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751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抑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食品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走向国际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已成为食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ClO2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EPA)的长期科学试验和反复论证,考验了ClO2对饮用水的处理效果后,被确认为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中的消毒灭菌、食品(肉类、水产品、果蔬)的防腐、保鲜、环境、饮水和工业循环及污水处理等方面杀菌、清毒、除臭的理想药剂,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A1 级消毒剂。其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同时杀菌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不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外观品质,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性能优良的食品保鲜剂。世界上许多国家将其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的重点在于将ClO2简单的浸涂处理食品表面后就进行包装等,这对食品内部微生物无法长期有效的控制。此外,ClO2是一种易爆炸气体,遇光时易分解生成氧和氯而引起爆炸,从而对 ClO2的运输和储存带来一定的困难,这都制约着 ClO2在食品工业中的普及使用。因此,大力开发长效、稳定、可控的ClO2产品,势必能使其在食品保鲜行业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lO2避光稳定、便于运输和储存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包括均不透光的上盒体、中盒体和下盒体,所述的上盒体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且其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上内螺纹;所述的下盒体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下内螺纹且其底部密封设置;所述的中盒体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上内螺纹配合使用的上外螺纹且其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的下内螺纹配合使用的下外螺纹,所述的中盒体的上下端开口处分别覆盖有铝箔封口膜,所述的中盒体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的上盒体内盛放有ClO2前体物、缓释载体和钝化剂混合物,所述的下盒体内盛放活化剂溶液。

所述的上盒体、所述的中盒体和所述的下盒体一体连接呈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形。

所述的上盒体、所述的中盒体和所述的下盒体均由塑料制品或玻璃制品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将ClO2前体物、缓释载体、钝化剂混合物与活化剂溶液分开存放。使用时,分别撕开覆盖在内螺纹上的铝箔封口膜,将上盒体物质倒入下盒体中,将各盒体旋好,静置30min,待内部物质呈凝胶状即可使用。产生的ClO2气体会通过中盒体上的透气孔释放出来。该装置解决了ClO2不稳定、遇光易分解、不便运输和储存的缺点,实现了ClO2的随取随用,拓展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

一种二氧化氯缓释发生盒,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均不透光的上盒体1、中盒体2和下盒体3,上盒体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4且其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上内螺纹(图中未显示);下盒体3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下内螺纹5且其底部密封设置;中盒体2的上端设置有与上内螺纹(图中未显示)配合使用的上外螺纹6且其下端设置有与下内螺纹5配合使用的下外螺纹7,中盒体3的上下端开口处分别覆盖有铝箔封口膜8,中盒体2上设置有透气孔9,上盒体1内盛放有ClO2前体物、缓释载体和钝化剂混合物(例如氯酸钠、瓜尔胶和碳酸钠),下盒体3内盛放活化剂溶液(草酸和AlCl3的混合液)。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上盒体1、中盒体2和下盒体3一体连接呈圆柱形(也可外形呈正方体或长方体)。上盒体1、中盒体2和下盒体3均由塑料制品或玻璃制品制成。

使用时旋开各盒体,撕开铝箔封口膜8,将ClO2前体物、缓释载体、钝化剂混合物倒入活化剂溶液中,旋好各盒体,静置30min,待内部物质呈凝胶状即可使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