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钠代盐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041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调味品技术领域,涉及代盐调味品,尤其涉及一种超低钠代盐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学表明,钠摄入量过高(大于2克/天,相当于每天食用超过5克食盐)和钾摄入量不足(相当于每天食用低于3.5克食盐)将导致高血压,并增加患心脏病、脑卒中的风险,过量摄取氯化钠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哮喘等疾病。

食盐是膳食中钠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物质,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3克左右即可满足生存需求;然而,目前大部分人都齿了太多的盐(平均每天9-12克左右),从而增加了人们的患病概率。特别是随着加工食品产量的攀升、快速城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们的膳食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正在消费更多能量密集型食品(例如各种方便食品,咸肉、火腿和香肠等加工肉类,咸零食以及面包和麦片等),而这些食品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糖和盐等含量均很高,这些也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患病风险。

经研究表明,当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5g时,还会有助于降低血压以及患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因此,WHO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的推荐摄入量为5克(i.e.2克钠);同样中国营养学会也指出降低盐摄入量的主要好处主要在于可以减少高血压,每人每天钠盐的推荐摄入量不超过6克。据估计,如果全球盐消费量减少至推荐标准,每年可以防止250万例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已商定到2025年将全球人口的盐摄入量相对减少30%。为此,世界各大知名食品企业纷纷宣布实行减盐行动,肯德基宣布计划将儿童餐的钠含量降低20%,雀巢宣布将所有钠超过100mg/100kcal的产品降低25%,联合利华宣布计划将降低全球范围内的2万多产品的钠盐含量以达到WHO推荐标准。

降低食盐中的钠含量是一种有效减少钠摄入量的方法。传统低钠盐及代盐制品一般为氯化钾和氯化钠的物理混合物,由氯化钾和氯化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物理混拌而成。由于氯化钾和氯化钠的堆积密度和颗粒大小的差异,这种物理混拌不易混合均匀;而人类对咸味的感知是通过通道蛋白的信号通路使味觉细胞感知,其中钠离子是通过ENaC特异蛋白信号通路打开通道流入味觉细胞,钾离子等其它咸味例子是通过TRPV1特异蛋白信号通路打开通道使味觉细胞感知,因此如果氯化钠和氯化钾混合不均匀会造成口感差异严重。而且,为保证食盐风味,这种传统低钠盐及代盐制品只能降低5%-25%的氯化钠含量,继续降低钠含量将会导致食盐风味大幅度减弱,反而会使人们对食盐的摄入量增加,达不到降低钠摄入量的目的。

此外,人类对苦味的感知,主要理论为三点接触理论,许多学者提出,关于苦味与甜味的呈味模式相似,分别包括AH(亲电性基团)、B(亲核性基团)、X(疏水基团),若呈味物质的这三个基团分别与味感受器ABX三点结合则产生甜味,但当AH及X基团分别结合,B基团空置时,物质呈现出苦味;目前,基础物理共混获得的氯化钾和氯化钠组合物具有明显的苦味,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钠代盐调味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低钠盐或低钠代盐调味制品口感差以及降低氯化钠含量有限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钠代盐调味品,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氯化钠25~45份,氯化钾25~45份,纤维素5~8份,半纤维素5~8份,淀粉酶解物5份,以及辅料4~8份。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不仅氯化钠的含量大幅度降低,而且添加的淀粉酶解物及辅料可形成竞争味觉感受机制,以抑制由氯化钾等带来的苦味。本发明调味品中添加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所述辅料包括氨基酸,和/或二烯酰胺类化合物,和/或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或二肽;所述氨基酸为亮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和苯丙氨酸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氨基酸可以抑制疏水性物质,同时改变亲电性基团与亲核性基团的空间三维位置,从而进一步掩蔽调味品的苦味;所述二烯酰胺类化合物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可扩张上皮钠离子通道通路,从而提高味觉细胞对钠离子的感知,所述二烯酰胺类化合物为N-乙基E2,Z6壬二烯酰胺、和/或N-环丙基E2,Z6-十二碳二烯酰胺,所述单不饱和脂肪酸为蓖麻油酸(C18:1,顺-9)、和/或棕榈油酸(C16:1,顺-9);所述二肽主要用于改善口感,其为Glu-Glu、Val-Glu、Glu-Asp、Gly-Asp、Trp-Gly和Leu-Gln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所述辅料进一步包括烟酸,和/或低聚果糖,和/或大豆低聚糖。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所述淀粉酶解物来源于土豆,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经披露的常规手段获得。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所述纤维素为苹果纤维、麦麸纤维、燕麦纤维、大豆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半纤维素素为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按重量份计,所述调味品进一步包括二氧化硅0.5~1份,以防止调味品结块。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按重量份计,所述调味品进一步包括呈味核苷酸二钠1~2份,呈味核苷酸二钠包含50%的5′肌苷酸钠0.5~1份和50%的5′鸟核酸钠。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组分:氯化钠25~45份,氯化钾25~45份,纤维素5~8份,半纤维素5~8份,淀粉酶解物5份,以及辅料4~8份;

