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菇切柄装置。
背景技术:
香菇作为菌菇的一种,其中的氨基酸有促进慢性肝病、肝功能不全者的氨基酸比例正常化,并且香菇还能降低胆固醇及血压,具有抗病毒作用和抗菌作用,是常见的食用菌之一。
但是,由于香菇本身带柄,往往需要人工在香菇进行清洗烘干之前先将菌柄拔除,再进行后续加工,整个过程中,效率低,工人劳动程度高,切割残次品率高。
现阶段的菌菇切柄的自动化设备大多是将菌菇进行固定,让后通过切刀进行切除,该类设备的缺点在于:1.固定过程中为了定位稳定,往往会对菌伞表面造成伤害,影响后期销售;2.菌菇个体大小不同,菌伞长度不同,统一的切到往往为了保证菌伞不被误切调低高度,进而造成菌柄切除不彻底的情况,影响后期加工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菌柄切除困难,自动化程度低,影响后期销售和加工口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菌菇切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下:
设计一种菌菇切柄装置,包括菌菇传送机构、处于菌菇传送机构下方的切柄机构,所述菌菇传动机构包括带传动部件,其传动带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以上传动带,带间距与菌菇外径相对应,在传动带接近菌菇出口的一侧设有防止菌菇被倾轧并引导出料的斜板;
优选的,所述切柄机构包括滑轨,与滑轨配合形成移动副的爪状切刀,在滑轨和爪状切刀的相应位置设有带动切刀旋转的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其中齿轮设置在爪状切刀底部,齿条设置在滑轨侧面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爪状切刀包括至少两个爪钩和固定所述爪钩的底座,所述爪钩相对于底座中心对称安装,所述爪钩包括两根相连接构成“7”字型的带有复位元件的连杆,其中,顶部连杆的端部安装有得以完成铣削过程的刀头。
优选的,还包括带轮为水平位置安装的第二带传动机构,该爪状切刀安装在第二带传动机构的传送带上,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的带速与所述菌菇传动部件的带速相一致。
进一步的,在所述传送带间安装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5到2.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切柄装置实现了自动化切柄的同时,菌柄完全的被切除且不切到菌伞部分,最大程度的保护了菌菇本身的完整和后期加工的口感;2.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过程无需人工,相对封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爪状切刀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1.菌菇传送机构;2.斜板;3.集料篮;4.爪状切刀;5.传动带;6.菌菇;7.齿条;8.齿轮;9.滑轨;10.爪状切刀的主轴;11.第二带传动机构;12.连杆;13.复位元件;14.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设计一种菌菇切柄装置,如图1到3,包括菌菇传送机构、处于菌菇传送机构下方的切柄机构,菌菇传动机构包括带传动部件,其传动带5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以上传动带5,带间距与菌菇外径相对应,在传动带5接近菌菇出口的一侧设有防止菌菇被倾轧并引导出料的斜板2;
切柄机构包括滑轨9,与滑轨9配合形成移动副的爪状切刀4,在滑轨9和爪状切刀的相应位置设有带动切刀旋转的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其中齿轮设置在爪状切刀底部,齿条设置在滑轨9侧面的下方。
爪状切刀4包括至少两个爪钩和固定爪钩的底座,爪钩相对于底座中心对称安装,爪钩包括两根相连接构成“7”字型的带有复位元件13的连杆12,其中,顶部连杆的端部安装有得以完成铣削过程的刀头14。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带轮为水平位置安装的第二带传动机构11,该爪状切刀4安装在第二带传动机构11的传送带上,第二带传动机构11的带速与菌菇传动部件的带速相一致。
工作过程中,第二传动机构11带动其上安装的各个爪状切刀,与菌菇传动机构的带速一致,工作人员将清洗好的菌菇摆放至传动机构上,传动带间的相应位置,其菌柄嵌套与爪状切刀内,爪状切刀边移动边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类似铣削的原理,将菌柄切下。
实施例2,本实施例原理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传送带间安装有定位条,定位条上设有通孔,具体工作中,菌菇的菌柄可以由通孔放入,便于定位。定位条为柔性材料,随传送带移动。
通孔的孔径为1.5到2.5cm。与菌柄尺寸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