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265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分析凉茶“高热”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首先,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饮用凉茶是两广人民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总结而来的一种护身法宝。据有关医药专家介绍,凉茶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凉茶饮料,但现有的凉茶存在清热解毒的效果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配方的中药材含量种类繁多,制备工艺复杂,增加生产的难度;含有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不利于健康等缺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清热解毒的效果显著,配方简单,不添加色素、防腐剂等的凉茶饮料,以满足人们“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的养生保健需求。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1~10份、荷叶0.1~3份、凉粉草0.5~5份、蒲公英0.1~3份、甘草1~8份。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2~5份、荷叶0.3~1份、凉粉草1~3份、蒲公英0.5~1份、甘草2~4份。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2~3份、荷叶0.4~0.6份、凉粉草1.3~1.7份、蒲公英0.8~1份、甘草2.5~3份。本发明的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主要组分的功效如下:罗汉果:葫芦科植物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exa.m.luetz.y.zhang)的干燥果实。味甘、凉。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燥热引发的咽喉痛疼,上火咳嗽,及肠燥便秘等不适。它有甜味,却不产生热量,而且可以帮助净化血脂,润肠通便。另一方面,罗汉果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g鲜果中含有400mg~500mg)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营养素,且含有的钙、磷、钾等26种人体必需无机元素,能有效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帮助肠胃蠕动,清理人体宿便,从而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荷叶: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叶。味苦,平。归肝、脾、胃经,清暑化湿,升发清阳,用于夏季暑热泄泻等症。荷叶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凉粉草:唇形科植物凉粉草(mesonachinensis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味涩、甘,寒,清暑解渴,除热毒。凉粉草具有消暑、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蒲公英: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borealisinense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味苦、干,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述的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罗汉果、荷叶、凉粉草、蒲公英和甘草加水煎煮1-2小时,将煎液过滤,合并滤液,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的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上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由上述的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以及饮料中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甜味剂:白砂糖10~100份、甜菊糖苷0~0.3份、安赛蜜0~0.3份。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料还包括括水、可溶性淀粉或糊精。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述的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的凉茶饮料的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将罗汉果、荷叶、凉粉草、蒲公英和甘草混合,加水煎煮1-2小时,将煎液过滤,合并滤液,得提取液;将甜菊糖苷、安赛蜜和白砂糖用适量水加热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与所述提取液混合,边加热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得配制液;将配制液加水调整至总量为900-1000份,过滤、灌封、杀菌,即得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一种上述的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的凉茶饮料的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将罗汉果、荷叶、凉粉草、蒲公英和甘草混合,加水煎煮1-2小时,将煎液过滤,合并滤液,得提取液;将提取液进行真空浓缩,得清膏;将清膏与甜菊糖苷、安赛蜜、白砂糖和赋形剂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即得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所述赋形剂为可溶性淀粉或糊精。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溶性淀粉或糊精的重量份为5~10份。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浓缩的条件为:真空度为0.07-0.09mpa,温度为75-85℃。本发明的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以及有益效果: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但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湿邪也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因此,祖国医药学认为夏季养生重在清热祛湿消暑。而且,人们在酷暑、高温下工作、长久性剧烈运动,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水分,从而引起内脏功能失调,感到四肢倦怠、身热心烦、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的症状。本发明的发明人遵循中医药理论和养生理论,通过大量创造性实验,选用特定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以特定比例将其科学配伍、制备成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及凉茶饮料,以缓解上述症状。