

本发明组(B):本发明组按实施例1中的前处理进行种植。

试验地2015年建新。2月24日进行茶苗移栽栽后于离地15cm干高处进行定型修剪。

1.3测定方法

移栽后3、6、9个月分别测定成活率。

2结果

不同肥料处理对茶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不同肥料处理对茶苗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可知,本发明种植方法能提高移栽茶苗的成活率,且株成活率高达96.8%,丛成活率高达99.8%。

实验例2.感官评价

1、实验项目:

1.1.1本发明绿茶,本发明绿茶;

1.1.2对比绿茶1:购自贵州都云毛尖茶叶有限公司;

1.1.3对比绿茶2:购自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根据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09),由50名具有评茶资格的审评人员进行审评,给出茶样特征描述和得分,满分100份。结果取平均值。审评项目包括外形和内质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五项因子,审评术语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14487-2008。

3结果

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外形、汤色考察结果

表3滋味、叶底考察结果

结论:本发明方法制成绿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均优于另外两种茶叶,最受消费者喜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前处理中将桂花和茶树进行套种,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所述方法种植的茶树,采摘的茶叶加工成的成品绿茶品质好口感较好,茶叶翠绿,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清澈,黄绿,滋味醇厚,桂花花香适中,深受消费者喜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

A.选地:选择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

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850kg施基肥和700kg复合肥后,浅翻20-30cm后,整地耙细;所述基肥主要由尿素40kg、硝酸磷肥25kg、磷酸二氢钾15kg、氯化钾15kg、石灰氮10kg、氯化镁2.5kg、硫酸钾15kg、硼酸2.5kg和中药渣40kg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钾、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青箱子15kg、百部15kg、丹参10kg、石菖蒲10kg和巴戟天25kg按下述方法制成:青箱子、百部、丹参、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3倍量质量分数为85%酒精,在10-20℃浸提4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4小时搅拌10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所述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5:3:1配制而成;

C.定植:定植时间是3-4月,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茶幼苗和桂花幼苗,按相邻桂花之间的行距为10-12m,相邻的桂花行之间栽种茶树,两邻近绿茶行的行间距为0.3m,两邻近茶树与桂花的行距为0.3m;茶树株距30-40cm,茶苗每穴两株;桂花株距为3m;

D.浇水:种植后立马浇透定根水,浇水过程中往水中每株加入1.5kg浓度为8mg/kg的萘乙酸-乙醇-水溶液,之后每天往地上部分喷水二到三次,连续喷水4天,浇定根水后8天继续对根部进行第二次浇水,浇透;

E.施肥:在5-7月份,分4次施肥料水,每次施1800kg/hm2;8月底至9月初按2t/hm2施猪牛粪;所述肥料水由鸡粪60kg、尿素2kg、普钙2kg和水100kg混合而成;

F.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

G.中耕除草:定植后每个月除草4次,除草深度为5-8cm;

H.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个月喷施质量分数为25%的苦参碱溶液和80%敌敌畏加2000倍水混匀后喷施茶树、桂花树的正、反叶面;

(2)鲜叶采摘:第三年秋季,一芽二叶的鲜叶;

(3)摊凉:用温度30-40℃热风吹鲜叶20min后,在温度为25-30℃的室内,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度为8-12cm,放置室内通风处1.5h,待茶青以失去原有光泽,鲜叶转暗,手摸芽叶柔软、并发出淡淡毫香,即可;

(4)杀青:先采用蒸汽杀青,即杀青时间0.8min,蒸汽流量110kg/h,蒸汽温度98-99℃,倾斜度15度,搅拌轴转速450r/min,筒体转速22r/min,投叶量320kg/h;然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摇青机温度80-90℃,叶温46℃-49℃,转速1100r/min,摇青时间25s;

(5)回潮:将杀青叶置于室内通风处放置6h,室内温度为20-25℃;

(6)揉捻:时间控制在50min,揉捻适度以用手捏揉捻叶时,揉捻叶稍有茶汁挤出,松开手后茶叶不散还有些粘手,揉捻成条率达75-85%为标准;

(7)烘干:包括初烘和足火;

初烘: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5-2cm,时间15min,每7min翻拌一次,待茶叶七八成干,即可;

足火:将毛火茶均匀摊在竹蔑上,厚度为1-10cm,时间1h;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2-3cm,时间20min,每10min翻拌一次。

实施例2.

一种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

A.选地:选择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

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900kg施基肥和800kg复合肥后,浅翻20-30cm后,整地耙细;所述基肥主要由尿素50kg、硝酸磷肥30kg、磷酸二氢钾20kg、氯化钾20kg、石灰氮15kg、氯化镁5kg、硫酸钾20kg、硼酸5kg和中药渣50kg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钾、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青箱子20kg、百部20kg、丹参15kg、石菖蒲15kg和巴戟天30kg按下述方法制成:青箱子、百部、丹参、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4倍量质量分数为90%酒精,在10-20℃浸提5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8小时搅拌15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所述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6:4:1配制而成;

C.定植:定植时间是3-4月,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茶幼苗和桂花幼苗,按相邻桂花之间的行距为12m,相邻的桂花行之间栽种茶树,两邻近绿茶行的行间距为0.4m,两邻近茶树与桂花的行距为0.4m;茶树株距40cm,茶苗每穴两株;桂花株距为4m;

