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959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刷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刷酱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刷酱是指将调制好的酱料均匀地涂抹于食品的表面,是需要刷酱食品制作的关键步骤。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目前食品刷酱,如熏鸡、熏鸭、熏鹅等等制品在刷酱过程中多为人工涂抹,酱料涂抹的多则口味较重,反之则口味较轻。目前的这种食品采用人工刷酱方式主要存在不利于流水线生产、浪费人工,加工效率低,食品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不适用于这些需要刷酱食品的批量规模化生产。

因此,现在急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刷酱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刷酱方式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刷酱装置,解决传统的人工刷酱方式,存在不利于流水线生产、浪费人工,加工效率低,食品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不适用于这些需要刷酱食品的批量规模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刷酱装置,包括支架、输送装置、给酱刷和酱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输送装置垂直于地面设置,输送装置上设有若干个悬挂件用于悬挂待刷酱的食品,所述酱料室相对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酱料室设有下酱口,使得酱料流动到给酱刷上,当输送装置转动时,悬挂在悬挂件上的待刷酱食品与给酱刷接触。支架作为本实用新型刷酱装置的承载主体,用于固定安装输送装置与酱料室,使得输送装置能够垂直于地面设置成竖直状态;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待刷酱的食品,输送装置循环转动带动待刷酱的食品循环转动进行刷酱;酱料室用于储存放置待使用的酱料;给酱刷用于对待刷酱的食品进行涂抹酱料,使用给酱刷能够使得酱料涂抹的更加均匀;输送装置垂直于地面设置,输送装置上设有若干个悬挂件用于悬挂待刷酱的食品,使得待刷酱的食品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这种结构非常方便给酱刷对待刷酱食品进行酱料涂抹,而且待刷酱食品在竖直面内转动时可在自身重力下翻动,使得食品的酱料能够均匀涂抹到食品的表面,并且还能够减少刷酱装置的空间占用;悬挂在悬挂件上的待刷酱食品与给酱刷接触,这种给酱刷与代刷酱食品装置的相对位置限定,才能够保证食品能够进行刷酱;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食品刷酱的大批量流水式生产,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生产者的收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刷酱装置设有至少两个给酱刷。设置至少两个给酱刷是为了使得对食品的刷酱更加均匀,而且还能提高刷酱效率;我们可以在输送装置悬挂件转动的路线旁,设置多个能够对食品刷酱的给酱刷,全方位、多角度的对食品进行刷酱,非常有利于食品的均匀刷酱和提高刷酱效率。

从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中,我们并没有对酱料室的酱料如何流动到给酱刷上进行限定,酱料刷可以不与酱料室的下酱口接触,而酱料之间由下酱口直接滴落在给酱刷上,这种方案酱料易洒落,并且还需要对所述酱料刷进行其他的连接固定,使得酱料刷可以正常对食品进行刷酱;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下述优选方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给酱刷包括刷柄和刷毛,所述刷柄一端设有进酱口,所述刷毛连接在刷柄的另一端,所述进酱口与下酱口连通,使得酱料流动到刷毛上。给酱刷的刷柄上设置有进酱口,通过进酱口与酱料室的下酱口连通设置,通过刷柄内一端连接进酱口一端连接刷毛的中空腔体,将酱料输送到刷毛上,采用这种方案完全不用担心从下酱口流出的酱料发生洒落,并且不需要额外对给酱刷进行固定(给酱刷与酱料室通过下酱口与进酱口进行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枢转轴和输送带,所述枢转轴包括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所述输送带绕置与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上,使得输送带绕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转动。第一枢转轴与第二枢转轴作为整个枢转装置的枢转中心,输送带绕置在第一枢转轴和第二枢转轴上构成环状结构,第一枢转轴位于环状结构的上端,第二枢转轴位于环状结构的下端,输送带作为悬挂件的安装主体,带动悬挂件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杆,所述输送装置与支架通过固定杆连接,用于将输送装置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杆将输送装置固定在支架,使得输送装置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立起,并且在输送带工作时不会出现晃动影响刷酱的速度与效果,所述固定杆采用硬质金属为佳,稳定、牢固不易损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带为皮带或者链条。皮带和链条都可以很方便的将悬挂件安装固定在上面,较优的,所述的皮带或者链条都不要设置太宽,以免悬挂在输送带上的待刷酱食品贴近输送带的位置被遮住造成食品上刷酱不均匀,影响刷酱效果。优选的,我们选用链条作为输送装置的输送带,因为链条上存在许多的间隙开口,这些开口恰好可以用来安装悬挂件,而不必再设置其他的结构如开口,这样制作起来就非常的的简单,而且还能够减少待刷酱食品与链条的接触面积,也比较利于刷酱。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酱料室的下酱口出设置有阀门。所述的阀门可以为机械阀门,也可以为电磁阀,阀门的设置是为了方便酱料的进出,在刷酱工序完成时,关闭阀门使得酱料不再由下酱口流出,在需要进行刷酱操作时,再打开阀门使得酱料可以由下酱口流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悬挂件为铁签或者挂钩。铁签或者挂钩都是用来悬挂待刷酱的食品,优选的,采用挂钩作为悬挂件,挂钩挂置待刷酱食品悬挂比较牢固,不会出现因为输送带转动带动挂钩转动而出现食品掉落的情况。优选的,所述悬挂件与输送带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是指悬挂件能随着输送带的转动,悬挂件上的食品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翻动,能够使得刷酱更加的均匀。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带动输送装置转动。我们还可以通过电机来控制输送装置的转动速度,输送装置转动较慢给酱刷在食品上接触的时间越长,口味越重,反之,电机带动输送装置转动越快,给酱刷作用于食品的时间越短,口味越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电机控制输送装置的转动速度,来实现待刷酱食品的口味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适用于批量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节省人工,提高食品的刷酱效率,节约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者的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刷酱装置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刷酱装置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刷酱装置一实施例中给酱刷的斜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

