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679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
,特别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
背景技术
:富硒食品就是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品,一般分为天然富硒食品(又称植物活性硒食品),外源硒富硒食品(也称人工有机硒食品),比如黑山药、黑芝麻,黑豆,黑花生,黑米、大蒜等黑色食物都含有硒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国内市场上打着富硒旗号的食品有很多,但是每款产品的硒含量并没有明确的标注,这对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到底要吃多少这样的食品,才能达到补硒的效果。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硒与维生素E、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素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时,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硒与它的同族元素硫相比,在地壳中的含量少得多。硒成单质存在的矿是极难找到的,全球唯一硒独立成矿的地区位于中国湖北恩施。硒是从燃烧黄铁矿以制取硫酸的铅室中发现的,是贝齐里乌斯发现铈、钍后1817年发现的又一个化学元素。他命名这种新元素为selenium。他还发现到硒的同素异形体。他还原硒的氧化物,得到橙色无定形硒;缓慢冷却熔融的硒,得到灰色晶体硒;在空气中让硒化物自然分解,得到黑色晶体硒。食物硒含量受地理影响很大,土壤硒的不同造成各地食品中硒含量的极大差异。土壤含硒量在0.4毫克/千克以上,就属于富硒土壤。我国72%的国土都属贫硒或缺硒土壤,长期摄入严重缺硒食品,必然会造成硒缺乏疾病。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13个省市做过一项调查表明,成人日平均硒摄入量为26-32微克,离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低限度50微克相距甚远。一般植物性食品含硒量比较低,因此,开发经济、方便,适合长期食用的富硒食品已经势在必行。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以解决技术问题。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以下成分:胖大海、金银花、罗汉果、冬虫夏草、蛹虫草、石斛、西洋参、板蓝根、川贝、枇杷叶、夏枯草、薄荷、鱼腥草、甘草、马齿苋、蒲公英、桑葚、百合、桑叶、乌梅、平卧菊三七、苦杏仁、茶叶、桔梗、竹茹、紫苏子、橘红、菊花、苦瓜、决明子、青果、玉竹、富硒植物蛋白粉、低聚甘露糖。优选的,所述的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胖大海0.5-1%、金银花1-1.5%、罗汉果0.5-1%、冬虫夏草0.1-0.3%、蛹虫草0.2-0.5%、石斛1-2%、西洋参1-2%、板蓝根2-3%、川贝0.2-0.5%、枇杷叶1-2%、夏枯草0.5-1%、薄荷1-2%、鱼腥草0.2-0.5%、甘草2-3%、马齿苋0.2-0.5%、蒲公英0.3-0.8%、桑葚2-3%、百合1-2%、桑叶0.5-1%、乌梅0.3-0.8%、平卧菊三七0.5-1%、苦杏仁0.3-1%、茶叶1-3%、桔梗1-2%、竹茹0.5-1%、紫苏子0.2-0.5%、橘红0.5-1%、菊花2-3%、苦瓜1-2%、决明子0.5-1%、青果1-2%、玉竹0.5-0.8%、富硒植物蛋白粉50-70%和低聚甘露糖余量。优选的,所述的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胖大海0.7%、金银花1.1%、罗汉果0.8%、冬虫夏草0.2%、蛹虫草0.3%、石斛1.2%、西洋参1.5%、板蓝根2.5%、川贝0.3%、枇杷叶1.5%、夏枯草0.7%、薄荷1.5%、鱼腥草0.3%、甘草2.5%、马齿苋0.3%、蒲公英0.5%、桑葚2.5%、百合1.5%、桑叶0.8%、乌梅0.5%、平卧菊三七0.6%、苦杏仁0.8%、茶叶1.2%、桔梗1.5%、竹茹0.7%、紫苏子0.3%、橘红0.6%、菊花2.2%、苦瓜1.1%、决明子0.8%、青果1.2%、玉竹0.7%、富硒植物蛋白粉62.5%和低聚甘露糖余量。优选的,所述的富硒植物蛋白粉的硒含量是35-60mg/kg。本发明的富硒植物蛋白粉,可以为富硒水稻蛋白粉、富硒小麦蛋白粉、富硒蔬菜蛋白粉或者富硒水果蛋白粉。胖大海(拉丁学名:SEMENSTERCULIAELYCHNOPHORAE),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lychnophora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2~3cm,直径1~1.5cm。先端钝圆,基部略尖而歪,具浅色的圆形种脐,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的干缩皱纹。外层果皮极薄,质脆,易脱落。中层果皮较厚,黑褐色,质松易碎,遇水膨胀成海绵状。断面可见散在的树脂状小点。内层果皮可与中层果皮剥离,稍革质,内有2片肥厚胚乳,广卵形;子叶2枚,菲薄,紧贴于胚乳内侧,与胚乳等大。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胖大海味甘性寒,质轻宣散,上入肺经清宣肺气,为喉科良药;下归大肠经清肠通便,用治热结便秘所致的上部火毒证,因药力较弱,只适用于轻症。金银花,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japonica)。“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罗汉果,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实。别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金不换、罗汉表、裸龟巴,被人们誉为“神仙果”,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主要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龙江乡、龙胜和百寿等镇,永福县和龙胜县是罗汉果之乡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其中永福种植罗汉果已经有300多年历史,龙胜县种植罗汉果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中国百分之九十罗汉果产于永福县和龙胜县,罗汉果是桂林名贵的土特产,也是国家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材料之一,其主要功效是能止咳化痰。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果中含400毫克~500毫克)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蛹虫草为子囊菌门,肉座目,虫草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学名为Cordycepsmilitaris,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等,有部分地区亦称为踊虫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1950年,德国科学家Cunningham观察到被蛹虫草寄生的昆虫组织不易腐烂,进而从中分离出一种抗菌性物质,3’-脱氧腺苷,定名为虫草素。由子座(即草部分,又称子实体)与菌核(即昆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多感染鳞翅目昆虫的蛹。