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乙烯敏感型水果的保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1221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保鲜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对乙烯敏感型水果的保鲜方法,尤其适用于苹果、猕猴桃和蓝莓的保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我国水果种植业的飞速发展,鲜食品种水果的贮藏保鲜品质显得越发重要。目前保鲜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水果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真菌、细菌的侵染,而这些侵染病害是水果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的主要隐患,往往造成极大损失。为了降低侵染病害的损失,从业者往往在采后使用化学杀菌剂对水果进行处理,违背食品安全。

臭氧技术是一种廉价、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杀菌技术。具有广谱、高效和无残留的优势,在水果贮藏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存在如下弊端:(1)设备腐蚀,即使关闭,在一定时间内在贮藏空间内存在残留,对操作人员健康危害隐患;(2)当冷库较大时,死角问题;(3)当使用自发气调包装时,臭氧分子难以通过自发气调包装,达不到杀灭、抑制侵染病菌作用。

经热处理的猕猴桃、无花果、黄桃、水蜜桃、青椒等水果,在贮藏过程中可抑制其呼吸强度,延缓果实硬度、VC含量、淀粉含量的下降,减缓果实组织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抑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效延缓水果的软化衰老[1-5]。但该技术往往通过热水浸泡实现,存在难以大规模操作,且水果表皮沾染的水易滋长微生物和导致冷害。

目前,微波和超声波技术也引入了水果保鲜领域。低功率微波对猕猴桃、香菇短时辐射后,可有效抑制猕猴桃、鲜香菇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软化酶,提高贮藏品质[5-7]。超声波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灭菌方法,在水果保鲜的预处理环节也得到广泛应用,但未见果蔬入贮后环节使用。

对于类似苹果、猕猴桃、蓝莓等乙烯敏感型水果,贮藏过程中乙烯的及时排除是十分重要的。若使用气调保鲜库则存在设施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的弊端。

[1]刘延娟, 董明, 王强,等. 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贮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6): 36-38。

[2]阎瑞香, 喻训勇, 于晋泽,等. 热处理对常温贮藏樱桃西红柿采后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14(2):34-37。

[3]钱鑫萍. 热激与贮藏温度对采后红提和青椒抗坏血酸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 合肥工业大学, 2011。

[4]应铁进, 傅红霞, 程文虹. 钙和热激处理对无花果的采后生理效应和保鲜效果[J]. 食品科学, 2003, 24(7):149-152。

[5]吴剑, 任芳, 褚伟雄. 热激—冷藏联合处理对水蜜桃保鲜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4(5):176-179。

[6]李明霞, 韩建群, 王琦,等. 低强度微波处理对猕猴桃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 41(11):52-58。

[7]何雨婷, 郭艳明, 张林玉,等. 低功率微波处理对香菇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37(10): 338-331。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针对采后:①使用杀菌剂违背食品安全问题;②热水处理的规模操作性不高;③臭氧腐蚀设备,在大型冷库中的死角,难以进入自发气调包装膜内达到灭菌作用,对操作人员健康潜在危害;④气调保鲜库,建造、运行成本高问题。

本发明集成:①微波辐射的热、非热效应对水果表皮相关生理指标的调控作用,侵染致病菌杀灭作用,调节水果表皮生理;②1-甲基环丙烯的乙烯受体阻断作用,减少乙烯生成量;③自发气调包装的气氛调节作用,形成高CO2、低O2微环境;④超声波的超声空化和穿透作用,穿透自发气调包装抑制自发气调包装内侵染病害发生。与臭氧不同,超声波发生器一旦关闭,对人体伤害直接完全消除;⑤使用乙烯吸附剂,及时消除环境中乙烯催熟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规模操作、效果好、成本低的乙烯敏感型水果保鲜方法,该方法最大创新点在于:针对臭氧存在对操作人员健康危害,即使关闭,在一定时间内的残留也会导致人体健康危害;冷库较大时存在死角,贮藏过程中难以穿透自发气调包装膜达到灭菌作用;取而代之,使用超声波辐射和穿透作用,穿透自发气调包装膜达到抑菌作用,且一旦关闭,零残留。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针对乙烯敏感型水果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采收后的乙烯敏感型水果根据采后生理,在4~20℃、通风环境下愈伤,并使表面干燥;