2、输送装置;211、第一枢转轴;212、第二枢转轴;22、传送带;

3、给酱刷;31、刷毛;32、刷柄;33、进酱口;34、中空腔体;

4、酱料室;41、下酱口;

5、悬挂件;

6、固定杆;

7、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刷酱装置,包括支架1、输送装置2、给酱刷3和酱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输送装置2垂直于地面设置,输送装置2上设有若干个悬挂件5用于悬挂待刷酱的食品,所述酱料室相对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酱料室设有下酱口,使得酱料流动到给酱刷3上,当输送装置2转动时,悬挂在悬挂件5上的待刷酱食品与给酱刷3接触。支架1作为本实用新型刷酱装置的承载主体,用于固定安装输送装置2与酱料室,使得输送装置2能够垂直于地面设置成竖直状态;输送装置2用于输送待刷酱的食品,输送装置2循环转动带动待刷酱的食品循环转动进行刷酱;酱料室用于储存放置待使用的酱料;给酱刷3用于对待刷酱的食品进行涂抹酱料,使用给酱刷3能够使得酱料涂抹的更加均匀;输送装置2垂直于地面设置,输送装置2上设有若干个悬挂件5用于悬挂待刷酱的食品,使得待刷酱的食品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这种结构非常方便给酱刷3对待刷酱食品进行酱料涂抹,而且待刷酱食品在竖直面内转动时可在自身重力下翻动,使得食品的酱料能够均匀涂抹到食品的表面,并且还能够减少刷酱装置的空间占用;悬挂在悬挂件5上的待刷酱食品与给酱刷3接触,这种给酱刷3与代刷酱食品装置的相对位置限定,才能够保证食品能够进行刷酱;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食品刷酱的大批量流水式生产,节约人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生产者的收益。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刷酱装置设有至少两个给酱刷3。设置至少两个给酱刷3是为了使得对食品的刷酱更加均匀,而且还能提高刷酱效率;我们可以在输送装置2悬挂件5转动的路线旁,设置多个能够对食品刷酱的给酱刷3,全方位、多角度的对食品进行刷酱,非常有利于食品的均匀刷酱和提高刷酱效率。优选的,我们设置只需要设置两个给酱刷3即可,我们可以将给酱刷3设置在输送装置2的输送带22的两侧,当酱装置工作时,固定在输送装置2悬挂件5上的待刷酱食品在输送装置2的带动下,垂直于地面运动,当食品经过给酱刷3时,食品的前部和后部能够分别与两侧的给酱刷3包裹接触进行刷酱,设置两个给酱刷3已经能够达到对食品均匀刷酱的技术效果,所述两个给酱刷3相对并排设置还是交错设置都行;当然了对于大型的刷酱装置也可以设置多个给酱刷3,刷酱均匀效率高。

