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清洗烘干流水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177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清洗烘干流水线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

中国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中国已知的食用菌约657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潜力巨大。

但目前食用菌的清洗、干燥大都采用人工清洗和自然晾干,该种生产加工方式受到天气影响较大,且干燥产品质量差,另外有些清洗烘干设备需要采用人工进行搬运烘干,工效低、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布置合理,清洗烘干操作方便,内部受热均匀,干燥效果好,湿气能够及时排除的食用菌清洗烘干流水线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清洗烘干流水线系统,包括清洗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清洗传送带和清洗室,所述清洗传送带包括清洗传送段和倾斜设置的晾干传送段,所述清洗传送段两端分别贯穿清洗室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清洗室内顶部布设有多个正对清洗传送段带面的清洗喷头,所述晾干传送段的带面下方分布设置有多个截面呈椭圆状的传送辊,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从上至下交错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烘干室分割成“S”型烘干通道,所述“S”型烘干通道的各个水平段均布设有烘干传送带,所述烘干室的出料口端连通有冷却室,位于最上方的烘干传送带的进料端穿出烘干室的进料口,并设置在晾干传送段的出料端下方,位于最下方的烘干传送带的出料端穿出烘干室的出料口和冷却室的出料口设置,所述隔板底面上分布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片,所述“S”型烘干通道的拐角处的烘干室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均与烘干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冷却室内顶部分布设置有多个紫外消毒灯。

其中,所述清洗室底部设置有接水槽,所述晾干传送段的底部设置有积水槽,积水槽底部与接水槽连通,所述清洗喷头与顶部的清洗管连通,所述清洗管的进口端与输送泵连接,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水源连接。

其中,各个隔板底面上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烘干室底部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上安装有进风风机,所述烘干室侧壁上对应“S”型烘干通道的各个水平段均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上安装有排风风机,各个排风风机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与送风总管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均与烘干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吸湿网层,所述烘干室的出料口设置有防风罩,所述防风罩套装在最下方的烘干传送带上。

其中,所述晾干传送段的出料端与最上方的烘干传送带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固定在烘干室上端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工时,通过清洗室内顶部布设的清洗喷头对清洗传送带上的食用菌进行喷雾清洗,清洗液会被底部的接水槽收集起来,清洗方便的同时,避免给生产车间的环境造成污染;在传送过程中,由于晾干传送段的传送辊截面呈椭圆状,因此晾干传送段的传送带会产生抖动,从而将食用菌上残留的液体抖进积水槽内;在烘干过程中,隔板底面上的电加热片会对各个烘干传送带上食用菌进行加热烘干,同时,通过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配合使用,会将烘干室内的潮湿空气及时排出;采用多层往复式的烘干结构,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脱水效果;“S”型烘干通道内设置有与烘干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现自动化调节烘干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无需人工操作调节温度和湿度,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布置合理,清洗烘干操作方便,内部受热均匀,干燥效果好,湿气能够及时排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清洗烘干流水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清洗传送段,3、清洗喷头,4、输送泵,5、清洗管,6、清洗室,7、接水槽,8、晾干传送段,9、传送辊,10、积水槽,11、进料斗,12、烘干室,13、烘干传送带,14、隔板,15、温度传感器,16、“S”型烘干通道,17、电加热片,18、湿度传感器,19、进风风机,20、吸湿网层,21、防风罩,22、紫外消毒灯,23、冷却室,24、烘干控制器,25、排风风机,26、送风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用菌清洗烘干流水线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清洗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清洗传送带和清洗室6,所述清洗传送带包括清洗传送段2和倾斜设置的晾干传送段8,所述清洗传送段2两端分别贯穿清洗室6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清洗室6内顶部布设有多个正对清洗传送段2带面的清洗喷头3,所述晾干传送段8的带面下方分布设置有多个截面呈椭圆状的传送辊9,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室12,所述烘干室12内从上至下交错设置有多个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烘干室12分割成“S”型烘干通道16,所述“S”型烘干通道16的各个水平段均布设有烘干传送带13,所述烘干室12的出料口端连通有冷却室23,位于最上方的烘干传送带13的进料端穿出烘干室12的进料口,并设置在晾干传送段8的出料端下方,位于最下方的烘干传送带13的出料端穿出烘干室12的出料口和冷却室23的出料口设置,所述隔板14底面上分布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片17,电加热片17设置在隔板14底面上,即便有部分残留液体从食用菌上掉落下来,也不会附着在电加热片17上,有效保证了电加热片17的使用寿命;所述“S”型烘干通道16的拐角处的烘干室12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电加热片17和温度传感器15均与烘干控制器24连接。

所述冷却室23内顶部分布设置有多个紫外消毒灯22,在对食用菌冷却的同时,进行消毒杀菌,保证了食用的安全性;所述清洗室6底部设置有接水槽7,所述晾干传送段8的底部设置有积水槽10,积水槽10底部与接水槽7连通,所述清洗喷头3与顶部的清洗管5连通,所述清洗管5的进口端与输送泵4连接,输送泵4的输入端与水源连接;各个隔板14底面上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8,所述烘干室12底部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上安装有进风风机19,所述烘干室12侧壁上对应“S”型烘干通道16的各个水平段均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上安装有排风风机25,各个排风风机25的输出端均通过管道与送风总管26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18、进风风机19和排风风机25均与烘干控制器24连接;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吸湿网层20,所述烘干室12的出料口设置有防风罩21,所述防风罩21套装在最下方的烘干传送带13上;所述晾干传送段8的出料端与最上方的烘干传送带13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固定在烘干室12上端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加工时,通过清洗室6内顶部布设的清洗喷头3对清洗传送带上的食用菌进行喷雾清洗,清洗液会被底部的接水槽7收集起来,清洗方便的同时,避免给生产车间的环境造成污染;在传送过程中,由于晾干传送段8的传送辊9截面呈椭圆状,因此晾干传送段8的传送带会产生抖动,从而将食用菌上残留的液体抖进积水槽10内;在烘干过程中,隔板14底面上的电加热片17会对各个烘干传送带13上食用菌进行加热烘干,同时,通过进风风机19和排风风机25配合使用,会将烘干室12内的潮湿空气及时排出;采用多层往复式的烘干结构,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脱水效果;“S”型烘干通道16内设置有与烘干控制器24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8,实现自动化调节烘干室12内的温度和湿度,无需人工操作调节温度和湿度,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