D.浇水:种植后立马浇透定根水,浇水过程中往水中加入2kg浓度为10mg/kg的萘乙酸-乙醇-水溶液,之后每天往地上部分喷水二到三次,连续喷水5天,浇定根水后10天继续对根部进行第二次浇水,浇透;

E.施肥:在5-7月kg,分5次施肥料水,每次施2250kg/hm2;8月底至9月初按15t/hm2施猪牛粪;所述肥料水由鸡粪65kg、尿素3kg、普钙3kg和水110kg混合而成;

F.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

G.中耕除草:定植后每个月除草4次,除草深度为5-8cm;

H.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个月喷施质量分数为30%的苦参碱溶液和80%敌敌畏加2500倍水混匀后喷施茶树、桂花树的正、反叶面;

(2)鲜叶采摘:第三年秋季,一芽二叶的鲜叶;

(3)摊凉:用温度30-40℃热风吹鲜叶25min后,在温度为25-30℃的室内,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度为8-12cm,放置室内通风处2h,待茶青以失去原有光泽,鲜叶转暗,手摸芽叶柔软、并发出淡淡毫香,即可,此时,失水率为5-10%;

(4)杀青:先采用蒸汽杀青,即杀青时间1.0min,蒸汽流量120kg/h,蒸汽温度98-99℃,倾斜度20度,搅拌轴转速500r/min,筒体转速25r/min,投叶量330kg/h;然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摇青机温度80-90℃,叶温46℃-49℃,转速1100r/min,摇青时间30s;

(5)回潮:将杀青叶置于室内通风处放置8h,室内温度为20-25℃;

(6)揉捻:时间控制在60min,揉捻适度以用手捏揉捻叶时,揉捻叶稍有茶汁挤出,松开手后茶叶不散还有些粘手,揉捻成条率达75-85%为标准;

(7)烘干:包括初烘和足火;

初烘: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5-2cm,时间20min,每8min翻拌一次,待茶叶七八成干,即可;

足火:将毛火茶均匀摊在竹蔑上,厚度为1-10cm,时间1.5h;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2-3cm,时间25min,每15min翻拌一次。

实施例3.

一种桂花香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

A.选地:选择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

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800kg施基肥和600kg复合肥后,浅翻20-30cm后,整地耙细;所述基肥主要由尿素30kg、硝酸磷肥20kg、磷酸二氢钾10kg、氯化钾10kg、石灰氮5kg、氯化镁1kg、硫酸钾10kg、硼酸1kg和中药渣30kg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钾、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青箱子10kg、百部10kg、丹参5kg、石菖蒲5kg和巴戟天20kg按下述方法制成:青箱子、百部、丹参、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2倍量质量分数为90%酒精,在10-20℃浸提5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8小时搅拌15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所述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4:2:1配制而成;

C.定植:定植时间是3-4月,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茶幼苗和桂花幼苗,按相邻桂花之间的行距为10m,相邻的桂花行之间栽种茶树,两邻近绿茶行的行间距为0.2m,两邻近茶树与桂花的行距为0.2m;茶树株距30cm,茶苗每穴两株;桂花株距为2m;

D.浇水:种植后立马浇透定根水,浇水过程中往水中加入1kg浓度为5mg/kg的萘乙酸-乙醇-水溶液,之后每天往地上部分喷水二到三次,连续喷水3天,浇定根水后7天继续对根部进行第二次浇水,浇透;

E.施肥:在5-7月kg,分3次施肥料水,每次施1500kg/hm2;8月底至9月初按10t/hm2施猪牛粪;所述肥料水由鸡粪55kg、尿素1kg、普钙1-kg和水90kg混合而成;

F.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

G.中耕除草:定植后每个月除草3次,除草深度为5-8cm;

H.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个月喷施质量分数为20%的苦参碱溶液和80%敌敌畏加1500倍水混匀后喷施茶树、桂花树的正、反叶面;

(2)鲜叶采摘:第三年秋季,一芽二叶的鲜叶;

(3)摊凉:用温度30-40℃热风吹鲜叶15min后,在温度为25-30℃的室内,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度为8-12cm,放置室内通风处1h,待茶青以失去原有光泽,鲜叶转暗,手摸芽叶柔软、并发出淡淡毫香,即可,此时,失水率为5-10%;

(4)杀青:先采用蒸汽杀青,即杀青时间0.5min,蒸汽流量100kg/h,蒸汽温度98-99℃,倾斜度10度,搅拌轴转速400r/min,筒体转速20r/min,投叶量300kg/h;然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摇青机温度80-90℃,叶温46℃-49℃,转速1100r/min,摇青时间20s;

(5)回潮:将杀青叶置于室内通风处放置5h,室内温度为20-25℃;

(6)揉捻:时间控制在40min,揉捻适度以用手捏揉捻叶时,揉捻叶稍有茶汁挤出,松开手后茶叶不散还有些粘手,揉捻成条率达75-85%为标准;

(7)烘干:包括初烘和足火;

初烘: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5-2cm,时间10min,每5min翻拌一次,待茶叶七八成干,即可;

足火:将毛火茶均匀摊在竹蔑上,厚度为1-10cm,时间0.5h;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2-3cm,时间15min,每5min翻拌一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