(2)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一步制粒机中,同时向一步制粒机鼓入热风使氯化钠形成流化态;

(3)将称取的氯化钾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然后将配制成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再将氯化钾饱和溶液以喷雾形式均匀喷向步骤(2)所得处于流化态的氯化钠,使氯化钾形成晶体并均匀裹附在氯化钠表面,既后经干燥得到第一共混物;

(4)将称量的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将溶解所得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调节鼓入一步制粒机热风的温度使其降低20~60℃,再将溶液以喷雾形式均匀喷向步骤(3)所得第一共混物,使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均匀裹附在第一共混物表面,既后经干燥得到第二共混物;

(5)将取出的第二共混物,与称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发方法,步骤(2)的目的是使氯化钠处于流化状态,从而便于氯化钾裹附在氯化钠表面,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是向一步制粒机中鼓入热风,热风的温度为100~120℃。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发方法,步骤(3)的目的是将氯化钾均匀附着在氯化钠的表面,使氯化钠和氯化钾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改善调味品的口感差异性,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是将氯化钾饱和水溶液形成喷雾,均匀喷向处于流化状态的氯化钠,为了保证均匀性,喷洒速率控制在0.5~1Kg/min,喷洒结束后,需要对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去除水分,从而得到第一共混物。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发方法,步骤(4)的目的是使淀粉酶解物和辅料附着在第一共混物的表面,由于淀粉酶解物和辅料主要为有机物,因此需要调节鼓入一步制粒机热风的温度,一般是比步骤(3)的温度降低20~60℃,使温度降至60~80℃,为了使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形成喷雾,需要将其先溶解到水中,水的用量至少将淀粉酶解物和辅料溶解完全,形成溶液;溶液在喷洒过程中的喷洒速率与步骤(3)中的相同,保持在0.5~1Kg/min;在喷洒完所得溶液后,需要对所得产物进行进一步的干燥,去除水分,从而得到第二共混物。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发方法,步骤(5)的目的是进一步将所得第二共混物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混合均匀,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是三维混料机,可以将加入其中的第二共混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混合的更加均匀,混合效率更高,所用时间更短。

上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方法,为了防止调味品结块,可以在所述步骤(5)中向混合机进一步加入二氧化硅,加入二氧化硅的量按重量份计为0.5~1份;为了增加调味品的鲜味,可以在所述步骤(5)中向混合机进一步加入具有辅助增鲜作用的呈味核苷酸二钠,加入呈味核苷酸二钠的量按重量份计为1~2份;所述呈味核苷酸二钠由50%的5′肌苷酸钠和50%的5′鸟核酸钠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超低钠代盐调味品,进一步降低了氯化钠的使用量,可以使人们每天盐的摄入量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少患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概率。

2、本发明超低钠代盐调味品,通过添加淀粉酶解物和各种辅料,利用竞争味觉感受机制,抑制疏水性物质,扩张ENaC特异蛋白信号通路,从而掩蔽由氯化钾等带来的苦味和金属味等杂味,提高咸味、鲜味在内的整体风味和美味。