从前述的技术方案中,我们并没有对酱料室的酱料如何流动到给酱刷3上进行限定,酱料刷可以不与酱料室的下酱口接触,而酱料之间由下酱口直接滴落在给酱刷3上,这种方案酱料易洒落,并且还需要对所述酱料刷进行其他的连接固定,使得酱料刷可以正常对食品进行刷酱;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下述优选方案: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给酱刷3包括刷柄32和刷毛31,所述刷柄32一端设有进酱口33,所述刷毛31连接在刷柄32的另一端,所述进酱口33与下酱口连通,使得酱料流动到刷毛31上。给酱刷3的刷柄32上设置有进酱口33,通过进酱口33与酱料室的下酱口连通设置,通过刷柄32内一端连接进酱口33一端连接刷毛31的中空腔体34,将酱料输送到刷毛31上,采用这种方案完全不用担心从下酱口流出的酱料发生洒落,并且不需要额外对给酱刷3进行固定(给酱刷3与酱料室通过下酱口与进酱口33进行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我们可以采用套装的方式将刷柄32套入到酱料室的下酱口中,那么在制作时,刷柄32的大小最好与下酱口大小适配,酱料由下酱口流入到进酱口33中,经由刷柄32内的中空腔体44流到刷毛31上,这样给酱刷3固定牢固,操作简单。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枢转轴和输送带22,所述枢转轴包括第一枢转轴211和第二枢转轴212,所述输送带22绕置与第一枢转轴211和第二枢转轴212上,使得输送带22绕第一枢转轴211和第二枢转轴212转动。第一枢转轴211与第二枢转轴212作为整个枢转装置的枢转中心,输送带22绕置在第一枢转轴211和第二枢转轴212上构成环状结构,第一枢转轴211位于环状结构的上端,第二枢转轴212位于环状结构的下端,输送带22作为悬挂件5的安装主体,带动悬挂件5转动。

如图2所示的,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杆6,所述输送装置2与支架1通过固定杆6连接,用于将输送装置2固定在支架1上。固定杆6将输送装置2固定在支架1,使得输送装置2能够在竖直平面内立起,并且在输送带22工作时不会出现晃动影响刷酱的速度与效果,所述固定杆6采用硬质金属为佳,稳定、牢固不易损坏。优选的固定杆6采用不锈钢制作,不仅牢固稳定,而且也不易生锈,待刷酱食品不会被污染。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带22为皮带或者链条。皮带和链条都可以很方便的将悬挂件5安装固定在上面,较优的,所述的皮带或者链条都不要设置太宽,以免悬挂在输送带22上的待刷酱食品贴近输送带22的位置被遮住造成食品上刷酱不均匀,影响刷酱效果。优选的,我们选用链条作为输送装置2的输送带22,因为链条上存在许多的间隙开口,这些开口恰好可以用来安装悬挂件5,而不必再设置其他的结构如开口,这样制作起来就非常的的简单,而且还能够减少待刷酱食品与链条的接触面积,也比较利于刷酱。所述链条采用不锈钢制作或者其他耐腐蚀材料制作,因为待刷酱的食品会与链条等输送带22发生接触,链条生锈非常容易对食品造成污染。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酱料室的下酱口出设置有阀门7。所述的阀门7可以为机械阀门7,也可以为电磁阀,阀门7的设置是为了方便酱料的进出,在刷酱工序完成时,关闭阀门7使得酱料不再由下酱口流出,在需要进行刷酱操作时,再打开阀门7使得酱料可以由下酱口流出。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悬挂件5为铁签或者挂钩。铁签或者挂钩都是用来悬挂待刷酱的食品,优选的,采用挂钩作为悬挂件5,挂钩挂置待刷酱食品悬挂比较牢固,不会出现因为输送带22转动带动挂钩转动而出现食品掉落的情况。优选的,所述悬挂件5与输送带22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是指悬挂件5能随着输送带22的转动,悬挂件5上的食品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翻动,能够使得刷酱更加的均匀。

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带动输送装置2转动。我们还可以通过电机来控制输送装置2的转动速度,输送装置2转动较慢给酱刷3在食品上接触的时间越长,口味越重,反之,电机带动输送装置2转动越快,给酱刷3作用于食品的时间越短,口味越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电机控制输送装置2的转动速度,来实现待刷酱食品的口味控制。当然了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装置,只要能够为输送装置2提供驱动力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