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粉碎连续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茶叶的加工生产中,往往需要将茶叶制成颗粒状,再制成颗粒之前就需要进行粉碎处理,在完成粉碎后再进行收集,传统的粉碎处理在粉碎时无法做到到对每片茶叶的彻底粉碎,而在粉碎后收集茶叶碎片时,当收集袋或收集仓的收集量满了时,就需要停止茶叶的粉碎,并停止收料,需要在更换收集袋或清空收集仓后才能继续作业,这样的作业方法,就产生一定的时间浪费,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茶叶粉碎连续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粉碎连续收集装置,包括给料筒,所述给料筒的两端设有一对转动轴承,两个转动轴承之间安装有一个进料轴芯,所述进料轴芯的外侧具有螺旋式的进料轮廓部,所述给料筒的上端设有用于加入茶叶的进料斗,所述给料筒的下端设有出料斗,且该给料筒的一侧设有带动进料轴芯转动的进料电机。
所述出料斗的下部设有一个粉碎筒,所述粉碎筒的内部设有集料凸台,所述集料凸台上安装有一从动粉碎轮,所述粉碎筒的一侧设有主动粉碎轮,所述主动粉碎轮插入粉碎筒内并配合啮合于所述从动粉碎轮,所述粉碎筒的一侧设有带动主动粉碎轮转动的粉碎马达。
所述粉碎筒的下部出料端口上安装有呈倒Y型的分料阀门管,所述分料阀门管下部具有一对分支管,每根分支管的下部出料口处的下方都设有对应的茶叶收集仓,所述茶叶收集仓的上端设有仓盖,所述仓盖上设有连接分支管的茶叶收料管,所述茶叶收料管的下部端口处套设有置入于茶叶收集仓内的茶叶收集袋。
优选地,所述的分料阀门管内设有翻料板,所述翻料板连接有控制翻料板翻转方向的摆臂,所述摆臂铰接有气缸式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给料筒能够均匀的匀速地往粉碎筒内进料,再由粉碎筒内的从动粉碎轮和主动粉碎轮的配合完成碎料作业,由于匀速的进料,进而保证了粉碎后茶叶的破碎程度,防止出现茶遗漏破碎的问题,完成碎料后的茶叶碎片由分料阀门管的作用,将茶叶碎片送到其中一个茶叶收集仓内,当这个茶叶收集仓收集满茶叶后,给料筒和粉碎筒进行工作,而分料阀门管翻转翻料板改变下料的通道,将茶叶碎片送入到另一个茶叶收集仓内,这样的作业方式就使得其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收料作业,进而保证了给料筒和粉碎筒一直工作,不浪费不耽误收集时间,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茶叶粉碎连续收集装置,包括给料筒1,给料筒1的两端设有一对转动轴承3,两个转动轴承之间安装有一个进料轴芯2,进料轴芯2的外侧具有螺旋式的进料轮廓部4,给料筒1的上端设有用于加入茶叶的进料斗5,给料筒1的下端设有出料斗6,且该给料筒1的一侧设有带动进料轴芯2转动的进料电机7。
出料斗6的下部设有一个粉碎筒8,粉碎筒8的内部设有集料凸台9,集料凸台9上安装有一从动粉碎轮10,所述粉碎筒8的一侧设有主动粉碎轮11,所述主动粉碎轮11插入粉碎筒内并配合啮合于所述从动粉碎轮10,所述粉碎筒的一侧设有带动主动粉碎轮11转动的粉碎马达12。
粉碎筒8的下部出料端口上安装有呈倒Y型的分料阀门管13,分料阀门管13下部具有一对分支管14,每根分支管14的下部出料口处的下方都设有对应的茶叶收集仓15,茶叶收集仓15的上端设有仓盖16,仓盖16上设有连接分支管14的茶叶收料管17,茶叶收料管17的下部端口处套设有置入于茶叶收集仓15内的茶叶收集袋18。
分料阀门管13内设有翻料板21,翻料板连接有控制翻料板21翻转方向的摆臂19,摆臂铰接有气缸式推杆20。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给料筒能够均匀的匀速地往粉碎筒内进料,再由粉碎筒内的从动粉碎轮和主动粉碎轮的配合完成碎料作业,由于匀速的进料,进而保证了粉碎后茶叶的破碎程度,防止出现茶遗漏破碎的问题,完成碎料后的茶叶碎片由分料阀门管的作用,将茶叶碎片送到其中一个茶叶收集仓内,当这个茶叶收集仓收集满茶叶后,给料筒和粉碎筒进行工作,而分料阀门管翻转翻料板改变下料的通道,将茶叶碎片送入到另一个茶叶收集仓内,这样的作业方式就使得其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收料作业,进而保证了给料筒和粉碎筒一直工作,不浪费不耽误收集时间,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