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317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品质好的绿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绿茶,(Green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绿茶年产量约114万吨,占我国茶叶总产量140.6万吨的81%。产量位居六大茶类之首。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为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绿茶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也日益火爆。受市场需求的驱使,茶树种植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茶树的种植环节,茶苗的移栽定植成活率低一直是阻碍茶树种植的难问题,许多地方由于定植的成活率不高,需要不断地进行补栽,有的地方的定植成活率甚至不足35%,既影响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又提高了造林的生产成本,而且林间大小苗参差不齐,不利于林地的统一管理。且还会移栽茶苗生长缓慢,甚至僵苗现象,继而延迟新茶园成园,影响茶农经济效益。此外,采用现有技术进加工,制成的绿茶品质还不够好,滋味不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制成的绿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均比较好,深受受消费者喜爱。同时本发明前处理方法茶苗的成活率达9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前处理、鲜叶采摘、摊凉、杀青、回潮、揉捻和烘干。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A.选地:选择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800-900kg施基肥后,浅翻20-30cm;C.茶树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单条栽,行距100-120cm,株距30-40cm,茶苗每穴两株;D.茶园施肥:5-9月,每亩茶园每月施1次复合肥20-40kg,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2-4:1-3:1进行配制;10月施腐熟牛粪,根外沟施,沟深15-25cm,每亩施腐熟牛粪600-800kg,施腐熟牛粪后填埋;E.浇水:定植后每隔7-8天浇水;F.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G.成年修剪:在秋茶停采后至春茶萌动前进行,用篱剪或修剪机剪去树冠面上部3cm-5cm的枝叶;H.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个月喷施质量分数为20-30%的苦参碱溶液;(2)鲜叶采摘:第三年夏季或秋季,一芽二叶的鲜叶;(3)摊凉:用温度30-40℃热风吹鲜叶15-25min后,在温度为25-30℃的室内,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度为8-12cm,放置室内通风处1-2h,待茶青以失去原有光泽,鲜叶转暗,手摸芽叶柔软、并发出淡淡毫香,即可,此时,失水率为5-10%;(4)杀青:先采用蒸汽杀青,即杀青时间0.5-1.0min,蒸汽流量100-120kg/h,蒸汽温度98-99℃,倾斜度10-20度,搅拌轴转速400-500r/min,筒体转速20-25r/min,投叶量300-330kg/h;然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摇青机温度80-90℃,叶温46℃-49℃,转速1100r/min,摇青时间20-30s;(5)回潮:将杀青叶置于室内通风处放置5-8h,室内温度为20-25℃;(6)揉捻:时间控制在40-60min,揉捻适度以用手捏揉捻叶时,揉捻叶稍有茶汁挤出,松开手后茶叶不散还有些粘手,揉捻成条率达75-85%为标准;(7)烘干:包括初烘和足火;初烘: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5-2cm,时间10-20min,每5-8min翻拌一次,待茶叶七八成干,即可;足火:将毛火茶均匀摊在竹蔑上,厚度为1-10cm,时间0.5-1.5h;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2-3cm,时间15-25min,每5-15min翻拌一次。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B整地中,所述基肥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尿素30-50份、磷酸一铵20-3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氯化钾10-20份、石灰氮5-15份、氯化镁1-5份、硫酸锌10-20份、硼酸1-5份和中药渣30-5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锌、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基肥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尿素40份、磷酸一铵25份、磷酸二氢钾15份、氯化钾15份、石灰氮10份、氯化镁2.5份、硫酸锌15份、硼酸2.5份和中药渣4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锌、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中药渣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当归10-20份、生山楂10-20份、细辛5-15份、石菖蒲5-15份和巴戟天20-30份制成。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中药渣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当归15份、生山楂15份、细辛10份、石菖蒲10份和巴戟天25份制成。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中药渣这样制备:当归、生山楂、细辛、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2-4倍于量质量分数为80-90%酒精,在10-20℃浸提3-5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0-28小时搅拌5-15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中药渣这样制备:当归、生山楂、细辛、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3倍于量质量分数为85%酒精,在10-20℃浸提4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4小时搅拌10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骤H病虫害防治中:所述苦参碱溶液这样制备:苦参经质量分数为80-90%的乙醇浸泡2-3h后、压榨,过滤,滤液浓缩成密度为0.8g/ml的苦参浓缩液,再加入乳油,混合,即得。