2)然后将水果经60~120W微波,辐照20~90s;

3)将经过辐照后水果立即放入自发气调包装,不扎口,放入果筐后送入保鲜库预冷至1~4℃;

4)停止制冷,使用0.4~0.6 μL/L 1-甲基环丙烯密闭熏蒸24小时,开启制冷;

5)向水果品温达到预设要求的水果袋内放入水果质量1~2%的高锰酸钾/活性炭乙烯吸附剂,扎袋;

6)使用加湿装置,将保鲜库内湿度维持在85%以上;

7)定期开启超声波发生器,杀灭或抑制水果表面致腐菌。

所述步骤3)的自发气调包装,为聚乙烯材质,厚度为20-25μm,透气率为6500~6800 cm3/(m2•24h•0.1Mpa)。

所述步骤7)的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密度为0.3~1.5 w/cm2,频率为20~50 KHz。

所述步骤7)的超声波灭菌的定期开启时间为48~72h/次,10~20min/次。

所述乙烯敏感型水果为苹果、蓝莓、猕猴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优异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将微波辐照、自发气调薄膜包装技术、低温贮藏保鲜技术、乙烯脱除、超声波灭菌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将原本的超声波灭菌技术仅用于贮藏前的预处理环节转移至贮藏环节,取代臭氧技术,从而弥补臭氧难以穿透自发气调包装膜的弊端,同时避免设备腐蚀和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伤害,达到并提升保鲜效果。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蓝莓、猕猴桃和苹果三种对乙烯敏感型水果的贮藏、保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对乙烯敏感型水果的保鲜方法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针对乙烯敏感型水果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采收后的乙烯敏感型水果根据采后生理,在4~20℃、通风环境下愈伤,并使表面干燥;

2)然后将水果经60~120W微波,辐照20~90s;

3)将经过辐照后水果立即放入自发气调包装袋,不扎口,放入果筐后送入保鲜库预冷至1~4℃;

4)停止制冷,使用0.4~0.6 μL/L 1-甲基环丙烯密闭熏蒸24小时,开启制冷;

5)向水果品温达到预设要求的水果袋内放入水果质量1~2%的高锰酸钾/活性炭乙烯吸附剂,扎袋;

6)使用加湿装置,将保鲜库内湿度维持在85%以上;

7)定期开启超声波发生器,杀灭或抑制水果表面致腐菌。

所述步骤3)的自发气调包装,为聚乙烯材质,厚度为20-25μm,透气率为6500~6800 cm3/(m2•24h•0.1Mpa)。

所述步骤7)的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密度为0.3~1.5 w/cm2,频率为20~50 KHz。

所述步骤7)的超声波灭菌的定期开启时间为48~72h/次,10~20min/次。

所述乙烯敏感型水果为苹果、蓝莓、猕猴桃。

实施例1(“红阳”猕猴桃):

1)将采收后“红阳”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6.5~8.0%)经仔细分选,于15~20℃环境,通风、愈伤24h;

2)使用连续式微波灭菌器辐射功率为100W辐射40s;

3)将愈伤、微波辐照结束的“红阳”猕猴桃装入自发气调包装保鲜袋(聚乙烯材质,厚度20μm,15 kg/袋),共计35袋,敞开袋口,然后送入保鲜冷库,迅速降温至3~4℃(品温);

4)关闭保鲜冷库制冷,使用浓度为0.4 μL/L的1-甲基环丙烯熏蒸24h;

5)完成1-甲基环丙烯处理的“红阳”猕猴桃,直接降温至3℃,保持24h,然后按0.5℃/24h降温至0.5℃,放入质量为整袋猕猴桃质量1%高锰酸钾/活性炭,扎袋,于0~0.5℃贮藏;

6)通过加湿器,保持保鲜库内湿度≥90%;

7)使用功率密度为1.0 w/cm2,频率为20 KHz超声波,每隔72h对保鲜库内进行灭菌处理,维持时间为15 min/次。

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对红阳猕猴桃进行保鲜150天,可食率为84%,平均硬度为1.71 kg/cm2(n=30);而对照组(不使用超声波灭菌,35袋),可食率为76%,平均硬度为1.23 kg/cm2(n=30)。

