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室萃取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03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室萃取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饮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萃取容器。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茶叶、咖啡、代用茶、养生茶、保健茶等已经成为人们喜好的热饮料。现有技术中,制作茶饮需要烧水冲制,等候较长时间才能喝到,因此有俗语:“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由于茶饮制作有讲究、复杂,冲制出来的茶饮口味与制作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与茶类形态,萃取时间、温度、用水量都有很大的关系,较难掌握,制作人水平也有很大差异,现实是喝茶饮的人很多,但人们都希望能简便快速地喝到味浓、气香的热茶饮料。

现有萃取容器(我公司已申请的专利号201520480849.3)采用回旋通道方式,延长了溶剂的萃取时间,明显能提高对物料的利用率,提高萃取效果,但其结构只有一个较长的腔体,实际应用中,较软(叶、果肉类)或较细的物料受高压水流的冲击和挤压,全部都会集中在末端滤芯处,物料之间被压紧,经常发生堵塞,出液不畅,甚至造成不出液,腔体内压力升高而发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萃取浓度的多腔室萃取容器,完全能解决目前的堵塞、安全等问题。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腔室萃取容器,包括盖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腔体内通过与所述盖体和下壳体底面密封连接的隔板分为若干个分隔腔体;两个相邻的分隔腔体设置有分隔腔体连接口;所述分隔腔体连接口处设置为部分通透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进液柱,所述进液柱的顶端顶靠在所述盖体的下端面,进液柱顶部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萃饮机的注水针位置对应,侧壁设置有通孔作为分流孔。

进一步,还包括出液柱,所述出液柱的顶端顶靠在所述盖体的下端面,出液柱底部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萃饮机的排液针位置对应,出液柱腔体内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定位凸台。

进一步,所述过滤器为片状或柱状,有一定强度。

进一步,所述盖体用覆膜铝、聚丙烯(PP)、金属等食品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多腔室萃取容器通过将容腔设置为多个依次串联的分隔腔体,并在分隔腔体连接口处设置了部分通透的隔板,延长溶剂在原料中的流程的同时,限制了原料的移动范围,防止了原料挤压在一起的堵塞安全问题,保证了原料在腔体内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形成萃取梯度,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出液率。通过将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置在多腔室萃取容器的端面的两端,避免多腔室萃取容器在萃取过程中应力集中,造成容器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多腔室萃取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多腔室萃取容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多腔室萃取容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多腔室萃取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多腔室萃取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壳体;2、进液柱;2-1、分流孔;3、出液柱;4、隔板;5、分隔腔体连接口;6、盖体;7、定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腔室萃取容器包括盖体6和下壳体1,下壳体1的腔体内通过与盖体6和下壳体1底面密封连接的隔板4分为4个分隔腔体;两个相邻的分隔腔体设置有分隔腔体连接口5;通过设置部分通透的分隔腔体连接口5将相邻的分隔腔体之间的原料进行分隔,避免原料集中破坏萃取梯度。部分通透结构可以是栅格孔或网状孔,也可以是均匀或不均匀排布的圆孔;还可以是插接栅格板,网孔板等形式实现部分通透结构。

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串联的分隔腔体组成的分隔腔体串的两端,可以使溶剂流经的流程最长,达到更好的萃取效果。

进液口处设置进液柱2,溶剂从进液柱2的顶部进入,从侧壁的分流孔2-1流出;设置进液柱2可以对注针进行支撑,允许多腔室萃取容器顶面在进液口处承受更大的挤压力,提高该处的密封性能,从而允许更高压力的溶剂多腔室萃取容器内,进一步提高萃取的效果。

出液口处设置出液柱3,出液柱3内设置有过滤器,萃取液通过出液柱上的开口进入出液柱3的腔内,经过滤器过滤后从出液口排出。通过过滤器过滤可以去除杂质,使萃取液清澈。本实施例中用烧结滤芯作为过滤器。滤芯相对于滤网,过滤能力强,负载量大,不会发生堵塞情况,能使萃取液完全澄清。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选择其他能够耐沸水的高温滤芯,如烧结的聚乙烯滤芯、活性碳滤芯或者熔喷聚丙烯滤芯。也可以选择形状为片状或柱状的过滤器,强度比较高。

下壳体1的下端面,出液口处设置有定位凸台7。通过设置定位凸台7,可以提高出液口处的密封。

出液柱3的顶部顶靠在盖体6的下端面,使得定位凸台7通过出液柱3,盖体6获得注液部件的支撑,从而大大提高出液口处的密封性能,可以使出液口保持较高的压力,有利于溶剂多腔室萃取容器内压力的提升。

同时,偏心设置的定位凸台7还有定位作用,防止圆锥台状的多腔室萃取容器在萃饮机的萃取容器容置腔内旋转。

本实施例中,盖体6用覆膜铝制成,与下壳体1通过热封密封连接。具体实施时,盖体6可以使用聚丙烯(PP)、烧结聚乙烯或其他符合食品包装的材料制成;可以通过扣压、焊接或旋压密封方式与下壳体1进行密封连接。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腔室萃取容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是外形是心形。采用非旋转对称的壳体限制了壳体的旋转,不仅更美观,也为改造内部的结构,形成更长的溶液流程,从而提高萃取效率提供了更多选择。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腔室萃取容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是内部布局方式不同。

具体工作时,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多腔室萃取容器放入与多腔室萃取容器外形适配的萃饮机的萃取容器容置腔内,通过注液部件将多腔室萃取容器挤压固定在萃取容器容置腔内的同时,注液部件前端的注水针插入进液口,输出部件的出水针插入出液口。

将90℃至100℃, 1.2至1.6Mpa的热水从进液口注入,经进液柱2的分流孔2-1流入第一个分隔腔体内,与原料混合后,穿过第一个分隔腔体连接口5的网状隔板依次进入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分隔腔体内,进入出液柱3内部,通过过滤器过滤后,从出液口排出萃取液。对西洋参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在多腔室中,1分钟能将西洋参中88%的人参皂苷萃出,2分钟能萃出95%以上,而回旋单腔体萃取容器,2分钟才能萃取出92%,多腔室萃取容器在用时和效率等明显更优,且不会发生出液不畅、堵塞等问题,物料适应性强。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