本发明的组合物以及凉茶饮料以罗汉果为主料,清热润肺、止咳、利咽,且能及时补充消耗的营养;配以荷叶清暑利湿、凉血止血;凉粉草清暑,解热利水,生津止渴;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调和诸味之功。诸味合用达到清润下火,清暑利湿、润肺利咽止咳、清热利尿排湿毒之功效,清热解读的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满足人们“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的养生保健需求。本发明的组合物以及凉茶饮料配方简单、合理,符合中医中药的组方理论,采用的原料均为药食同源中药材,避免了“是药三分毒”的缺点,食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功效显著且见效快。本发明的凉茶饮料具有罗汉果、凉粉草的天然香气和滋味,口感天然独特、甜润可口,且不含任何防腐剂、色素、香精等,是一种纯天然原汁原味的有效的清热排毒下火凉茶饮料。本发明的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凉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控,适合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液体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清热排毒下火的组合物、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10份、荷叶2份、凉粉草3份、蒲公英2份、甘草2份、白砂糖40份、甜菊糖苷0.08份、安赛蜜0.08份、加水至100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1):1)按上述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2)将已加工洗净的罗汉果、荷叶、凉粉草、蒲公英和甘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329份(水的总用量的35%)饮用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得提取液,转入配制罐中。3)将甜菊糖苷、安赛蜜和白砂糖混合,加入28份饮用水(水的总用量的35%),加热煮沸使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加入配制罐内与上述提取液混合,边加热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得配制液。4)将配制液加适量饮用水调整总量至1000份,过滤、灌封、杀菌、包装即得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5份、荷叶0.1份、凉粉草5份、蒲公英2份、甘草8份、白砂糖100份、甜菊糖苷0.3份、安赛蜜0.05份,加水至100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2.5份、荷叶0.5份、凉粉草1.5份、蒲公英1份、甘草3份、白砂糖50份、甜菊糖苷0.07份、安赛蜜0.07份、加水至100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2份、荷叶0.4份、凉粉草1.25份、蒲公英1份、甘草3份、白砂糖60份、甜菊糖苷0.2份、安赛蜜0.05份、可溶性淀粉6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2):1)按上述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2)将已加工洗净的罗汉果、荷叶、凉粉草、蒲公英和甘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饮用水(为罗汉果、荷叶、凉粉草、蒲公英和甘草的总量的30倍)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得提取液。3)将步骤2)所得的提取液置于真空锅中在真空度为0.08mpa和加热温度为80℃左右的条件下浓缩得清膏。4)将清膏与甜菊糖苷、安赛蜜、白砂糖粉和赋形剂(可溶性淀粉)混合、制粒、干燥、整粒、包装,即得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1份、荷叶0.5份、凉粉草1份、蒲公英1份、甘草2份、白砂糖40份、甜菊糖苷0.06份、安赛蜜0.03份、可溶性淀粉1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清热排毒下火的凉茶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3份、荷叶0.4份、凉粉草1.5份、蒲公英0.8份、甘草2.5份、白砂糖50份、甜菊糖苷0.05份、安赛蜜0.07份、可溶性糊精5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凉茶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罗汉果3份、荷叶0.8份、蒲公英1份、甘草3份、白砂糖50份、甜菊糖苷0.03份、安赛蜜0.05份,加水至1000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验例1将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凉茶饮料,进行清热排毒下火的效果实验对比。上火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异常身体状态。它的主要表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津液损伤的表现,如口鼻干燥、口渴饮水、小便色黄、大便干燥、痰少而黏;一类是体内有热的表现,如口苦、咽喉疼痛、心烦急躁等。通过查阅文献和经过课题组成员及临床医师的讨论,并经小样本试用后,最终选取具有以下主要症状者为实验对象:口苦、咽喉疼痛、心烦急躁、鼻腔干燥、口臭、牙龈疼痛或出血,脸上长痤疮或者痤疮加重、心烦、多梦、便秘、小便短少,已进行基础检查排除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共70人,随机分为7组,每组10人。实验方法:第1-6组分别饮用实施例1-6制备的凉茶饮料,第7组饮用对比例1制备的凉茶饮料,各组每天饮料的饮用量相同,连续饮用30天,观察上述症状改善的情况。判定标准:①痊愈:口苦、咽喉疼痛、心烦急躁、鼻腔干燥、口臭、牙龈疼痛或出血,脸上痤疮、心烦、多梦、便秘、小便短少等症状消失;②显效:口苦、咽喉疼痛、心烦急躁、鼻腔干燥、口臭、牙龈疼痛或出血,便秘、小便短少基本消失,脸上长痤疮、心烦、多梦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鼻腔干燥、牙龈疼痛或出血,便秘、小便短少减轻,口臭、脸上痤疮心烦、多梦等症状得到改善;④无效:鼻腔干燥、口臭、牙龈疼痛或出血,脸上长痤疮或者痤疮加重、心烦、多梦、便秘、小便短少等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结果可见:实施例3的效果最好。表1本发明的凉茶饮料清热排毒下火的效果实验结果痊愈(人)显效(人)有效(人)无效(人)总有效率(%)实施例1233280实施例2243190实施例33430100实施例4234190实施例5125280实施例6135190对比例1006460以下为部分具体病例:病例1周小姐,25岁,由于天气炎热,时常感觉自己口干舌燥,小便黄或浑浊。连续饮用实施例3的凉茶饮料1个月后,症状消失,精神状态变好。病例2张先生,35岁,喜食偏辣食物,经常和朋友吃烧烤类食物,反复性口腔溃疡,连续本实施例3的凉茶饮料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病例3王先生,62岁,平时少饮水,经常便秘,大便干燥。连续饮用实施例3的凉茶饮料一个月后,便秘得到明显改善,大便不干燥。病例4黄先生,19岁,口腔溃疡、口干、口苦、口臭,连续饮用实施例3的凉茶饮料1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病例5王先生,14岁,初中学生,情绪急躁、心烦、多梦。连续饮用实施例3的凉茶饮料1个月后,精神状态良好。病例6梁女士,19岁,脸上长痤疮。连续饮用实施例3的凉茶饮料1个月后,痤疮消失。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