3、本发明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方法,将氯化钾饱和溶液以喷雾的形式附着于氯化钠表面,并经干燥使氯化钠与氯化钾结合为一个整体颗粒,这种方式获得的氯化钾与氯化钠的共混物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普通物理共混制备的钠盐,不仅混合更加均匀,而且大大改善了其口感的差异性,口感更加均匀、柔和以及稳定。

4、本发明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制备方法中提出的氯化钾与氯化钠共混方法可以实现氯化钾以任意比例附着在氯化钠表面结晶,获得的氯化钾和氯化钠的共混物可以作为制备其它低钠适配、低钠调味品的更优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淀粉酶解物制备步骤如下:

(1)将挑选的土豆清洗干净、去皮,然后将其切成约3mm厚的片状结构;

(2)将切片后的土豆与水按照质量比20:80加入到搅拌机打成浆糊状,之后将其送至胶体磨中胶磨两次(每次约20分钟),得到质量百分比为20%的淀粉溶液;

(3)向所得淀粉溶液中加入25u/gα-淀粉酶,在pH=6.3的环境下、于85℃对淀粉酶解60min;

(4)酶解结束后,对酶解产物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淀粉酶解物。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一步制粒机的型号为FL30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备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组分:氯化钠5Kg,氯化钾5Kg,淀粉酶解物0.6Kg,辅料0.7Kg(由亮氨酸0.05Kg、蛋氨酸0.05Kg、赖氨酸0.05Kg、色氨酸0.05Kg、甘氨酸0.05Kg、苏氨酸0.05Kg、苯丙氨酸0.05Kg、Glu-Glu 0.05Kg、Val-Glu 0.05Kg、Glu-Asp 0.05Kg、Gly-Asp 0.05Kg、Trp-Gly 0.05Kg、Leu-Gln 0.05Kg、低聚果糖0.05Kg组成),苹果纤维0.8Kg,木糖0.8Kg,二氧化硅0.1Kg,呈味核苷酸二钠0.2Kg;

(2)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一步制粒机中,同时向一步制粒机鼓入120℃热风使氯化钠形成流化态;

(3)于100℃,将称取的氯化钾加入到10Kg水中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然后将配制成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氯化钾饱和溶液以0.5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2)所得处于流化态的氯化钠,氯化钾形成晶体并均匀裹附在氯化钠表面,氯化钾饱和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30min得到第一共混物;

(4)将称量的淀粉酶解物和辅料溶解于2.6Kg水中,然后将溶解所得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调节鼓入一步制粒机热风的温度降至60℃,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溶液以0.5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3)所得第一共混物,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均匀裹附在第一共混物表面,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1%得到第二共混物;

(5)将取出的第二共混物,与称取的苹果纤维、木糖、二氧化硅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加入到三维混料机中,混合60min得到所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

为了探究步骤(3)获得的第一共混物中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情况,于一步制粒机取样口取出5份样品,用电子显微镜及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观察结晶状况并检测氯化钾、氯化钠含量。

观察结果表明,氯化钾能稳定附着结晶于氯化钠表面,经原子发射光谱仪对5份样品中氯化钠和氯化钾含量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5份样品中氯化钾和氯化钠含量的原子发射光谱检测结果

该实验表明,氯化钾、氯化钠充分均匀地相互结合在一起。

为了探究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对调味品口感的改善情况,对步骤(4)进行口感测试,经30位试验人员测试,结果如下:

有25位未品尝出有明显的苦涩味和金属味;

有28位品尝出样品具有明显的咸味和鲜味;

