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茶连续渥堆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0573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黑茶连续渥堆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黑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近年来黑茶的药用价值越来越被认可,产量和销量也越来越大。其加工过程分为黑毛茶初制和黑茶成品加工两个阶段。黑茶成品的加工工艺一般括筛分、渥堆发酵、司秤、汽蒸、压制、发花和干燥七道工序,其中渥堆是决定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步骤,茶叶发酵俗称渥堆,实质上是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的一种生化作用,是生化动力(胞外酶)、物化动力(微生物热)以及微生物自身代谢的综合作用,即在湿热、微生物及胞外酶三者的相互作用下塑造出黑茶特殊品质风味的过程。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茶叶加工领域已经逐步进入自动化时代,机器生产开始大量取代传统的手工劳作,茶叶的机械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能够满足国内外不断上涨的茶叶需求。但由于机械的操作不够精细,产出的茶叶质量难以保障,所以投入更多精力研究提高茶叶的机械加工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渥堆是指当茶叶采收经过初制成为毛茶后,用人工的方法加速茶叶陈化的一种过程。传统制茶工艺中的渥堆方法因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难以掌控,茶叶极易产生霉变,造成黑茶中常有的所谓“陈味”,其实这就是科学家能早以前明确指出的霉味。所以传统黑茶制作方法存在有霉味、酸味等异味,茶汤浑浊,也无香味,喝后口干等缺点,且传统的黑茶渥堆发酵自动化程度不高,制约了整个黑茶产业的发展。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085019Y公开了一种陈香茶渥堆装置,其采用一密闭容器,所述容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可推拉的进料口和出料口,顶端还设置有温湿度调节窗口,而容器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观察窗。该技术不能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大小,不能防止茶叶结团结块,且渥堆周期与外界的环境状态影响大,渥堆周期长,生产效率低。

中国发明专利CN102318696B公开了一种黑茶自动渥堆装置,其采用密闭的渥堆筒体,实现温度和湿度实时监控和调节,该技术不能将渥堆和压制连续进行,自动化程度低,且温度和湿度不好准确控制,没有保温层,容易散热。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且能耗较低的黑茶生产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黑茶连续渥堆发酵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使其该设备能自动控制温度、湿度,能自动翻动物料,防止茶叶结团结块,且能缩短渥堆发酵的时间,实现茶叶渥堆和压制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茶连续渥堆发酵设备,包括:

筒体、蒸汽加温加湿机构、空气降温除湿机构、动力机构、司称机、蒸茶机构和压制机构;

所述筒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向筒体内部输送茶叶的上料机构;

所述筒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茶口,出茶口上安装有出料闭风器,出料闭风器依次与司称机、蒸茶机构和压制机构连接;

所述筒体两侧分别具有支撑轴,支撑轴位于轴承座内;

其中一个支撑轴凸出于轴承座并接受来自动力机构的扭力;

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喷管,喷管的一端与蒸汽加温加湿机构和空气降温除湿机构连通;

筒体内表面具有螺旋片。

优选的,所述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上设置有夹套,夹套上具有尾气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夹套通过夹套加温机构调整温度。

优选的,所述筒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被温湿度传感器监测。

优选的,所述喷管上具有多个小孔。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输送带、进料斗和进料闭风器,上料输送带将茶叶输送至进料斗,茶叶从进料斗经进料闭风器后进入筒体内。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皮带或链带动传动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设备在整个渥堆过程中,实现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通过内筒旋转翻动并推进茶叶,保证茶叶渥堆均匀,大大缩短渥堆时间,其渥堆工序不受外部环境条件控制,同时生产的黑茶品质好,香气纯正。

(2)茶叶渥堆后可以直接称量、汽蒸并压制,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料输送带;2、动力机构;3、尾气排放口;4、进料闭风器;5、进料斗;6、夹套尾气排放口;7、筒体;8、夹套;9、螺旋片;10、内筒;11、外筒;12、温湿度传感器;13、空气降温除湿机构;14、蒸汽加温加湿机构;15、夹套加温机构;16、出料闭风器;17、司秤机;18、蒸茶机构;19、压制机构;20、喷管;21、支撑轴;22、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黑茶连续渥堆发酵设备,其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筒体7、蒸汽加温加湿机构14、空气降温除湿机构13、动力机构2、司秤机17、蒸茶机构18和压制机构19,实现渥堆和压制一条线连续生产。

筒体7包括内筒10和外筒11,外筒11上具有夹套8,夹套加温机构15通过管道接入夹套8进行保温,夹套8上安装有夹套尾气排放口6。内筒10和外筒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即热量按照夹套8-外筒11的内壁-内筒10的外壁-内筒10内部的顺序传递热量。

内筒10内部设置有螺旋片9。筒体7的前端上部设有上料机构,筒体7(即内筒和外筒)末端设有出茶口,蒸汽加温加湿机构14、空气降温除湿机构13通过管道接入内筒10内,内筒10由动力机构2传动。具体来说,内筒10的两侧分别与一个支撑轴21连接,每个支撑轴21均安装于一个轴承座22内;左侧的支撑轴21凸出于轴承座,并安装了从动轮。动力机构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带或链带动从动轮转动,实现内筒10的转动而外筒11始终不动。

喷管20为中空的圆管,圆管的管壁上设有出气孔,喷管20的右端和蒸汽加温加湿机构14、空气降温除湿机构13通过管道相连接,喷管20的左端与尾气排放口3连接,喷管20与支撑轴21共轴线,且喷管20位于支撑轴21内。其中,所述喷管20与筒体7密闭连接。

筒体7的一侧设有用于监测筒体7内部温湿度传感器12,温湿度传感器12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蒸汽加温加湿机构14和空气降温除湿机构13工作。

本设备具体操作时:

茶叶从上料输送带1直输送到进料斗5,然后经进料闭风器4进入外筒11,然后从外筒11和内筒10的重合的进料口进入内筒10,动力机构2带动内筒10转动,螺旋片20同速转动,带动内筒10内部的茶叶向前输出,动力机构2设定一定速度保证茶叶从内筒10一端向另一端输出的时间为8小时,满足茶叶渥堆发酵的时间。渥堆时间结束后,茶叶也走到了筒体7的另一端通过出料口进入司秤机17称量,然后经蒸茶机构18汽蒸,最后从压制机构19完成压制。

当筒体7内的茶叶需要加湿或加热,可以通过蒸汽加湿加热机构14向内筒10输入蒸汽,当筒体7内茶叶需要降温或除湿时,可以通过空气降温除湿机构13向内筒10输入冷空气。

筒体7内的尾气,通过尾气排放口3排出,尾气排放口3可选择安装电磁阀。

夹套8内的尾气,通过夹套尾气排放口6排出,夹套尾气排放口6可选择安装电磁阀。

因为喷管20管壁上设有小孔,喷管20和蒸汽管道、空气管道的共用管道相连。当茶叶需要加湿或加热,可以通过蒸汽加湿加热机构14经蒸汽管道从喷管20均匀的输送到各个部位。

其中,夹套8通过夹套加温机构15进行加热保温。

本设备可根据设定的温度、湿度,温湿度传感器控制蒸汽加热加湿机构14的启动和停止运行。

渥堆起始、渥堆初期、渥堆中期、渥堆末期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都不同,因此通过标准化的方法控制渥堆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茶叶的品质。

本设备改变以往黑茶渥堆靠人工操作,渥堆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的一系列弊端,本设备为黑茶的生产提供了自动渥堆的作业设备,所做的茶叶档次高,品质好,香气纯正,同时符合当前茶叶清洁化生产的要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