实施例2(“贵长”猕猴桃):

1)将采收后贵长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6.0~8.0%)经仔细分选,于10-15℃环境,通风、愈伤24h;

2)使用连续式微波灭菌器辐射功率为120W辐射90s;

3)将愈伤、微波辐照结束的“贵长”猕猴桃装入自发气调包装保鲜袋(聚乙烯材质,厚度22μm,15 kg/袋),共计40袋,敞开袋口,然后送入保鲜冷库,迅速降温至2~3℃(品温);

4)关闭保鲜冷库制冷,使用浓度为0.5 μL/L的1-甲基环丙烯熏蒸24h;

5)完成1-甲基环丙烯处理的“贵长”猕猴桃,直接降温至2℃,保持48h,然后按0.5℃/24h降温至0℃,放入质量为整袋猕猴桃质量1%高锰酸钾/活性炭,扎袋,于0~0.5℃贮藏;

6)通过加湿器,保持保鲜库内湿度≥85%;

7)使用功率密度为1.5 w/cm2,频率为40 KHz超声波,每隔48h对保鲜库内进行灭菌处理,维持时间为10min/次。

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对“贵长”猕猴桃进行保鲜150天,可食率为91%,平均硬度为2.91 kg/cm2(n=30);而对照组(不使用超声波灭菌,40袋),可食率为81%,平均硬度为2.46 kg/cm2(n=30)。

实施例3(“粉蓝”蓝莓):

1)将采收后“粉蓝”蓝莓(果实萼片直立,底部微红)经仔细分选,于4-6℃环境,通风、愈伤24h;

2)使用连续式微波灭菌器辐射功率为60W辐射20s;

3)将愈伤、微波辐照结束的“粉蓝”蓝莓分装为聚乙烯带孔贝壳盒内,装入自发气调包装保鲜袋(聚乙烯材质,厚度20 μm,6.5 kg/袋),共计30袋,敞开袋口,然后送入保鲜冷库,迅速降温至1~2℃(品温);

4)关闭保鲜冷库制冷,使用浓度为0.6 μL/L的1-甲基环丙烯熏蒸24h;

5)完成1-甲基环丙烯处理的“粉蓝”蓝莓,直接降温至0℃,保持24h,放入质量为整袋蓝莓质量2%高锰酸钾/活性炭,扎袋,于0~0.5℃贮藏;

6)通过加湿器,保持保鲜库内湿度≥90%;

7)使用功率密度为1.0 w/cm2,频率为40 KHz超声波,每隔72h对保鲜库内进行灭菌处理。

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对“粉蓝”蓝莓进行保鲜80天,可食率为87%,平均硬度为148 g/cm2(n=30);而对照组(不使用超声波灭菌,30袋),可食率为77%,,平均硬度为96 g/cm2(n=30)。

实施例4(“红富士”苹果):

1)将采收后“红富士”苹果经仔细分选,于15-20℃环境,通风、愈伤24h;

2)使用连续式微波灭菌器辐射功率为120W辐射90s;

3)将愈伤、微波辐照结束的“红富士”苹果分装入自发气调包装保鲜袋(聚乙烯材质,厚度25μm,15 kg/袋),共计20袋,敞开袋口,然后送入保鲜冷库,迅速降温至1~2℃(品温);

4)关闭保鲜冷库制冷,使用浓度为0.5 μL/L的1-甲基环丙烯熏蒸24h;

5)完成1-甲基环丙烯处理的“红富士”苹果,直接降温至0℃,保持24h,放入质量为整袋苹果质量1%高锰酸钾/活性炭,扎袋,于0~0.5℃贮藏;

6)通过加湿器,保持保鲜库内湿度≥90%;

7)使用功率密度为0.3 w/cm2,频率为50 KHz超声波,每隔72h对保鲜库内进行灭菌处理,维持时间为10min/次。

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对“红富士”苹果进行保鲜300天,可食率为79%,平均硬度为3.11 kg/cm2(n=30);而对照组(不使用超声波灭菌,30袋),可食率为71%,平均硬度为2.92 kg/cm2(n=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发明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