前述的绿茶的制作方法,所述苦参浓缩液与乳油的重量比为100:3-5。申请人对本发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部分实验如下:实验例1.成活率考察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申请人的茶园进行,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5.0,有机质23.3%,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别为1.20,24.61和89.71mg/kg,已达到优质茶园土壤标准。以龙井43茶树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1.2处理设计试验设计将同一片茶园平均分成2份,分别记为对比组(A)和本发明组(B)。对比组A:种植方法同实施例1的前处理进行种植,基肥中不含中药渣;本发明组B:本发明组按实施例1中的前处理进行种植。试验地2015年建新。2月24日进行茶苗移栽栽后于离地15cm高处进行定型修剪。1.3测定方法移栽后3、6、9个月分别测定成活率。2结果不同处理对茶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表1不同肥料处理对茶苗成活率的影响处理3个月时成活率6个月时成活率9个月时成活率A76.080.085.0B90.193.595.0由表可知,本发明方法处理能提高移栽茶苗的成活率,且成活率高达95.0%。实验例2.感官评价和理化检测检测项目:本发明茶叶: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1、检验判定依据:DB52/T442.1-2010《贵州绿茶卷曲形茶》(一级)《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结果见表1: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工艺制备的绿茶,符合相关标准,且品质等级达到了一级标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成的绿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均比较好,深受受消费者喜爱。同时本发明前处理方法茶苗的成活率达9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1)前处理:A.选地:选择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850kg施基肥后,浅翻20-30cm;所述基肥主要由尿素40kg、磷酸一铵25kg、磷酸二氢钾15kg、氯化钾15kg、石灰氮10kg、氯化镁2.5kg、硫酸锌15kg、硼酸2.5kg和中药渣40kg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锌、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当归15kg、生山楂15kg、细辛10kg、石菖蒲10kg和巴戟天25kg按下述方法制成:当归、生山楂、细辛、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3倍于量质量分数为85%酒精,在10-20℃浸提4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4小时搅拌10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C.茶树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单条栽,行距110cm,株距35cm,茶苗每穴两株;D.茶园施肥:5-9月,每亩茶园每月施1次复合肥30kg,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3:2:1进行配制;10月施腐熟牛粪,根外沟施,沟深20cm,每亩施腐熟牛粪700kg,施腐熟牛粪后填埋;E.浇水:定植后每隔7天浇水;F.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G.成年修剪:在秋茶停采后至春茶萌动前进行,用篱剪或修剪机剪去树冠面上部3cm-5cm的枝叶;H.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个月喷施质量分数为20-30%的苦参碱溶液;所述苦参碱溶液这样制备:苦参经质量分数为85%的乙醇浸泡2.5h后、压榨,过滤,滤液浓缩成密度为0.8g/ml的苦参浓缩液,再加入乳油,混合,即得;所述苦参浓缩液与乳油的重量比为100:4;(2)鲜叶采摘:第三年夏季或秋季,一芽二叶的鲜叶;(3)摊凉:用温度30-40℃热风吹鲜叶20min后,在温度为25-30℃的室内,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度为8-12cm,放置室内通风处1.5h,待茶青以失去原有光泽,鲜叶转暗,手摸芽叶柔软、并发出淡淡毫香,即可,此时,失水率为5-10%;(4)杀青:先采用蒸汽杀青,即杀青时间0.8min,蒸汽流量110kg/h,蒸汽温度98-99℃,倾斜15度,搅拌轴转速450r/min,筒体转速23r/min,投叶量320kg/h;然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摇青机温度80-90℃,叶温46℃-49℃,转速1100r/min,摇青时间25s;(5)回潮:将杀青叶置于室内通风处放置6h,室内温度为20-25℃;(6)揉捻:时间控制在50min,揉捻适度以用手捏揉捻叶时,揉捻叶稍有茶汁挤出,松开手后茶叶不散还有些粘手,揉捻成条率达75-85%为标准;(7)烘干:包括初烘和足火;初烘: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5-2cm,时间15min,每6min翻拌一次,待茶叶七八成干,即可;足火:将毛火茶均匀摊在竹蔑上,厚度为1-10cm,时间1h;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2-3cm,时间20min,每10min翻拌一次。实施例2.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1)前处理:A.