有5位品尝出具有一定的金属味。

上述试验表结果表明,调味品中添加的淀粉酶解物和辅料能够掩蔽苦味等杂味,提高包括咸味、鲜味在内的整体风味。

为了探究制备的调味品的咸度是否能满足人们对咸度的需求,经20位试验人员对实施例步骤(5)获得的调味品、食用盐(纯NaCl)和现有低钠盐(市面、超市所购)进行咸度测试,测试方法为:以10g食用盐溶于100ml水后的溶液咸度为基准咸度,现有低钠盐和本实施例获得的调味品也以10g为初始量分别溶于100ml水中,现有低钠盐和本实施例获得的调味品每次均多添加0.4g,直到其咸度与基准咸度相当时分别记录现有低钠盐和本实施例获得的调味品的用量;然后分别计算食用盐、现有低钠盐和本实施例获得的调味品中的钠含量,并计算现有低钠盐和本实施例获得的调味品相比食用盐的钠含量降低比例,结果如表2如下。

表2:相同咸度条件下,食用盐、现有低钠盐和本实施例获得的调味品中调味品使用量、氯化钠含量以及现有低钠盐和本实施例获得的调味品相比食用盐的钠含量降低比例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相比现有低钠盐在不降低咸度的条件下可更大幅度地降低钠含量。

应用例:

在心血管专家指导下,利用本实施例获得的超低钠代盐调味品在北京多家三甲综合性医院营养科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实验,其实验效果为:

使用本实施例获得的超低钠代盐调味品四天左右就出现显著的尿钠降低表现,两周后受试者24小时尿钠代谢降低30%~45%;在连续三个月的使用观察期中,受试者血压均有明显的改善,符合学术上控盐减压观点,且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被国家高血压专业委员会推荐为高血压诊治标准化流程中的非药物性治疗产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制备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组分:氯化钠5.4Kg,氯化钾3Kg,淀粉酶解物0.6Kg,辅料0.96Kg(由亮氨酸0.32Kg、赖氨酸0.32Kg、色氨酸0.32Kg组成),麦麸纤维0.96Kg,半乳糖0.6Kg,二氧化硅0.12Kg,呈味核苷酸二钠0.12Kg;

(2)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一步制粒机中,同时向一步制粒机鼓入100℃热风使氯化钠形成流化态;

(3)于80℃,将称取的氯化钾加入到6Kg水中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然后将配制成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氯化钾饱和溶液以0.5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2)所得处于流化态的氯化钠,氯化钾形成晶体并均匀裹附在氯化钠表面,氯化钾饱和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15min得到第一共混物;

(4)将称量的淀粉酶解物和辅料溶解于3.2Kg水中,然后将溶解所得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调节鼓入一步制粒机热风的温度降至80℃,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溶液以0.5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3)所得第一共混物,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均匀裹附在第一共混物表面,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1%得到第二共混物;

(5)将取出的第二共混物,与称取的麦麸纤维、半乳糖、二氧化硅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加入到三维混料机中,混合45min得到所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制备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组分:氯化钠4.8Kg,氯化钾3.6Kg,淀粉酶解物0.6Kg,辅料0.72Kg(由亮氨酸0.18Kg、N-乙基E2,Z6壬二烯酰胺0.18Kg、棕榈油酸0.18Kg、Glu-Glu 0.18Kg组成),燕麦纤维0.96Kg,葡萄糖醛酸0.36Kg,半乳糖醛酸0.36Kg,呈味核苷酸二钠0.24Kg;

(2)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一步制粒机中,同时向一步制粒机鼓入110℃热风使氯化钠形成流化态;

(3)于60℃,将称取的氯化钾加入到8Kg水中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然后将配制成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氯化钾饱和溶液以0.5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2)所得处于流化态的氯化钠,氯化钾形成晶体并均匀裹附在氯化钠表面,氯化钾饱和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20min得到第一共混物;

(4)将称量的淀粉酶解物和辅料溶解于2.64Kg水中,然后将溶解所得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调节鼓入一步制粒机热风的温度降至70℃,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溶液以0.5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3)所得第一共混物,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均匀裹附在第一共混物表面,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1%得到第二共混物;

