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油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3706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自动油条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油条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过滤油渣的自动油条机。



背景技术:

油条是我国大众的一种传统食品,长期以来炸制方法一直比较落后,基本上是依靠手工操作,由两人分工配合,即一人负责面案投放,一人专职翻捞;不仅效率较低,且成品的成熟度和色泽靠人的视觉和经验掌握,难以保持质量的一致性。同时,炸炉里的油经过反复炸制后容易产生面渣,面渣如果长期不处理,则容易产生致癌物质,长期食用这类油炸制的油条会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这类油如果不做过滤处理,炸出来的油条口感也会变差。

如一专利号为ZL201220236286(公告号为CN2027223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全自动油条机》披露了这样一种没有设置炸油过滤装置的自动油条机,该油条机只能通过使用者手动将炸油进行过滤,如不进行过滤,炸油中的油渣会越来越多,会影响油条的色泽和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过滤油渣的自动油条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油条机,包含传送机、电炸炉和控制线路,所述传送机位于电炸炉的上方,所述电炸炉内设有电热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炸炉分为上炸炉和下炸炉,所述上炸炉和下炸炉之间通过密封隔层隔开,所述密封隔层上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下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第一过滤部件,所述下炸炉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下出油孔,所述上炸炉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上进油孔,所述下出油孔和上进油孔之间设有回油泵。

作为改进,所述传送机包含传送电机、外壳、主动轴、至少两组从动轴、链条、耙齿;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面胚入口和油条出口;所述传送电机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相互之间平行,同时平行于水平面;所述传送电机的转动轴穿过外壳驱动主动轴转动,所述从动轴通过链条与主动轴连接,所述耙齿固定安装在链条上与链条一起运动。上述结构的传送机能将从入口处放入炸炉的面胚,按压进油中,等炸制好,再自动从油中捞起炸好的油条送出,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

再改进,所述油条出口处设有一倾斜的滑板。倾斜的滑板可以让油条出口处的油条从滑板上滑出出口,能很好的保持油条的完整性。

再改进,所述下炸炉设有可打开的密封门。在油条机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打开密封门,取出第一过滤部件,清理里面的油渣。

再改进,所述上炸炉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与油面等高的上出油孔,所述下炸炉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下进油孔,所述上出油孔与所述下进油孔之间设有一个可拆卸的第二过滤部件。上出油孔开设在与油面等高的位置,当回油泵运行后,一部分油从上出油孔流出,同时可以带走一些浮在油面上的油渣,实现炸油的过滤。

再改进,所述控制线路还装有温控器。通过温控旋钮控制炸炉内的油温,使面胚炸制处于最适宜的炸制温度。

再改进,所述控制线路还装有加热时间控制器。通过加热时间控制器控制电热芯的加热时长,从而实现自动油条机工作时长,不需要人为的去关闭自动油条机,加热时间到了,自动油条机就自动停止工作。

再改进,所述自动油条机还设有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使油条机的使用更加安全。

再改进,所述传送机上设有传递传送电机控制器。通过传送电机控制器控制传送电机的快慢,从而控制主动轴的转速,进而控制油条的经过油里的时间长度,如果油温高了,可以加快传送电机的转速,缩短炸制的时间;如果油温低了,就降低传送电机的转速,延长炸制的时间。

最后改进,所述控制线路在电源的输入端设有漏电保护器,所述漏电保护器的输出端上接有电热芯,所述回油泵与电热芯并联,传送电机控制器与电热芯并联,通过所述传送电机控制器电性控制连接传送电机,温度控制器和加热时间控制器集成设置加热控制器,并且与所述电热芯并联在回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油条炸制完全自动化,并且该自动油条机还能有效过滤炸油中的油渣。上炸炉的炸油流过第一过滤部件,通过第一过滤部件炸油中的油渣过滤下来留在网兜中,清澈的油流入到下炸炉,再通过回油泵将下炸炉内的油泵入到上炸炉内,使上炸炉与下炸炉内的油产生一个循环,从而更好的实现炸油的循环过滤。过滤后炸油更加清澈,炸出的油条成色更好;位于网兜内的油渣比上炸炉内的油渣受热低,产生的有害物质也相对减小,对炸油进行过滤,更有利于食用健康。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电气结构布图简单,功能齐全。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油条机的主视图;

图2为自动油条机的左视图;

图3为自动油条机的控制线路图;

图中:电热芯1;上炸炉2;下炸炉3;密封隔层4;通孔5;第一过滤部件6;下出油孔7;上进油孔8;回油泵9;传送电机10、外壳11、主动轴12、从动轴13、链条14、耙齿15;滑板16;上出油孔17;下进油孔18;第二过滤部件19;温控旋钮20;把手21;定时旋钮22;漏电保护器23;加热控制器24;传送电机控制器2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自动油条机,包含传送机、电炸炉和控制线路。

传送机包含传送电机10、外壳11、主动轴12、四组从动轴13、链条14、耙齿15。外壳11上开设有面胚入口和油条出口。传送电机10安装在外壳11的侧面,传送电机10电性连接在传送电机控制器上,主动轴12和从动轴13相互之间平行,同时平行于水平面。传送电机10的转动轴穿过外壳11驱动主动轴12转动,从动轴13通过链条14与主动轴12连接。耙齿15平行于主动轴12,固定安装在链条14上与链条14一起运动。油条出口处设有一倾斜的滑板16。

传送机位于电炸炉的上方,电炸炉分为上炸炉2和下炸炉3。上电炸炉2内设有电热芯1,下炸炉3设有可打开的密封门,密封门上设有一个门把手21。上炸炉2和下炸炉3之间通过密封隔层4隔开,密封隔层4上开设有一个通孔5,通孔5的下方设有一个可拆卸的第一过滤部件6,下炸炉3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下出油孔7,上炸炉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上进油孔8,下出油孔7和上进油孔8之间设有回油泵9,通过回油泵9将下炸炉3内的油泵入到上炸炉2内。

改进后,上炸炉2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与油面等高的上出油孔17,下炸炉3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下进油孔18,上出油孔17与下进油孔18之间设有一个可拆卸的第二过滤部件19。

上炸炉2还装有温控器、加热时间控制器和漏电保护器,温控器有凸出上炸炉外表面的温控旋钮20,加热时间控制器有凸出上炸炉外表面的定时旋钮22。

如图3所示,为自动油条机的控制线路图,电源的输入端设有漏电保护器23,漏电保护器23的输出端上接有电热芯1,回油泵9与电热芯1并联,传送电机控制器25与电热芯1并联,通过传送电机控制器25电性控制连接传送电机10,从而驱动传递结构动作。温度控制器和加热时间控制器集成设置成加热控制器24,并且与电热芯1并联在回路上。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