选地:选择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900kg施基肥后,浅翻20-30cm;所述基肥主要由尿素50份、磷酸一铵30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氯化钾20份、石灰氮15份、氯化镁5份、硫酸锌20份、硼酸5份和中药渣5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锌、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当归20份、生山楂20份、细辛15份、石菖蒲15份和巴戟天3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当归、生山楂、细辛、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4倍于量质量分数为90%酒精,在10-20℃浸提5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8小时搅拌15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C.茶树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单条栽,行距100-120cm,株距30-40cm,茶苗每穴两株;D.茶园施肥:5-9月,每亩茶园每月施1次复合肥40kg,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4:3:1进行配制;10月施腐熟牛粪,根外沟施,沟深15-25cm,每亩施腐熟牛粪800kg,施腐熟牛粪后填埋;E.浇水:定植后每隔8天浇水;F.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G.成年修剪:在秋茶停采后至春茶萌动前进行,用篱剪或修剪机剪去树冠面上部3cm-5cm的枝叶;H.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个月喷施质量分数为30%的苦参碱溶液;所述苦参碱溶液这样制备:苦参经质量分数为90%的乙醇浸泡3h后、压榨,过滤,滤液浓缩成密度为0.8g/ml的苦参浓缩液,再加入乳油,混合,即得;所述苦参浓缩液与乳油的重量比为100:5;(2)鲜叶采摘:第三年夏季或秋季,一芽二叶的鲜叶;(3)摊凉:用温度30-40℃热风吹鲜叶25min后,在温度为25-30℃的室内,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度为8-12cm,放置室内通风处2h,待茶青以失去原有光泽,鲜叶转暗,手摸芽叶柔软、并发出淡淡毫香,即可,此时,失水率为5-10%;(4)杀青:先采用蒸汽杀青,即杀青时间1.0min,蒸汽流量120kg/h,蒸汽温度98-99℃,倾斜度20度,搅拌轴转速500r/min,筒体转速25r/min,投叶量330kg/h;然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摇青机温度80-90℃,叶温46℃-49℃,转速1100r/min,摇青时间30s;(5)回潮:将杀青叶置于室内通风处放置8h,室内温度为20-25℃;(6)揉捻:时间控制在60min,揉捻适度以用手捏揉捻叶时,揉捻叶稍有茶汁挤出,松开手后茶叶不散还有些粘手,揉捻成条率达75-85%为标准;(7)烘干:包括初烘和足火;初烘: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5-2cm,时间20min,每8min翻拌一次,待茶叶七八成干,即可;足火:将毛火茶均匀摊在竹蔑上,厚度为1-10cm,时间1.5h;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2-3cm,时间25min,每15min翻拌一次。实施例3.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1)前处理:A.选地:选择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800kg施基肥后,浅翻20-30cm;所述基肥主要由尿素30份、磷酸一铵20份、磷酸二氢钾10份、氯化钾10份、石灰氮5份、氯化镁1份、硫酸锌10份、硼酸1份和中药渣3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石灰氮、氯化镁、硫酸锌、硼酸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当归10份、生山楂10份、细辛5份、石菖蒲5份和巴戟天2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当归、生山楂、细辛、石菖蒲和巴戟天,粉碎至能通过50目的筛;将粉末装入浸提池,并加入2倍于量质量分数为80%酒精,在10-20℃浸提3天,浸提的同时通入水蒸汽加温至58-62℃,自然冷却至室温;此后每隔20小时搅拌5分钟,并用蒸汽升至58-62℃,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时浓度为1.1-1.2的浸膏,浸膏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即得;C.茶树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单条栽,行距100-120cm,株距30-40cm,茶苗每穴两株;D.茶园施肥:5-9月,每亩茶园每月施1次复合肥20kg,复合肥按氮、磷、钾的重量比为2:1:1进行配制;10月施腐熟牛粪,根外沟施,沟深15-25cm,每亩施腐熟牛粪600kg,施腐熟牛粪后填埋;E.浇水:定植后每隔7天浇水;F.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即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G.成年修剪:在秋茶停采后至春茶萌动前进行,用篱剪或修剪机剪去树冠面上部3cm-5cm的枝叶;H.病虫害防治:第二年春天每个月喷施质量分数为20%的苦参碱溶液;所述苦参碱溶液这样制备:苦参经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浸泡2h后、压榨,过滤,滤液浓缩成密度为0.8g/ml的苦参浓缩液,再加入乳油,混合,即得;所述苦参浓缩液与乳油的重量比为100:3;(2)鲜叶采摘:第三年夏季或秋季,一芽二叶的鲜叶;(3)摊凉:用温度30-40℃热风吹鲜叶15min后,在温度为25-30℃的室内,将鲜叶均匀摊在竹筛上,厚度为8-12cm,放置室内通风处1h,待茶青以失去原有光泽,鲜叶转暗,手摸芽叶柔软、并发出淡淡毫香,即可,此时,失水率为5-10%;(4)杀青:先采用蒸汽杀青,即杀青时间0.5min,蒸汽流量100kg/h,蒸汽温度98-99℃,倾斜度10度,搅拌轴转速400r/min,筒体转速20r/min,投叶量300kg/h;然后再送入微波杀青机进行补杀,摇青机温度80-90℃,叶温46℃-49℃,转速1100r/min,摇青时间20s;(5)回潮:将杀青叶置于室内通风处放置5h,室内温度为20-25℃;(6)揉捻:时间控制在40min,揉捻适度以用手捏揉捻叶时,揉捻叶稍有茶汁挤出,松开手后茶叶不散还有些粘手,揉捻成条率达75-85%为标准;(7)烘干:包括初烘和足火;初烘: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10-120℃,摊叶厚度1.5-2cm,时间10min,每5min翻拌一次,待茶叶七八成干,即可;足火:将毛火茶均匀摊在竹蔑上,厚度为1-10cm,时间0.5h;温度为80-90℃,摊叶厚度2-3cm,时间15min,每5min翻拌一次。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