(5)将取出的第二共混物,与称取的燕麦纤维、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加入到三维混料机中,混合30min得到所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制备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组分:氯化钠4.8Kg,氯化钾4.2Kg,淀粉酶解物0.6Kg,辅料0.48Kg(由赖氨酸0.2kg、N-环丙基E2,Z6-十二碳二烯酰胺0.2Kg、烟酸0.04Kg、低聚果糖0.04Kg组成),大豆纤维0.72Kg,阿拉伯糖0.48Kg,半乳糖醛酸0.48Kg,二氧化硅0.06Kg,呈味核苷酸二钠0.18Kg;

(2)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一步制粒机中,同时向一步制粒机鼓入120℃热风使氯化钠形成流化态;

(3)于50℃,将称取的氯化钾加入到10Kg水中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然后将配制成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氯化钾饱和溶液以1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2)所得处于流化态的氯化钠,氯化钾形成晶体并均匀裹附在氯化钠表面,氯化钾饱和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20min得到第一共混物;

(4)将称量的淀粉酶解物和辅料溶解于2.16Kg水中,然后将溶解所得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调节鼓入一步制粒机热风的温度降至60℃,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溶液以1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3)所得第一共混物,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均匀裹附在第一共混物表面,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1%得到第二共混物;

(5)将取出的第二共混物,与称取的大豆纤维、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二氧化硅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加入到三维混料机中,混合45min得到所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制备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组分:氯化钠4.2Kg,氯化钾4.8Kg,淀粉酶解物0.6Kg,辅料0.72Kg(由色氨酸0.3Kg、蓖麻油酸0.3Kg、烟酸0.06Kg、大豆低聚糖0.06Kg组成),苹果纤维0.3Kg,大豆纤维0.3Kg,木糖0.32Kg,半乳糖0.32Kg,葡萄糖醛酸0.32Kg,二氧化硅0.12Kg;

(2)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一步制粒机中,同时向一步制粒机鼓入100℃热风使氯化钠形成流化态;

(3)于40℃,将称取的氯化钾加入到13Kg水中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然后将配制成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氯化钾饱和溶液以1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2)所得处于流化态的氯化钠,氯化钾形成晶体并均匀裹附在氯化钠表面,氯化钾饱和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25min得到第一共混物;

(4)将称量的淀粉酶解物和辅料溶解于2.64Kg水中,然后将溶解所得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调节鼓入一步制粒机热风的温度降至70℃,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溶液以1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3)所得第一共混物,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均匀裹附在第一共混物表面,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1%得到第二共混物;

(5)将取出的第二共混物,与称取的苹果纤维、大豆纤维、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二氧化硅加入到三维混料机中,混合60min得到所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制备超低钠代盐调味品的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计称取以下组分:氯化钠3Kg,氯化钾5.4Kg,淀粉酶解物0.6Kg,辅料0.96Kg(由N-乙基E2,Z6壬二烯酰胺0.3Kg、Val-Glu0.3Kg、Glu-Asp0.3Kg、大豆低聚糖0.06Kg组成),苹果纤维0.32Kg,麦麸纤维0.32Kg,燕麦纤维0.32Kg,阿拉伯糖0.96Kg;

(2)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一步制粒机中,同时向一步制粒机鼓入110℃热风使氯化钠形成流化态;

(3)于30℃,将称取的氯化钾加入到15Kg水中配制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然后将配制成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氯化钾饱和溶液以1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2)所得处于流化态的氯化钠,氯化钾形成晶体并均匀裹附在氯化钠表面,氯化钾饱和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30min得到第一共混物;

(4)将称量的淀粉酶解物和辅料溶解于3.12Kg水中,然后将溶解所得溶液装入一步制粒机的料液罐,调节鼓入一步制粒机热风的温度降至80℃,再打开蠕动泵,调节喷头,使溶液以1Kg/min的速率均匀喷向步骤(3)所得第一共混物,淀粉酶解物和辅料均匀裹附在第一共混物表面,溶液喷完后在上述温度下干燥至水含量低于0.1%得到第二共混物;

(5)将取出的第二共混物,与称取的苹果纤维、麦麸纤维、燕麦纤维和阿拉伯糖加入到三维混料机中,混合30min得到所述超低钠代盐调味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