中医认为,虫草酸(甘露醇)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石斛(学名:Dendrobiumnobile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金钗花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成,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西洋参(学名:Panax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Americanginseng,原产于加拿大的大魁北克与美国的威斯康辛州,中国北京怀柔与长白山等地也有种植。加拿大产的叫西洋参,美国参产的叫花旗参,服用方法分为煮、炖、蒸食、切片含化、研成细粉冲服等。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用量3~6g。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板蓝根,中药名。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川贝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产于四川、甘肃等地。松贝的最大形态特征就是“怀中抱月”。怀中抱月的特点:此药材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川贝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枇杷叶(学名:EriobotryajaponicaThunb.)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子。又名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原植物枇杷又名:卢橘(广东)。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有治疗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作用。夏枯草(学名:Prunellavulgaris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浅紫色。花萼钟形,花丝略扁平,花柱纤细,先端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小坚果黄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夏枯草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夏枯草适应性强,整个生长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鱼腥草(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马齿苋(学名:PortulacaoleraceaL.)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柄粗短。花无梗,午时盛开;苞片叶状;萼片绿色,盔形;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桑葚,又作桑椹,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本草纲目》等多种医药典籍中对桑椹的药用价值和用法有详尽的阐述,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桑果古来就是百姓常采用的一种利尿,保健,消暑的鲜果,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其特殊功效。百合,学名(Liliumbrowniivar.viridulum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学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药用。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桑叶,(MulberryLeaf),学名:FoliumMori。中药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蚕的主要食物。完整叶片呈或宽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乌梅,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平卧菊三七,攀援草本,有臭气,茎匍匐,淡褐色或紫色,有条棱,无毛或幼时有柔毛,有分枝;叶具柄。平卧菊三七主要食用嫩茎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咳、减少血管紫癜、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泻火、凉血、消炎、生津等功效,对于肿病有一定的疗效。平卧菊三七全身都是宝,经安全性评价研究,平卧菊三七是一种无毒级的优质特种保健蔬菜,根茎是中成药上佳的原材料。其作菜食用或药用,可以补钙、抗病毒、抗感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外用对带状疱疹、各种皮炎、烫伤、烧伤及无名肿痛均有良好的疗效,还可以止血、止痛、止痒及护肤保湿抗衰老。苦杏仁,别名:杏仁。拉丁文名:SemenArmeniacaeAmarum.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tuldoides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McClurevar.pubescensP.F.Li或淡竹PhyI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青秆竹,多生于平地、丘陵。分布于广东,广西。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或路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淡竹,多生于丘陵及平原、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间以及陕西秦岭等地,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为较多。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橘红,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苦瓜(学名:MomordicacharantiaL.)葫芦科苦瓜属植物,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须纤细,不分歧。叶柄细长;叶片膜质,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掌状。雌雄同株。雄花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苞片绿色,稍有缘毛;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黄色,裂片被柔毛;雄蕊离生。雌花单生,花梗被微柔毛;子房纺锤形,柱头膨大。果实纺锤形或圆柱形,多瘤皱,成熟后橙黄色。种子长圆形,两面有刻纹。花、果期5-10月。苦瓜根、藤、叶及果实:苦,寒。清热解毒,明目。用于中暑发热,牙痛,泄泻,痢疾,便血。决明子,中药名。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青果,又称“橄榄”因果实尚呈青绿色时即可供鲜食而得名。性平,味甘、涩、酸。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等。玉竹,学名: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叶面绿色,下面灰色。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植物的根茎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玉竹,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玉竹提取类黄酮物质与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cics),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等作用。玉竹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值得广大农民种植。低聚甘露糖(MOS)于2013年10月30日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为新食品原料。低聚甘露糖是由D-甘露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主链,在主链或支链上连接葡萄糖而成,聚合度在2~10之间的寡糖。它是一种新型的益生元,能大量激活与增殖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调节微生态平衡。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富硒食品,以富硒植物蛋白粉为主要营养成分,加入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中草药,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冬虫夏草、蛹虫草和西洋参,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身体虚弱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加入低聚甘露糖有助于肠道吸收,对肠道吸收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群效果显著。本发明按常规方法制成粉剂长期服用,易于吸收。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胖大海0.7%、金银花1.1%、罗汉果0.8%、冬虫夏草0.2%、蛹虫草0.3%、石斛1.2%、西洋参1.5%、板蓝根2.5%、川贝0.3%、枇杷叶1.5%、夏枯草0.7%、薄荷1.5%、鱼腥草0.3%、甘草2.5%、马齿苋0.3%、蒲公英0.5%、桑葚2.5%、百合1.5%、桑叶0.8%、乌梅0.5%、平卧菊三七0.6%、苦杏仁0.8%、茶叶1.2%、桔梗1.5%、竹茹0.7%、紫苏子0.3%、橘红0.6%、菊花2.2%、苦瓜1.1%、决明子0.8%、青果1.2%、玉竹0.7%、富硒植物蛋白粉62.5%和低聚甘露糖余量。所述的富硒植物蛋白粉的硒含量是45mg/kg。实施例2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胖大海1%、金银花1%、罗汉果1%、冬虫夏草0.1%、蛹虫草0.5%、石斛1%、西洋参2%、板蓝根2%、川贝0.5%、枇杷叶1%、夏枯草1%、薄荷1%、鱼腥草0.5%、甘草2%、马齿苋0.5%、蒲公英0.3%、桑葚3%、百合1%、桑叶1%、乌梅0.3%、平卧菊三七1%、苦杏仁0.3%、茶叶3%、桔梗1%、竹茹1%、紫苏子0.2%、橘红1%、菊花2%、苦瓜2%、决明子0.5%、青果2%、玉竹0.5%、富硒植物蛋白粉50%和低聚甘露糖余量。所述的富硒植物蛋白粉的硒含量是60mg/kg。实施例3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胖大海0.5%、金银花1.5%、罗汉果0.5%、冬虫夏草0.3%、蛹虫草0.2%、石斛2%、西洋参1%、板蓝根3%、川贝0.2%、枇杷叶2%、夏枯草0.5%、薄荷2%、鱼腥草0.2%、甘草3%、马齿苋0.2%、蒲公英0.8%、桑葚2%、百合2%、桑叶0.5%、乌梅0.8%、平卧菊三七0.5%、苦杏仁1%、茶叶1%、桔梗2%、竹茹0.5%、紫苏子0.5%、橘红0.5%、菊花3%、苦瓜1%、决明子1%、青果1%、玉竹0.8%、富硒植物蛋白粉60%和低聚甘露糖余量。所述的富硒植物蛋白粉的硒含量是35mg/kg。实施例4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胖大海0.5%、金银花1%、罗汉果0.5%、冬虫夏草0.1%、蛹虫草0.2%、石斛1%、西洋参1%、板蓝根2%、川贝0.2%、枇杷叶1%、夏枯草0.5%、薄荷1%、鱼腥草0.2%、甘草2%、马齿苋0.2%、蒲公英0.3%、桑葚2%、百合1%、桑叶0.5%、乌梅0.3%、平卧菊三七0.5%、苦杏仁0.3%、茶叶1%、桔梗1%、竹茹0.5%、紫苏子0.2%、橘红0.5%、菊花2%、苦瓜1%、决明子0.5%、青果1%、玉竹0.5%、富硒植物蛋白粉70%和低聚甘露糖余量。对比实施例1将实施例1中的冬虫夏草、蛹虫草和西洋参均替换为富硒植物蛋白粉,其余配方和制备条件不变。对比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的低聚甘露糖替换为富硒植物蛋白粉,其余配方和制备条件不变。以下对实施例1-4和对比实施例1-2制作的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进行临床效果实验。实验1实验征集到感冒、气管炎、咳嗽等呼吸系统患者共计300人,年龄从12-60周岁,男女不限,每个实施例有50人参加实验。实验方法:每组患者服用实施例1-4和对比实施例1-2制备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粉剂,每日3次,每次20g,服用方法:三餐半小时后100ml温开水冲调服用,实验期间不服用任何药物,60天以后统计疗效。有效:患者康复,不复发;无效:患者无法康复或者康复后短时间内复发。实验结果见表1:表1:配方食品对呼吸系统患者的治疗结果由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知道,本发明的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中不加入低聚甘露糖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实验2实验征集到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康复志愿者共计150人,年龄从40-60周岁,男女不限,每个实施例有25人参加实验。实验方法:每组志愿者服用实施例1-4和对比实施例1-2制备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粉剂,每日3次,每次20g,服用方法:三餐半小时后100ml温开水冲调服用,实验期间不服用任何药物,60天以后统计疗效。有效:志愿者体制明显改善,不复发;无效:志愿者体制无明显改善或者复发。实验结果见表2:表2:配方食品对严重呼吸系统志愿者的辅助治疗结果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施例142884实施例2401080实施例3401080实施例4381276对比实施例1222844对比实施例2331766由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知道,本发明的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中不加入冬虫夏草、蛹虫草和西洋参、或者不加入低聚甘露糖对部分志愿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本发明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的各种原料有协同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